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维《山居秋暝》
可以欣赏青松间透下的斑驳月色,聆听泉水在经过石头潺潺流淌的声音,无疑是种享受。王维以画入诗,寥寥十字勾勒出山居秋暝的空灵与清幽,真是很王维。
02
兰干影卧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宋·范成大《秦楼月·楼阴缺》
幽雅兰花的倩影倒映在东厢的月色中,天地沐浴在清风露珠之中,杏花如雪花般绽放。范成大以冷色调写春夜,暗藏凋零之美,繁华至盛时,亦是飘零的开始。
03
犹春于绿,明月雪时。
——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缜密》
如同春天赋予大地一片碧绿,明月则照亮雪后的世界。司空图解诗如参禅,道出缜密之境,看似疏淡的意象,实为浑然天成的精微。

04
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
——唐·储光羲《江南曲》
飘零落花含情脉脉,追逐水流,随舟飘荡。储光羲以拟人写别离,江南烟雨中,离愁如落花般缠绵难散。
05
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
——宋·陈师道《雪后黄楼寄负山居士》
云破日出,松雪交映生辉;溪山深处,晚风裹挟寒意。陈师道以清峭笔触,写雪后山居的冷冽与旷远,孤高之气透纸而出。
06
月色清且冷,桂香落人衣。
——唐·施肩吾《秋山吟》
月华清冷浸秋山,桂花的香气随着夜风轻轻飘落在人们的衣物上。诗人捕捉秋夜细微之美,寒光与暗香缭绕,孤独亦可成诗意。

07
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宋·范成大《霜天晓角·梅》
疏梅淡天,浮云游走,枝头残雪几点。范成大以留白写梅魂,不着一字艳色,却尽显孤傲清绝。
08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
——宋·仲殊《南柯子·忆旧》
秋凉的夜露消除残暑的余热,拂晓的徐徐清风吹散朝霞。以僧眼观晨景,世间万物诚如朝露,转瞬即逝。
09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春潮裹挟着密密细雨。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这野外山水,幽静清雅,其中情趣为凡俗世界所未有,也是诗人参透了世事之后的恬淡,闲适。

10
澹澹长空今古梦,只有归鸿明灭。
——金·赵秉文《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
长空浩荡,千古之梦,也只得灰飞烟灭。赵秉文化用东坡词意,叹天地之悠悠,人生啊,不过是雁过留痕而已。
11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明·袁中道《夜泉》
月华浸透着流泉,仿佛成了一溪流动的雪,整条溪涧都闪着粼粼雪光。好一幅山间夜晚的山泉美景图,一种幽静空明的境界,就这样应运而生。
12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唐·李白《山中问答》
桃花逐水远逝,洞天秘境豁然显现。李白以仙笔写隐逸,人间烟火外,自有桃源可栖心。

13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唐·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溪水清澈,掩映着丛丛绿竹,水面明净如镜,映着荷花的倒影,传出阵阵清香。李白别友人时,撷取剡中风物,清景中也饱含了他依依离思。
14
拂花弄琴坐青苔,绿萝树下春风来。
——唐·李白《白毫子歌》
我拂花抚琴,以青苔为席;绿萝摇曳,春风自来。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山居情趣,是每一位宦海失意之人最理想的生活方式。
15.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唐·温庭筠《题卢处士山居》
山里峰峦座座,在雨中显得幽暗,只见得那通往卢岵山居的小路高峻、幽深,曲曲弯弯一直通向烟云深处。诗人别开生面的以险峻山势衬隐者风骨,愈是晦暗处,愈见超拔之心。

16.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李华《春行即兴》
沿途见繁华盛开,花儿自开自落,鸟儿空自鸣啼。叹息,春色虽浓却无人共赏。李华以热闹反写孤寂,自然越是五彩缤纷,更显人世的荒凉。
17.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唐·王维《送邢桂州》
夕阳西沉后江湖浪白,潮水涌来时天地碧波荡漾。王维以泼墨笔法写壮阔,想象着朋友可以目睹此等见风光,这样的送别之情也是饱含祝福。
18.
小田微雨稻苗香,田畔清溪潏潏凉。
——唐·李郢《山行》
细雨润稻,清香浮动;溪水潺潺,凉意沁心。诗人山行所到之处,所见的皆是农耕之趣,自是平淡中有生机。

19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宋·秦观《纳凉》
寂寂明月夜,船上的笛声在耳边萦绕不绝,晚风初定,池中莲花盛开,幽香散溢,沁人心脾。如此美景,任谁都渴望远离黑暗官,追求理想中的清凉世界吧。
20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露水从竹叶上滴下发出清脆的响声。从嗅觉、听觉两方面写夏日的闲情逸致。对于富有诗心的人来说,连怀念朋友都这么有情调。
21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南北朝·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残余的晚霞铺就像彩锦,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镜。谢朓以丝绸喻天地,这繁华京都的倒影中,藏着去国怀乡的怅惘。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侵权或不当使用之处,请联系我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