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2句田园风光诗词,染尽人间烟火气

香巧浏览文化 2025-04-10 04:08:09

01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稼轩踏月而行,田里稻花飘香十里,蛙声阵阵,每一粒稻穗都像造物主给大地的情书。喧嚣中藏着最朴素的满足,天地间都有生生不息的烟火气。

02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东晋·陶渊明《饮酒·其五》

采撷一束菊花,篱边静坐,不经意抬头见南山,亲切似是故人含笑。陶渊明以菊为舟,载着半世浮名回归这山色之中,心无挂碍,方见天地本真,此中真意,很难跟外人道也。

03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

——唐·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柴扉轻掩,黍饭香气袅袅,雨后炊烟缠着春山升腾。贯休笔下,写出山家生活的简素与丰足,烟火气里藏着禅意,一天三餐,粗茶淡饭,这才是真味生活啊。

04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宋·张舜民《村居》

溪水环绕坡田,绿竹掩映篱笆;榆钱凋零殆尽,木槿花影渐疏如星。张舜民以“绕”字串联水、田、竹、篱,写村居的天然格局。人闲坐其间,静观花开花落,守得四季流年。

05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宋·翁卷《乡村四月》

四月乡村少有闲人,刚忙罢采桑养蚕,又俯身水田插秧。作者以白描的手法写农事繁碌,“才了”与“又”道出农人无歇的辛劳。大抵农耕都很苦,除了汗滴入土,还要操心庄稼收成。闲逸是件多奢侈的事啊。

06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宋·翁卷《乡村四月》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农人穿梭于朦胧雨雾,身影与山原融为一体,春的尾声亦是夏的序章。

07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初夏时节,金黄的梅子挂满枝头,杏子也变得鲜亮饱满,田里麦穗扬着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尽正在结籽。梅杏肥硕是土地的馈赠,麦浪翻涌是农人的勋章,菜花虽稀,却为这幅画卷添一笔温柔的残春余韵。

08

梅子青,梅子黄,菜肥麦熟养蚕忙。

——明·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梅子由青转黄,菜畦丰茂,麦浪熟黄,蚕事正忙。以时令物候串起山居夏景,青黄交替是光阴的刻度,菜麦蚕桑是生活的脉络。山中人顺应天时,采梅收麦,育茧缫丝,自然的节律与劳作的节奏在此完美共振。

09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

——清·姚鼐《山行》

布谷飞来飞去的催促人们早些耕种,白鹭趁着天晴在天上扑打着翅膀,农人都在争抢晴好春光。一“劝”字、一“趁”字,将布谷鸟和舂锄人格化,形象生动而富有情味,将春天的山乡点染得生机勃勃,又为下文写春耕营造了浓浓的氛围。

10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清·曹雪芹《菱荇鹅儿水》

一畦畦韭菜在春风中长得翠绿,一片片稻田散溢着稻花的清香,在浮动,浮动。曹雪芹以“一畦”与“十里”对比,写田园的微观与辽阔。韭绿是舌尖的清欢,稻香是远方的丰饶,方寸之地与无垠田野,皆是农耕文明最诗意的风情。

11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在这里有一庄园,洋溢着浓浓真情。孟浩然以“合”与“斜”写山水与村居的依存,树色苍翠如屏障,山影迢递似画框。如此美景,静卧其间,远离尘嚣,自成一方桃源。

12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渡口残阳将尽,村落一缕炊烟孤直升起。王维以“余”与“上”勾勒暮色中的动静相生,落日是繁华的谢幕,孤烟是寂寥的开篇。辋川的黄昏,在光与烟的明灭间,流淌着永恒的禅意。

13

村径绕山松叶暗,野门临水稻花香。

——唐·许浑《晚自朝台津至韦隐居郊园》

村路曲折蜿蜒绕山,松叶茂盛蔽日致使幽暗;柴门临水而开,稻花香气随风潜入。以“绕”与“临”写隐居之地的野趣。晚归途中,步履所至,令人有一腔无以名状的舒适。

14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唐·杜甫《江村》

在浣花溪畔有一间草堂,你可以看见梁间燕子自在来去,水上鸥鸟亲昵相依在一起。杜甫以燕鸥的自由反衬乱世中人的漂泊,燕去燕来是岁月的从容,鸥亲鸥近是江湖的温情。江村虽陋,却有生灵相伴,在这里可以暂忘烽烟,心随鸥燕共逍遥。

15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唐·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桃花繁盛带着点点露水。李白以声与色写山居晨景,犬吠打破寂静,却更显空山幽深;桃花带露,似道士不染尘俗的仙姿。访客不遇,反得一份与自然独处的机缘。

16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宋·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城中桃李畏风雨而凋零,春意却悄然栖于溪边荠菜花上。辛弃疾以桃李与荠菜对比,写繁华易逝与野趣长存。荠花细小,却傲然绽于荒僻,风雨不折其志,春的魂魄人间最卑微处倔强生长,你要发现生生不息的生命,就走出户外去寻找吧。

17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广阔平坦的水田上一行白鹭掠空而飞;田野边繁茂的树林中传来黄鹂宛转的啼声。王维以“漠漠”“阴阴”叠词摹写积雨后的湿润与清凉,鹭飞如雪片,鹂鸣似珠玉。辋川的夏日,雨洗尘心,人在归隐山庄中,哪一天不像是置身水墨丹青中。

18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唐·王建《雨过山村》

婆媳相唤浴蚕选种,忙乱中唯有庭中栀子花兀自闲开。栀子洁白,不语人间辛苦,却以香气抚慰劳者的疲惫,春深雨过,花与人在同一屋檐下各安其命。最静好的岁月,是烟火与花香彼此成全。

19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唐·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 闲居》

落花铺满庭院,家童尚未清扫;黄莺在枝头啼鸣,山客自在酣眠不问时间。田园生活的慵懒与天然舒适真令人向往。花落不扫,是容得下凋零的豁达;莺啼不惊,是听得懂自然的闲心。此间无尘事,唯有春梦长。

20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倚杖伫立柴门外,迎风静听暮蝉嘶鸣。王维以“倚”与“听”写晚年的淡泊,柴门是心扉的隐喻,暮蝉是时光的挽歌。蝉声穿透暮色,人立风中,繁华与寂灭皆成过客,人生,不过都是大梦一场。

21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晨起清理田畴杂草,戴月披星扛锄归家。陶渊明是第一个全身心投入躬耕的人,他的自然,真实,令后世的苏轼也顶礼膜拜。一个“理”与一个“归”写躬耕的艰辛与诗意。远离官场,回归自然,虽然衣衫沾露,心却澄明如洗。

22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唐·王维《渭川田家》

斜阳余晖洒向村落,深巷中牛羊缓步而归。如果你站在第三视角,拿着录像机,你会发现这黄昏的温情真的触动人心。墟落静默,牛羊悠然缓缓而归,晚霞为所有生灵镀上金边。这田家的日子,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平淡里自有一份真情。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侵权或不当使用之处,请联系我立即删除。



0 阅读:0

香巧浏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