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宋宣州宣城人,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梅询从子。初以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仁宗皇祐三年召试,赐进士出身。以学士赵概等十余人荐,授国子监直讲,累迁都官员外郎,预修《唐书》。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有《宛陵先生集》、《唐载记》、《毛诗小传》等。刘克庄在《后村诗话》中称为宋诗"开山祖师"。
京师逢卖梅花五首 其一 北宋 · 梅尧臣
北土只知看杏蕊,大梁亦复卖梅花。
此心还似庾开府,不惜金钱买取誇。
庾开府,指 北周 文学家 庾信 。因其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故称。 唐 杜甫 《春日忆李白》诗:“清新 庾开府 ,俊逸 鲍参军 。”
大梁,古地名。 战国 魏 都。在今 河南省 开封市 西北。 隋 唐 以后,通称今 开封市 为 大梁 。 唐 韩愈 《送僧澄观》诗:“ 愈 昔从军 大梁 下,往来满屋贤豪者。” 清 黄鷟来 《咏怀》之四:“驱车欲何适,北顾指 大梁 。”
本首七绝的一二句做对比的写法,以北土与大梁做花开对比。三四句忽然一转,以学庾信的心态性格来引出第四句,喜欢梅花而不惜去买来欣赏。一二句均为第四句做铺垫,第三句起到承上启下的很关键地位。这种结构手法在七绝里很常见,可以学习。
京师逢卖梅花五首 其二 北宋 · 梅尧臣
驿使前时走马回,北人初识越人梅。
清香莫把荼蘼比,只欠溪头月下杯。
第一二句应是点明所卖梅花来历,越人梅应该南方来的梅。第三句转折,荼蘼是春暮之花,花气浓郁。梅花香气清新,不如荼蘼。为什么呢?第四句用“只欠”来说明,梅花不是要与荼蘼比香气的。梅花是清新,是清高,是纯洁。只有月下杯那种清新脱俗的情景才能衬托得上它。
七绝要写的灵动,不可呆板,手法很重要,本首作品的手法可以借鉴学习,写诗注意不要过于俗套。
京师逢卖梅花五首 其三 北宋 · 梅尧臣
忆在鄱君旧国傍,马穿脩竹忽闻香。
偶将眼趁蝴蝶去,隔水深深几树芳。
鄱君,即吴芮,西汉豫章鄱阳人,秦时为番阳令,甚得民心,秦末率越人起兵,号曰番君。英布归芮,芮以女妻之。从项羽入函谷关,项羽分封诸侯王,封芮为衡山王。曾奉项羽命与九江王英布击杀义帝于江中。项羽死,高祖即位,以芮部将梅鋗曾从入关功多,故德芮,封长沙王,都临湘。
脩竹,高高的竹子。 汉 枚乘 《梁王菟园赋》:“脩竹檀栾夹池水,旋菟园,并驰道。” 金 曹之谦 《感寓》诗:“高林夹金井,脩竹连清池。”
本首七绝的结构可以学习,主要是以“忆在”“忽闻”“偶将”,前几种不同的情景与物态串联起来,产生一种起伏跌宕的节奏感,而又不觉突兀。最后一句以景作结,留余味。眼随蝴蝶去哪儿?原来对面水岸边有几树梅花在绽放呀,难怪这么香。
京师逢卖梅花五首 其四 北宋 · 梅尧臣
曾见竹篱和树夹,高枝斜引过柴扉。
对门独木危桥上,少妇髻鬟犹戴归。
这首七绝写得比较有意思。一二句写梅花本来应该在的地方,三四句忽然截取对面的一个很小的画面场景。以独木危桥上的一个美女,戴着梅花走来,作为场景,质感很强烈。这是要表达什么呢?留给读者自己想象。
其实,这也是一种比较隐晦的绝句写法。不直接说事情或情感,而是以画面来传达。
京师逢卖梅花五首 其五 北宋 · 梅尧臣
此去吾乡二千里,不看素萼两三年。
移根种子谁辛苦,上苑偷来值几钱。
此首七绝的切入角度很特别,也比较能触动人。一二句是以没有看到故土的梅花几年了,表达一种思乡情感。第三四句的转折很有意思,移根亲自种花是很辛苦,但是这种辛苦是包含一种情感的,你要是去折别人的花,那就没意思了。只有自己种的才是真正有情感的啊。这也是对一二句的回应,故乡的花好,那是因为故土种的啊,是有自己的根在那儿。
依韵和吴正仲屯田重台梅花诗 北宋 · 梅尧臣
桃花已满秦人洞,杏树犹存董奉祠。
莫怪寒梅独多叶,只缘乐府有新诗。
第一句是写陶渊明的桃花源,第二句是写董奉祠的杏花。以“已满”“犹存”勾连递进,从侧面来衬托梅花的不同。故此第三句的转折也很重要,“莫怪”二字就恰到好处。然后第四句以“只缘”来回应第三句。
这种结构手法也是七绝常用,不妨揣摩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