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珊珊
“我要让所有人知道,我哪吒的名字代表着无畏。”
在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打破天命,用自己的行动,将一次命运的捉弄,变成了一场华丽的逆袭。

一字一名,一名一命。在中国人的语境里,名字写满了玄学,能够影响一个人甚至一个企业的命运和气势。
对任何一个汽车品牌来说,改名同样是一个极具冒险性的举措,背后承载着的不仅仅是品牌形象的建设,还有技术迭代的野心、用户心智的博弈,以及对未来战略的考量。
今年以来,短短不到2个月的时间,就有多家车企集体上演了一出改名大戏。
元旦期间,“莲花”回归中国市场,路特斯正式更名为“莲花跑车”。
不久之后,老牌车企力帆科技破产重整结束,拟将公司名称由“力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重庆千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接着,本田推出全新纯电品牌“烨”后,又因争议回归传统命名;而奥迪则在宣布以奇偶数规则命名燃油车和纯电车后,又改口放弃。
近日,北汽蓝谷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将中文名称由“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北汽极狐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实现品牌价值的最大化。
从车企名到车型名,改名真的可以改命吗?
莲花:是回归,也是再出发
“莲花是代表我们的一种图腾,也是代表一种追求极致和不断创新的精神。”莲花集团CEO冯擎峰说道。

▲莲花集团CEO 冯擎峰
今年1月初,路特斯科技宣布,其全球品牌标识以及中文名称“莲花”在中国市场回归。即日起,路特斯正式更名为“莲花跑车”。
此前,路特斯这个名字在中国已经使用了五年,之所以坚持拿回“莲花”,坚持改回“莲花”,是因为“莲花”是公司能够跨越周期,逾越艰难,被行业、用户、车迷铭记与致敬的最重要资产。
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回归,更是一种精神和传承,也是再出发。
如今,路特斯已成功挤上高端市场的牌桌,但想要在高端市场上生存下去并不太容易。无论是电动化转型的挑战,还是智能化的竞争,市场的生态位随时都有可能重塑。

这是一场持久战。而莲花品牌的精神——For The Drivers,一切以用户需求为核心,打造极致的驾驶体验,是其能够经历时间锤炼,面向未来的底气和勇气。
2月14日,莲花跑车正式发布更名后的两款新莲花车型:EMEYA繁花和ELETRE夏花,售价区间分别为52.8万~100.8万元和54.8万~101.8万元,比原来的起售价下降了近20万。
随即,部分车主对新车的命名不解,认为“夏花”是“下滑”的谐音,寓意不好。而一些老车主的“背刺”抱怨,也让“百万豪车秒变50万电车”成了一个新梗。
2月18日晚间,莲花中国总裁毛京波在莲花跑车App上发布《致车主的一封信》,对降低起售价进一步作了解释,对中文名“夏花”则做出弃用决定。

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走势,这样的反馈速度无疑值得肯定,其背后也是冯擎峰与毛京波二位掌门人有魄力重塑品牌未来的体现。
极狐:一号工程,地位无可撼动
2月14日,北汽蓝谷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将中文名称由“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北汽极狐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告称,公司现阶段处于战略升级关键期,改名原因是为了进一步聚焦新能源汽车主业,以全新的企业形象,更好地契合公司未来发展方向。

作为国内最早成立的一批新能源企业,北汽蓝谷的背后是北汽集团,更是集团唯一的电动汽车平台,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超百亿,在智能化、增程式领域持续加码。最新动作包括终止部分轿车项目,转而重点开发增程式SUV。
时至今日,北汽蓝谷推出了包括极狐、BEIJING和享界三大新能源汽车品牌。其中,极狐汽车是北汽蓝谷打造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北汽蓝谷累计销量为113860辆,同比增长23.53%。其中,极狐汽车销量为81017辆,同比增长170%,占北汽蓝谷整体销量的71.15%。

此次更名决策透露出的一个重要信号:极狐的重要性正被进一步提升,北汽试图通过品牌聚焦提升市场辨识度与影响力。同时也表明,在北汽内部对于极狐和享界的资源倾斜度有了结论,自主品牌极狐将继续成为最主要的投资方向,一号工程的地位无可撼动。
当前,新能源高端牌桌上已挤满蔚来、理想、问界等强敌,而且入局者也越来越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是极狐下一步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奥迪、本田:主打一个“听劝”
日前,奥迪德国官方宣布,将取消2024年公布的以“单数代表燃油,双数代表电动”的全新命名规则。
奥迪改名的本意,是用数字序列的迭代传递电动化决心,而不是仅仅在电动产品上以一个简单的“e-tron”尾标来表达区别。
然而,一个残酷现实是,用户对符号的忠诚度,远远超过对技术革新的热情。
“我们低估了数字序列在用户心中的锚定效应。”奥迪高管在声明中坦言。根据奥迪全球用户体验实验室的数据,采用新命名规则后,经销商端咨询量激增42%,其中23%的消费者在展厅直言“看不懂车型关系”。

作为中国豪华车市场的代表,A4L、A6L等名称在中国市场深耕20年,已具备品牌的“锚定效应”,市场号召力极强。
奥迪此次调整也算是基于市场反馈做出的修正,主打一个听劝。
同样在命名上感到挫败的还有本田。“烨”品牌诞生的初衷,是本田进一步加速电动化的象征之作。
原本寄望以“烨”这一生僻汉字彰显东方美学,却因发音拗口、寓意晦涩遭消费者调侃。舆论发酵下,广汽本田与东风本田近日在对旗下纯电车型宣传命名时已开启去“烨”化模式。

无论是奥迪还是本田,改名计划的流产,表面上是一场与用户“认知权争夺战”的失败,背后的行业隐喻则是随着燃油车时代的落幕,跨国车企终于学会了放低姿态。
当前,中国汽车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价值重构。在这场混战中,车企只有以“用户视角”来对待消费者,与用户的情感产生共振,才能真正赢得市场的先机。若脱离用户习惯,再好的创新也不过是一场自嗨。
千里科技:一场关于“AI+车”的豪赌
2月18日,力帆科技证券简称正式变为千里科技,公司名称也由“力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重庆千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品牌升级,而是一场深刻的企业战略重塑。

2010年,力帆股份头顶“民营汽车第一股”的光环,登陆上交所主板。此后,历经破产重整,到吉利入主重启新能源业务,再到旷世科技创始人印奇出任董事长,又涅槃重生。
可以说,力帆科技的转型过程也是中国汽车产业升级的缩影。
印奇在2025年的新春寄语中说道,“AI+车”已是大势所趋,智能化将成为主导产业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与技术支撑点。新的一年,力帆要全力以赴拥抱智能化变革浪潮,围绕“AI+车”的目标加快业务升级的步伐。

值得关注的是,睿蓝汽车是力帆科技与吉利联合打造的品牌。吉利将在3月初重磅发布AI战略,这与千里科技“AI+车”会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这场“智能化豪赌”的终局又会是什么?
从“力帆科技”到“千里科技”,改名后的力帆能够咸鱼翻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