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唐·杜甫《旅夜书怀》
星辰低垂,原野无垠,孤月随江涛翻涌。江流裹挟着月光奔涌,杜甫以天地之壮阔,反衬身世之飘零,夜色愈深,离乱愈痛。
02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滕王阁序》
孤鹜逐霞,秋水接天,天地绚烂中藏着孑然一身的寂寥。天才少年以惊世之笔写绝境之美,再壮阔的风景,若无人共赏,纵然造物主再深情,也是遗憾。
03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群山渐隐,大荒苍茫,江流裹挟着故土远去。李白仗剑远游,此身已作不系之舟,以诗骨为锚,泊在他乡月下,想起故乡的旖旎风物,心底升起了一丝眷恋之情。
04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张志和《渔歌子》
白鹭翩跹,桃花逐水,渔人歌中藏着对红尘俗世的疏离。轻轻数语,张志和以淡墨写江湖,不但写尽春意美景,还有作者恬和淡雅的情怀。所谓逍遥,不过是把半生怅惘,酿成钓竿下的涟漪。

05
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
——宋·葛长庚《水调歌头》
春山迢迢,暮云沉沉,望不穿的山水是望不穿的离愁。诗人伫立江畔,暮色漫过衣襟,在这最叫人伤神的时令,饱含了惜别的全部情绪。
06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唐·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目睹眼前山色空濛,水雾缭绕,仙境般的景致却照见宦海倦容。宰相张九龄望瀑如望镜,飞溅的岂是水花?分明是半生未落的泪。
07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天上万里黄云变动着风色,江流波涛九道如雪山奔淌。李白登高远眺,豪情满怀,笔墨酣畅,将长江景色写得境界高远,气象万千,给人壮美的享受。借这山河壮气,劈开千里迷雾,送君直上青云,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去畅游太空。
08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山光养鸟性,潭影照人心,古寺钟声荡尽尘埃。置身于这寺院之中,可以观赏眼前的清澈,明晰,澄净,人的杂念,执念都瞬间遁逝。

09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唐·刘禹锡《望洞庭》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笑看风物,以玲珑景致里藏着贬谪的钝痛,愈是将苦难揉成诗意,愈显骨中孤傲。
10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阳光之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一阵微雨,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苏轼醉眼观世界,人生,总是奇妙无比,风雨,阳光,来回切换,都是预料 之中的事情啊。
11
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宋·张孝祥《西江月·丹阳湖》
寒亭寂立,水天相接处,只见水面上惊起一群沙鸥。人在湖中所见的自然美景,难免会生起陶醉的心绪,如此悠闲自适,大抵也是所有人心之向往吧。
12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唐·白居易《暮江吟》
夕阳西下,褪去了白天的炽热,柔和科缓的残阳铺在水中,满江之水溢出波光粼粼的色彩,给人以安闲恬情的美感。令人沉醉在这无边的江水与无边的美丽之中,忘却时间,忘却了自己。

13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五代·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
一阵风过,春水骤乱,如猝不及防的心事泛起涟漪。富有诗心的人以水喻情,最细微的颤动,皆是因你而起的风暴。
14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表面写景,但景中有情。野旷天垂,孤月近人,清江照见漂泊者的倒影,可爱可亲。孟浩然夜泊愁眠,最暖的慰藉,竟是水中那轮触手可得的月色。洋溢着淡淡的乡愁,也有一种旷达的自解。
15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唐·储光羲《钓鱼湾》
潭水澄澈疑心水清浅,荷叶摇动才知鱼游散。对仗精工,一静一动,一疑一知,一写潭水,一写荷鱼,单句亦各有其妙。见此情景,再多的烦乱之情,许是都被瓦解的灰飞烟灭。
16
拍堤春水蘸垂杨,水流花片香。
——宋·严仁《醉桃源·春景》
拍岸春水蘸着轻柔垂杨,流水中花片飘香。有声有色,有情有味,在美学上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诗人醉看桃源,这浮花浪蕊,多像年少时错付的痴心。

17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宋·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会稽山上,云朵淡淡的像是水墨画中轻抹上去的一般;越州城外,衰草连天,无穷无际。城门楼上的号角声,时断时续。山被云遮,好一片暮霭苍茫的境界;衰草连天,这暮冬景色惨淡的气象,满满是惜别伤怀之情。
18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唐·王维《鹿柴》
幽静的山谷中处处都不见人,只听到人悄悄耳语的声音。王维以禅心听世界,空山的杳无人迹,可以享受孤独的人,本来就已经进入了空寂幽深的境界。
19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远远望去悬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大概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的吧。多么豪迈广阔的心胸才能写出如此新的景象,这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满满都是生命力。
20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维《山居秋暝》
独自漫步在雨后山林,感受着松月静照,清泉自吟,山居的月夜可以洗净铅华的外衣。料想比山林更加清幽的还有是远离纷争的恬淡吧。

21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月色升起惊动了山鸟,在春天的溪涧里不时地鸣叫,又在空谷回响。以动写静,一“惊”一“鸣”,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山里的幽静与闲适。
22
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
——宋·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山黛空濛,月波流转,暮云秋影,倒蘸波间,仿佛进入一个清幽朦胧的境界,读之恍觉山眉水目,顾盼含情。
23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王维折柳送别朋友,那里将是千山万壑,所到之处都是参天大树,到处都是杜鹃的啼鸣声。此去山高水远,愿君常听子规,莫忘归期。
24
新绿小池塘,风帘动、碎影舞斜阳。
——宋·周邦彦《风流子·新绿小池塘》
新绿映池,风摇帘影,细碎的不仅是光影,还有望穿秋水的时光。周邦彦独倚小窗,春愈浓,愈觉往事如斜阳寸寸西沉。

25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宋·欧阳修《采桑子·画船载酒西湖好》
云舟倒映,水天颠倒,醉眼恍惚间,湖心另藏人间。欧阳修笑叹,若真能坠入这镜中世界,是否便可忘却尘世离殇?
26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洞庭湖水高涨,水面向乎与湖岸持平,湖面浩瀚无边,水天相接。云梦泽吞吐烟波,洞庭巨浪撼动城池,这夸张的手法写尽了浩然之气。愿这样一位风流俊杰,横空出世之后,借这万顷波澜,叩响仕途紧闭的门。
27
雪消门外千山绿, 花发江边二月晴。
——宋·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雪融山醒,江花初绽,春光如约而至,却不见故人同游。文学泰斗笔下明媚的春景,反衬其忧苦之心。
28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乱石惊涛,浪卷飞雪,赤壁风云中回荡着英雄的声声叹息。苏轼临江满斟酒樽酹月,感叹人生如梦,再壮阔的功业,终不敌时间一指轻弹。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侵权或不当使用之处,请联系我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