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尘封很久的青铜宝剑,尽管被沙土覆盖,却仍旧遮掩不住慑人的剑气。
经历风雨的镇宅石狮,尽管时间让它斑驳,但那傲视的威严却丝毫不减。
仙鹤香炉虽然冰冷且满是尘埃,却还袅袅散发着龙涎香。
或许,历史就是这样沉淀下来的。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在历史这道婉转迂回的长廊中精雕细琢,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徜徉在那里的过客,感叹着神奇的雕梁画栋,惊艳于那瑰丽的语言艺术留下的最华丽的描金彩绘。
而唐诗就是其中最曼妙多姿的那笔。

01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乐游原》
夕阳余晖绚烂,却转瞬即逝,暮色将至,短暂却美得摄人心魄。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如同人生盛景,越是璀璨,越令人唏嘘时光无情。珍惜每一个属于你的当下,不枉来世间一趟。
02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松枝间漏下一缕月色,清辉寂寂,好像是君而留,饱含深情陪伴。一松一竹真朋友,山花山鸟好兄弟。所谓知音,未必是人,亦可是一轮明月、一片幽林。
03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山寺空寂,万籁俱净,听闻古寺钟磬余音袅袅,穿林渡水。置身其中,无意被禅意包围,洗净心中纷扰,此刻喧嚣远去,灵魂慢慢也归于平静。
04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月色穿透松针,如碎银般洒落;清泉漫过青石,淙淙流水叮咚作响。秋夜山居,目、耳、触角都可以成诗入画。诗佛王维以笔墨为画,写尽文人心中那片不染尘埃的桃花源。

05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秋草萋萋,独行于贾谊旧宅,落日斜照寒林,徒留一片萧索。历史长河中,感叹那才子多舛,前朝的盛世与现大的孤寂,终在斜阳里化作一声轻叹。
06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去岁花开时节与君作别,今春重逢,花依旧,人已隔天涯。光阴荏苒,聚散无常,花开年复年,大概也是“君看今日树头花,不是去年枝上朵。”珍惜啊,珍惜啊。
07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杜秋娘《金缕衣》
盛放的鲜花须及时采撷,莫待凋零时空对枯枝而叹息。人生亦如是,事业,青春、机遇、情谊,皆如花期,错过便是徒留遗憾。
08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于良史《春山夜月》
掬一捧清澈的清泉,月影便栖于你的掌心;轻抚山花,衣袂已是染尽芬芳。春夜山行,任谁都会被这美景所陶醉吧。身心被放空,忘返而归,比在职场的浑浊,胜却千万倍。

09
花落煎茶水,松生醒酒风。
——姚合《寻僧不遇》
落花入水煎茶,松间清风醒酒。寻僧不遇,却得闲趣二三。人生许多妙处,原在“不期而遇”与“恰好错过”之间。
10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韩翃《寒食》
寒食百姓禁火,但宫中却特许燃烛,轻烟随风潜入权贵门庭。一诗道尽帝王恩宠的微妙,亦暗讽世间不公如烟,无形却无处不在。
11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四月人间春色已浓至极,繁华落尽,山中寺庙的桃花才开始盛放,天地自有其节奏,何必囿于人间时序?邂逅迟来的花开,也不失给倦客有一缕温柔的慰藉。
12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落叶萧萧,长江奔涌,秋意裹挟着亘古的苍茫。杜甫立于高处,望见的不止是山河,更是天地浩荡与人生孤渺的无可奈何。

13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德诚《拨棹歌·其一》
寒夜泛舟,鱼踪难觅,唯有一船月光相伴。垂钓无获,却得满目清辉,世间得失,有时竟不如一场心境辽阔。
14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王维《秋夜独坐》
秋雨淅沥,山果悄然坠地;孤灯如豆,草虫低吟浅唱。独坐的夜晚,品味着,细味着,这稀稀碎碎的微声响皆成天籁,寂寞亦生出诗意。
15
此夜断肠人不见,起行残月影徘徊。
——顾况《听角思归》
夜阑人静,肝肠寸断之人无处倾诉,起身只见残月孤悬,身影在月下徘徊。羁旅愁绪,化作月下独行的脚印,深深浅浅,尽是离殇。
16
无为无事人,逍遥实快乐。
——寒山《诗三百三首 其二四六》
做个无所求、无牵挂的人,内心自在,粗茶淡饭亦逍遥。寒山以禅意点破:真正的快乐,原是放下执念后的自在。

17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李涉《题鹤林寺僧舍》
偶入竹林,邂逅高僧,与其对坐闲谈,半日光阴倏然而逝。浮生碌碌,能“偷”得片刻宁静,也算是红尘中难得的清福。
18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张旭《山行留客》
劝君莫害怕山云会湿衣,即便晴日入深林,你看那雾霭亦会沾湿你的衣衫。人生漫漫,前行之路难免风雨,何妨怀抱诗意,勇敢前行。
19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高适《塞上听吹笛》
笛声化成梅花,随风散落关山。戍边征人听曲,恍见故乡梅花如雪。塞外苦寒,唯有将一缕笛音,和着铁血与柔情悄然缝合,宽慰一颗孤苦的心。
20
身同云虚无,心与谿清澄。
——岑参《寄青城龙谿奂道人》
身似浮云缥缈无拘,心如溪水清澈见底。修道之人的境界,未必是避世,而是在喧嚣中修得一片云水禅心。

21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钱起《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
山窗外的幽竹始终苍翠,清荫如旧,静待主人归来。草木有情,比人更懂守候。漂泊者终将明白,世间最暖的归处,不过是一隅竹影,半窗心安。
22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湖东春色醉人,绿杨垂丝掩映白沙长堤,景色这边独好。白居易踏春而行,脚步迟迟,并非路远,只因贪恋这人间江南烟雨里的温柔。
23
一悟归身处,何山路不通。
——卢纶《宿澄上人院》
若你心知归处,千山万径皆是通途。禅机在此,执念如迷雾,放下方见云开。人生的困顿,往往不是路难行,而是心境还未明朗。
24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静坐岸边,看着垂钓者悠然自得,心中涌起一股羡慕之情。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弋,我却只能徒然羡慕。孟浩然以渔喻仕,道尽文人进退两难之态,欲入世建功,却恐尘网缠身;欲归隐江湖,又难舍青云志。

25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许浑《咸阳城东楼》
莫要问那前朝兴衰,你且看渭水东流,滔滔不息,一去不复还。历史的尘埃终被流水涤净,唯山河亘古,冷眼人间沧桑。
26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
南朝佛寺林立,连曾经的繁华与辉煌,如今皆湮没于江南烟雨中。杜牧一笔写尽繁华易逝,虚妄如烟。再盛的香火,也敌不过时代的变迁与落寞。
27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杜牧《山行》
沿着崎岖的石径远上寒山,只见白云缭绕之处,隐约可见几户人家。那山、那云、那人家,令人心驰神往。人间烟火,总在绝处逢生。行路难时,不妨抬首,诗意或许藏在白云生起的地方。
28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吴融的《华清宫二首》
绿树掩朱檐,华清宫内春色永驻,无人知晓宫墙外的风雪。盛唐的暖,与民间的寒,不过一墙之隔。

29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笛声吹落《折杨柳》,游子闻之,故园草木皆入梦。李白的愁,不是一人的愁,是千百年来离人共听的一曲天涯。
30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高适《封丘作》
高适自称本是乡野渔樵,生性散淡,却误入宦海浮沉。这大抵都是文人心中“出仕”与“归隐”的永远都撕扯不清的矛盾。
31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
柳色新绿,梅枝繁花,本应悦目,却因离思徒增伤感。春景愈美,愈衬出人世别离之痛,所谓“以乐景写哀,一倍增其哀”。
32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裴迪《华子冈》
云霞浸染足迹,青翠山色轻拂衣襟。行山者与自然相融,一步一景,步步都被天地温柔包裹,这里真是人间世外桃源。

33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春潮汹涌,伴着细雨,愈发急促;荒野渡口空无一人,只见一只小舟自在横卧,自由自在。无人掌控的方向,反倒成全了诗意,人生有时需在如野舟,任风雨暂时停泊一隅,也是极好的。
34
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白居易《初出城留别》
心若安定,漂泊亦可作归途。白居易的豁达,早超越了地理意义上的故乡。此心安处,可寄山水,可托诗词,亦可藏于一盏粗茶。
35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岑参《山房春事二首》
旧庭花木依旧逢春盛开,全然不知人世已改。草木无情,反教有情之人唏嘘:兴亡如幻,唯有自然恒常如初。
36
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
——包佶《再过金陵》
山川、江河依旧,从不管六朝兴亡更替,任凭那斜阳伴随着游子的愁思。历史的沧桑与个体的渺小,这本来就是自然的定律。

37
日暮春山绿,我心清且微。
——储光羲《寻徐山人遇马舍人》
暮色中的春山苍翠如洗,人心亦随之澄明。储光羲在山光中觅得片刻宁静,证明山水是最好的禅房。
38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司空曙《江村即事》
垂钓归来,懒得系船,任由它随波飘荡;江村的月亮已经落下,正是安睡的好时光。这份闲适,非刻意为之,而是饱受生活磨炼后特有的从容。
39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松林间,月光洒下,带来夜的清凉;风拂过山泉,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友人未至,反得独享天地清音,遗憾转念一想亦成圆满。
40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溪畔野花无言,禅意亦不可说。静对山水时,语言反显苍白,唯有心照不宣的默契,才是最高的悟道。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侵权或不当使用之处,请联系我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