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汽车:不再自我催眠丨人汽

人汽解读吧 2025-02-15 05:02:51

作者:宋家婷

想通透了,行动也就更加果决了。

“你不干掉他,他就要干掉你。”时隔多年,《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这一准则仍旧适用于人类社会大部分情形——

低估对手的能力,在战场上往往是致命的。同理,在商战中一个传统巨头犯了这样的错误,想要弥补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作为传统汽车业的巨头,丰田汽车就面临着如此局面。

尽管当下,它仍旧稳坐全球第一把交椅,但智电时代的冲击也在不断地提醒它:再不行动这个位置可能就坐不稳了。

最具威胁的对手来自中国。随着2023年跻身全球Top 10,去年比亚迪又以427万辆的总销量冲进了全球前五。

就体量上它当然无法与丰田这头巨象匹敌,然而若从增速上来看那就值得警惕了。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家踩在时代风口上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

这意味着什么?传统巨头们面对的不再仅仅是特斯拉那样的鲶鱼,还有比亚迪这样的海鲨。而丰田汽车因为站在传统汽车制造业的金字塔尖,如今比亚迪的每次行动都被视为向其“下战书”。

要接受挑战吗?这或许由不得丰田。过去几年来,智电化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业的共识,这与地域国别、意识形态无关,只与技术革新、生死存亡有关。

当然,倘若就此认定大象转身是个伪命题,那也多少有点悲观了。因为就在2025年初,丰田汽车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唱响了智电时代的实干宣言:

智电汽车的实干宣言

中国蛇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丰田汽车宣布了两件大事。

一是丰田汽车位于北卡罗来纳州的电动汽车电池工厂(TBMNC),已经完成生产前的准备工作,将从今年4月起生产电池以供应丰田北美市场电气化车型。

根据公开报道,该工厂是丰田首座位于日本之外的自有电池工厂,也是其在在北美的第11座生产基地。新工厂投资140亿美元,占地面积超过65万平方米,丰田预计2030年全面投产后年产能将超过30GWh,评论人士称,该工厂将成为丰田北美电池生产的“新中心”。

二是雷克萨斯国产。根据官方消息,丰田汽车与上海市政府就共同助力中国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相关举措达成合作意向,前者决定在上海市金山区成立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的研发·生产公司。

丰田汽车表示,该子公司总投资约50亿元,预计2027年后投产,初期年产能约为10万辆,并计划实现95%以上的本土零部件使用率。

丰田汽车的目标很明确,在全球最大的两个市场同时发布智电汽车的实干宣言。值得注意的是,丰田针对北美市场提出的是“电气化”概念——不仅包含纯电动汽车,也包含油混、插混汽车。

除此之外,笔者认为丰田押注中美市场还有两个重要原因。

第一,北美和中国一直是丰田汽车海外市场Top 2。

2024年,丰田北美销量占其总销量的25%依旧排名第一,丰田中国销量这个比例是16%,排名仅次于北美和日本本土市场。

第二,中美不仅是最大汽车市场,也是新能源汽车最大市场。

同样以2024年为例,中国新能源汽车已达千万量级,占据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七成。美国市场则售出超过320万辆新能源汽车,首次占其总销量的20%,其中190万辆为混合动力车型(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130万辆为纯电动汽车。

这说明了什么?丰田汽车要继续坐在全球第一的位子上,中美汽车市场缺一不可。而这两大市场的共同趋势则是,电进油退。

鉴于过去数年丰田汽车反复摇摆的电动汽车立场,人们有理由怀疑它的大踏步革新是否又是一场被动的“自我催眠”,时过境迁后又要往回找补?

但这一次应该不会了。无论在北美市场,还是中国市场,上述决策都绝非拍脑袋而就,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且真金白银已经投进去了。

特别是在中国市场,丰田汽车祭出雷克萨斯独资大旗,多少有点一掷千金、背水一战的意味。

雷克萨斯国产的用意

不同于大多数人看到的那一纸公告,雷克萨斯在华独资的消息已经酝酿了很久。

赛车车迷可能记得的是,2024年6月上海丰田GR嘉年华现场丰田章男令人惊叹的漂移技术。现在想来,丰田章男哪里是在为一场表演秀站台呢。

倘若从这一刻算起,那么丰田汽车这一次的效率可谓出奇的高——从实地考察、谈判到雷克萨斯独资落地,不到一年时间。

这岂止太不丰田了,简直与过去二十年来其对于雷克萨斯国产的态度大相径庭。

实际上,早在2007年雷克萨斯国产就开始提上行业讨论日程,但直到十数年后雷克萨斯中国销量相继突破10万辆、20万辆,丰田汽车始终未曾松口国产事宜。

甚至坊间一度传闻官方认为:既然坚持进口车定位一样日子过得滋润,那么国产不国产又有什么关系呢?

只是猝不及防的是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变。

2021年起,特斯拉以及中国本土新势力起势,拉动智电新汽车浪潮成为大势,传统豪华阵营则在新能源品牌的不对称攻势下集体失去品牌声量。

截至2024年,电动汽车新势力总销量已经超过了BBA在华销量之和。其中,年销20万辆更是成为新势力区分一二线的分水岭。

在这个形势之下,尽管雷克萨斯仍旧是传统进口豪华车唯一保持正增长的品牌,能够抵挡多久不言而喻。

雷克萨斯在此刻选择突破多年来的“不国产”定位,无疑是明智的。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是在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生态完善之后入场,有利于充分利用中国市场的创新效率和产业链资源;二是在中国完全放开合资要求之后,特斯拉独资几年来的成绩单为雷克萨斯的独资前景打了个样。

成为继特斯拉之后第二家在华独资建厂的车企,这是丰田汽车想要的,但是显然得来并不容易。那么,谁是背后的重要推手?

除了丰田汽车的一二把手,只可能是时任雷克萨斯中国执行副总经理李晖。

李晖在去年广州车展接受采访时,曾表达过自己对于跨国车企本地化的理解。

他当时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真实的“本地化”就像打棒球,扔得出,还得接得住。体现在丰田汽车,不仅中国市场管理层能将本土需求准确、快速、全面地传递出去,同时丰田日本总部也要能够接得住,最后再将决策传达回中国市场加以落实。

作为丰田章男亲自选中的中国管理层,李晖于2020年1月出任雷克萨斯中国执行副总经理一职,并因此成为雷克萨斯入华后第一位土生土长的中国掌门人。

我们相信,在推动雷克萨斯国产的进程中,他无疑就是把中国市场复杂多变的用户需求精准投递出去的“关键先生”。

虽然目前雷克萨斯独资只有10万辆的纯电车型规划产能,但是未来已经看得出轮廓。

按照丰田现任社长佐藤恒治的计划,到2026年,丰田汽车将使用电动汽车专用制造平台为雷克萨斯开发新型电动汽车。与此同时,丰田预计将在2030年销售350万辆电动汽车,其中100万辆为雷克萨斯;到2035年,雷克萨斯将实现全球范围内100%纯电动化。

丰田中国体系之变

雷克萨斯国产跌宕起伏的落地全程背后,同样也折射出丰田中国的体系变化。

这其中最具风向标意义的就是人事变化。

2025年1月初,雷克萨斯中国执行副总经理李晖,升任至丰田中国总经理。该项任命于1月21日正式生效——一如五年前丰田章男的点将,李又打破了丰田汽车的一项纪录——成为丰田中国的首位华人总经理。

▲丰田中国总经理 李晖

汽车行业普遍认为,这意味着丰田在华的转型,开始从技术、产品本土化真正步入深水区——人才本土化、研发体系本土化。李晖不久前接受采访时也透露,2025年开始丰田汽车将在中国构建自己的研发体系。

除了丰田中国在电动化、智能化的本土研发上坚持两条腿走路,一面坚持现地化自研,一面积极扩大中国企业“朋友圈”,丰田旗下合资公司也开始有了明确的定位和目标。

以广汽丰田为例,去年11月该公司正式宣布,将全面构筑现地产品开发体制,从企划、开发、验证评价到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在中国市场投产的产品由中国本土团队100%完结。

更早些时候,广汽丰田在其首届科技开放日上展示了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引领混动技术,并且明确给出了全固态电池等新一代电动化技术时间表。

在智能化领域,广汽丰田则表示将与华为、腾讯等中国科技公司合作推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技术进阶,预计2026年跻身智能化第一梯队。

截至目前,广汽丰田研发自立化的首款产品——铂智3X已于去年广州车展亮相,该车首次搭载了广丰联合Momenta打造的端到端的高阶智驾系统,将有望成为15万级全场景高阶智驾的车型。

同样,一汽丰田智电新车bZ3C也即将上市,该车将搭载一丰与Momenta合作的ToyotaPilot高阶智驾、丰田品牌全球首款搭载端到端智驾大模型,被官方称为该公司迄今智能化水平最高的一款车。

我们注意到,丰田汽车及其合资公司深入现地化研发的智能化成果将不再局限于中国市场普及,比如广汽、丰田与Momenta联合研发的Momenta 5.0智能驾驶系统,就将在全球范围内推广。

同样将惠及丰田全球的是中国市场强大产业链赋能下的产能优势。

一则在日本曝光、未经丰田中国发布的消息称,未来丰田汽车计划将中国作为生产基地,至2026年将在华产能提升至300-350万辆,以供应全球市场需求。

雷克萨斯同样如是。未来纯电雷克萨斯将不仅销售于中国市场,也将出口至日本及其他海外市场。

毋庸置疑,这是丰田汽车与中国市场结缘60余年来想得最通透、行动也最果决的一次。

从1960年代首款皇冠车型作为礼宾车入华,到1990年代雷克萨斯以凌志之名走红于东南沿海,再到2000年代一汽丰田、广汽丰田相继落地,从“在中国”到“为中国”,再到“与中国共进”,三次扎根中国市场的丰田汽车,终于找到了智电化时代新的锚点。

一个更加放得开手脚的丰田汽车,无疑是最具魅力也最无敌的。

0 阅读:4

人汽解读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