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容易突发心脏病和脑卒中的人都有这2个功能同特点就是【不同程度的血管内皮损伤+血液高凝状态】
1、高脂血症病人,特别是胆固醇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多,就容易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形成不同程度的斑块,在冠状动脉血管上会有斑块,在脑动脉血管上也会有斑块,随着年龄增长,血脂控制不理想,斑块就会慢慢变大,最后的结局就是突发心梗和脑梗,如果甘油三酯也高,这种混合型高脂血症,更加重血管损伤和胰腺炎发病,无疑雪上加霜。

2、糖尿病人,血液内长期糖浓度高,会产生高糖毒性,就会对血管内皮造成损伤,随之而来的血管功能会减退,慢慢血管弹性下降,血管粥样硬化出现。糖尿病人容易出现无痛性心梗以及脑梗,正常的心梗是有明确的疼痛感觉,糖尿病人高糖毒性,会对神经有损伤感知功能减退,即便是心梗的时候有疼痛感觉,糖尿病人也感觉不到。

3、高血压病人,特别是血压波动比较大(压差大>50毫米汞柱),血压长时间波动比较大,就容易导致血管弹性下降和血管内皮损伤,就容易增加脑梗和心梗的发病概率。

4、有陈旧性脑梗或腔隙性脑梗病人,如果平时注重不关注血脂和高血凝状态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心梗和脑梗也会出现

5、长期劳累人群,经常因为各种事情操心劳神,忙于奔波。很多时候都是身不由己,为了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国家强盛,肯定是有所牺牲的。长期的压力劳累就会导致身体长期交感神经兴奋,也会增加心梗和脑梗出现,即便是高精尖的医疗技术也无能为力。

6、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经常吸烟、熬夜、生气发火等,会加重身体炎症反应和血液高凝状态。

结束语:10月29日世界卒中日,11月20日中国心梗救治日,给大家提个醒,平时多关注一下这些危险因素,能避免的就尽量避免。虽然我国医疗技术在不断发展,只能检查出有动脉粥样硬化,有血管斑块,至于这些斑块什么时候破裂,血栓什么时候形成,脑梗心梗什么时候出现,医疗技术是预测不到的,还能说你有这方面的风险,至于风险什么时候来,这就看每个人对自己疾病的认知了,提前减少这些危险因素,脑梗心梗的风险会大大降低,放任不管,脑梗心梗风险就会增加,至于这么选择,就看自己的了。
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