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成为战争主力已经毫无悬念:乌克兰战场上的无人机攻防一日比一日严酷,双方甚至都将无人机产能堆到百万级别;在红海,也门胡塞武装的少量无人机,也让美国航母焦头烂额;叙利亚反对派在先进无人机战术辅助下,仅仅几天时间就推翻了阿萨德政权。值得庆幸的是,面对这股新浪潮,国内的应对策略走到了世界前列,或者说,全球第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7d1209280a4c3a5d8acd79ee71184b7.jpg)
谁也没想到无人机还有威胁核动力航母的一天
现在应对无人机的方式有很多,从传统的高炮、防空导弹,到颇具科幻意味的电子干扰,各有各的风采,但从总体效果都不算很好。防空导弹的拦截效率最高,不过成本和载弹量是个大问题。以美国海军的豪横,也扛不住舰载防空系统拦截无人机的消耗,只能尽量使用成本最低的近距空空导弹,为此意外损失了一架F/A-18舰载机。与此同时,舰载防空导弹数量不足,成了更大的问题,以至于美国海军不得不捡起30多年前的旧招数,试图重新用舰载起重机在海上装填导弹,以增加续航。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6b7975f635bbc344ca35e51e7885e13.jpg)
价值数千万美元的F/A-18舰载机白白损失代价不小
相比之下,高炮的表现,和防空导弹基本相反——成本不高、续航也不错,就是效率不偏低。所以现在很流行的做法是,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使用,尽量兼顾效率、成本和续航,也是现阶段最有效的硬拦截方式。电子干扰在俄乌战场上使用频率最高,之前乌克兰的实战效果还是不错的,不过,随着光纤无人机逐渐形成规模,电子软杀伤的效率骤降。从长远来看,这条路也不是那么好走,毕竟防电子干扰是很成熟的技术,俄乌双方之前只是不愿意投入太多成本,类似光纤无人机的解决方案并不少。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e34a1ae0b2d988d27441e52873d9547.jpg)
高炮应对无人机的缺点在于打击精度
国内很早就意识到无人机的威胁,并且给出了一个相当精彩的解决方案——“寂静狩猎者”激光武器。8年前这款武器就曾在国内试用,后来更是被沙特看中,在中东收获了第一份实战战果。相比于传统高炮和防空导弹,激光武器最大的价值,就是将成本和续航,提升到前两者永远无法赶上的高度。缺点是受天气影响比较大,而且射程暂时比不上传统武器。但在异常光明的前景面前,这点缺陷并不足以让人放弃。因此,大家一直都很看好“寂静狩猎者”的未来,希望国内在不断改进中,将其发展成主力装备。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6c2732b1da03f99e191888758db2f04.png)
“寂静狩猎者”是全球第一款有战果的激光武器
而在去年11月,国内拿出了更加科幻的新装备——拥有范围攻击能力的微波武器。其和激光武器都属于新潮流中的顶尖思路,只不过作用距离更近,但将单发攻击变成了覆盖性打击。按照欧洲媒体的说法,国内设计的“飓风-3000”微波武器,在前两天完成了阶段性测试,证明其确实具备对无人机的区域打击能力。换句话说,面对无人机的新兴威胁,国内拿出了精度高、射程较远的激光武器,和作用距离稍近、范围攻击的微波武器,这两种解决方案。它俩并不是竞争关系,而是彼此配合,互相弥补不足的合作伙伴。举个例子,俄罗斯很喜欢用“铠甲-S1”近程防空系统和S-400混编,两者也是彼此合作,互相依仗的关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6f33ddad68b5aa3ebe63d9cdb7fa903.jpg)
航展上的国产微波武器
从技术上来讲,激光武器和微波武器都才刚刚起步,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真正成为中流砥柱(空空导弹从问世到打击效率超过机炮,差不多花去了20年)。只不过,这两条路国内现在都是稳稳地全球第一,曾经提出相关武器理念的美国,只是简单尝试后就放弃将两者实装。这种战略优势,未来势必会成为后来者难以逾越的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