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次空袭出动压制“爱国者”后,苏-57又缩回后方,不再轻易参加前线战事,尽显俄罗斯对这款国产隐身战斗机的担忧。而现在就有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让苏霍伊真正完善苏-57,甚至是再现苏-30的辉煌,就看俄罗斯能不能抓住了。
苏-57但凡强势一点,前线战事就不会这么艰难
在1995年法国巴黎航展上,来自苏霍伊的一架双座战斗机表现惊艳,深深打动了当时在场的印度空军代表。事后在和苏霍伊的接触里,后者悄悄透露,这是基于苏联时代基本完成的苏-30项目,所改造的一款多用途战斗机。只需要印度空军投入一点点费用,完善最后几个收尾项目,就能得到一款世界顶尖的战斗机。当时正值经济上升期,经费宽裕的印度空军,几乎没怎么犹豫,就在第二年正式签约,这就是后来著名的苏-30MKI项目。
苏-30MKI算是印度空军最骄傲的项目
从印度的角度来看,苏-30MKI根本不是苏霍伊之前承诺的那样。后者拿到经费的第一件事,其实是为自己添购设备、招募工人并找回以前的供应商。苏联解体后持续数年的混乱,已经沉重打击了苏霍伊的研发和制造能力,哪怕是解决几个小问题都相当费劲,更何况苏-30MKI的问题一点都不简单。严格来讲,苏联在解体前确实完成了苏-30的大部分测试,但矢量推力发动机和无源相控阵雷达并不在此列。
早期交付的苏-30MKI雷达表现非常差
因此,苏霍伊恢复正轨后,主要精力都放在解决发动机和雷达的问题上。而一个显而易见的情况是,想解决这两个关键设备的不足,技术只是基础,经费才是最关键的。印度空军实际上花了整整10年时间,持续不断投入苏-30MKI项目,才等到当初苏霍伊承诺的先进战斗机。印度空军对到手的苏-30MKI也确实很满意,最终采购数量是最初提出的140架的两倍——284架。以现在的眼光看,苏霍伊虽然一开始欺骗了印度,但后者收获也确实很大,双方实际上谁都没吃亏:印度得到了苏-30MKI,苏霍伊得到了明星战斗机,出口、自用双辉煌。
如果不是苏联解体,印度绝无可能装备这么多重型战斗机
现在苏-57经过20多年发展,还是半成熟的尴尬状态,并且问题最大的两个设备还是发动机和雷达。漫长的研发时间已经证明,俄罗斯不具备独自解决这两个问题的能力,必须要引入外来资源。而放眼全世界,出得起这笔钱,又对苏-57感兴趣的只有印度。对苏霍伊来说,如果能将印度拉上船,拿到研发资金,还是有机会将苏-57完善的。至于隐身性能,虽然比F-35还要差一点,但配合地空导弹搞攻势防御,还是能胜任的。
俄罗斯也没指望苏-57能成为世界第一
问题在于,印度现在不是只有苏-57这一个选择,F-35A甚至在2023年就飞到印度进行展示了,毕竟洛马对这笔价值数百亿美元的订单,也是非常感兴趣。今年2月的印度航展,是苏-57获得印度认可,拿到研发资源最后的时机,如果错过了,就再也没有可能追上世界主流水平。因此,苏霍伊必然会竭尽全力展示苏-57的优点,同意在印度组装生产,甚至是转移部分技术都没问题。印度空军确实很喜欢F-35A,但美国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同意搭载在印度组装生产。因此,在印度制造氛围愈发热烈的情况下,其最终选择苏-57的概率非常大。
印度空军采购F-35的阻力很大
当然,哪怕印度愿意注资解决苏-57的技术问题,真正解决也需要相当漫长的时间,最终落地恐怕得2030年之后。因此,对国内而言,俄罗斯也好,印度也罢,都是早就被甩在身后,不值得重视的对手,现在站在前面的,只剩下最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