本文首发于“单仁行”公号,订阅“单仁行”公号
从企业家的角度探究商业本质
01
中国的企业家对于“规模”,对于“大企业”似乎有一种执念。
就像我们总喜欢在公司背景中写到:占地多少面积、厂房多少平米、员工多少人、设备多少台,越多越好,越大越强。
当然,这些作为企业,特别是制造业的硬实力标志,固然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但前提是我们得先成为韩信,才能追求多多益善。
贸然追求规模扩张和升级,反倒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麻烦。

就像前几天我在和学员交流的时候,学员聊到了自己一位做加工的客户,一年下来可能很辛苦干到1000多万业绩。
老板就想去接更大、更优质的单,因为一些制造加工领域大家都知道,一旦订单金额上去了,到了几百万,或者利润率比较高,买家就会有各种要求,要考察你的工厂、产线,了解设备各种资质,看你有没有交付的能力。
这个老板手里没那么多现金去扩大规模,于是就向银行借钱。
当然,对我们中小企业来说,银行评估的额度很有限,老板又到外面以10个点的利息向朋友借钱,总共借了2000多万现金。
但是,这种重资产的投入建设,包括产能和设备的回报周期很长,同时还要考验企业在外部营销的接单能力。

所以,这个老板后面又特别后悔,因为压力比以前更大了,每天焦头烂额的找钱。
但是钱投进去了就没有后悔的可能性,咬着牙也要坚持下去,不然会亏的更多,就像房子建一半烂尾了一样。
我们的学员在感叹之余,就在问我,面对这样的问题应该怎么办?
投了,我可能现金流有巨大的压力;不投,我可能一直在这个阶段,就做这么大规模,上不去了,那到底是投还是不投?
其实,我们单仁牛商有很多都是在做制造业的学员,类似的问题也经常有人问到我。
关于扩大规模和投资升级的决策问题,我分享三个主要建议,因为篇幅和接受程度的问题,我们今天只讲第一个,因为讲起来既简单又复杂。
当然,如果你现在就面临这样的决策,欢迎你准备好资料和问题直接来问我。

02
不管是老板本人想投产,还是客观上企业要发展,我们永远摆在第一个要考虑的就是我们的财务能力,特别财务的稳健型。
所谓“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在没打仗之前,你得先算账,算的越清楚,越明白,赢得概率就会越大,这也是我今天要讲的重点。
当然,我说的财务能力,不只是去算我的现金流,看财务三张表,这只是基础的财务能力。
在考虑到投产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学会先算账,计算我的边际成本、边际利润和盈亏平衡点。

什么意思呢?
任何产品的成本,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个是无论供给是增加还是减少,都不会发生变化的成本,叫做固定成本,比如说房租、管理人员工资。
第二个是随着产量、销量的增减变化,成比例的变化,这就是变动成本。
下面,我来举个例子,假设我现在是一个工厂,生产加工一个产品,原材料的成本是50元,售价100元。
假如没有库存(事实上,没有库存几乎不可能),我的变动成本就是50元。
我每天卖出去50个这样的产品,销售额就是5000元,变动成本就是2500元,大家能理解这个概念吗?
我自己生产加工肯定需要机器,机器我们平摊到每天的费用假如是2000元,无论我们卖出去多少,这个成本都是固定的。
好了,我们来算一算,只算上面这些条件,我们不算水电房租、人工、管理、广告的费用(因为每家企业都不一样),我每天要卖出去多少,才会有钱赚呢?

第一种情况,一天什么都卖不出去,那我就要亏损2000元的固定成本。
第二种情况,我卖出了40个。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发现销售额是4000元,变动成本是2000元,再加上固定成本2000元,我刚好不赚不赔,利润为零,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盈亏平衡点”。
这就意味着,我只要每天的销量超过40个,就会产生利润,卖得越多,利润越大。
03
找到了盈亏平衡点之后,我们每个经营者心里就有底了,但是,新的问题就来了。
我想要卖的多,我的产量就要提高,那么,固定费用就不会固定了。

为什么呢?
因为产能是有上限的,比如说,我这台机器一天时间能够生产加工的上限是100个,如果我想制作101个,就必须再加一台设备,那么,我的固定费用就变成了每天4000元。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要卖101个产品,会增加我多少成本呢?
这种再多生产一个,导致总成本增加的成本,就叫做“边际成本”,我们来算一算。
当销售量是100个的时候,我的总成本就是:变动成本5000元+固定成本2000元=7000元。
但当销售101个的时候,总成本来到了9050元,因为多了一台机器,本来2000元的固定成本翻倍到了4000元。
按照“边际成本”的概念,第100个产品的边际成本是50元,但第101个的边际成本一下子飙升到2050元,是前者的40倍之多,从第102个开始,边际成本再次回归到50元。
这就是我们增加设备、产线之后,必然要面对的情况。

当然,我们可以看到,随着销量的继续攀升,边际成本会再次降低,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可以多赚钱了呢?比只有一台设备的时候赚得更多吗?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算边际利润了,也就是再多卖一个,所能够增加的利润,就叫做“边际利润”。
回到我们的工厂,当销量是100个的时候,我们把上面的成本减去,利润是3000元。
但当你销售101个的时候,因为多了一台机器,导致固定成本增加,利润只有1050元。
只有当我们卖到140个的时候,我的利润才刚好回到了3000元。
看见了没有,我们销售第100个的边际利润是50元,而第101个的边际利润是多少?
是负的1950元,多卖的这1个反而是亏的。
而且,接下来都会持续损失,一直到我们卖出了140个,边际利润才回到卖出100个的时候。
所以,重点是为了超越销售100个所产生的3000元利润,我们必须卖到141个!
也就是说,我必须卖到140个,才能赚到和卖100个同样的利润。
而且,要注意一点,在这个例子中,我们是把水电房租、工人、管理、营销、库存各种费用都没有算进去,仅仅计算了设备的费用。

如果在真实的场景里,这个比例可能还要更高,我可能回报的周期更长,所有讲的这些还是在我一定能拿到订单的前提下。
所以,账要算清楚,但凡没有绝对的自信,没有绝对的把握和资源储备,不要轻易的扩大规模,不然就有可能得不偿失。
毕竟到时候想后悔,这些设备买进来要上百万,卖出去可能就是一堆废铁了。
同样,边际成本、边际利润和盈亏平衡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也是任何一个做生意的人都必须去掌握的,像在关键决策当中,它真的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当然,是不是我的资源够多,我把帐算清楚了,我就可以大胆投资扩产了呢?
别急,还有两点需要我们注意,我们明天的单仁行继续分享。
—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