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耒, 宋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人,字文潜,号柯山。神宗熙宁六年进士。哲宗时累官起居舍人,以直龙图阁知润州。坐元祐党籍,徙宣州,谪监黄州酒税,再徙复州。徽宗时召为太常少卿,又出知颍、汝二州。崇宁初再坐党籍落职,以曾为苏轼举哀行服,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后得自便,居陈州。工诗赋散文,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作诗务平淡,效白居易体,乐府学张籍。有《宛丘集》、《明道杂志》、《诗说》等。
和苏适春雪八首 其一 北宋 · 张耒
春城北斗转招摇,寒御初还阵尚嚣。
一夜雪声欺布被,定知贫舍故相撩。
一二句是为三四句做铺垫的。第三句转得非常巧妙到位,故此引出第四句而意味深长。把春雪到来而天气寒冷,写得这么趣味盎然,也是非常难得的。故此,写诗不一定要高深的文字,但一定要有活跃巧妙的思维。不可拘于传统思维,应刚开思路。雪花撩人?不,那是冷呀。多么有趣。
和苏适春雪八首 其二 北宋 · 张耒
寒阵须凭酒解围,闲官幸可典朝衣。
一杯冷落凭谁劝,却有飞花舞入帷。
典当衣服来买酒解寒,这也是无奈之举。但是把这种无奈之举写得有趣味,张学士应该是个非常豁达的人。
三四句也是跳出一二句的思维,另拓新路。谁来劝酒?酒都快冷了。忽然有雪花飞进来,旋转着舞动着,也来劝酒?出乎意料,而又在情理中。那就是无奈。
和苏适春雪八首 其三 北宋 · 张耒
白帝阴兵严羽卫,汉皇老傅振须眉。
撒盐飞絮浑粗俗,尽拨尘言赋好诗。
一句不入韵,故此一二句采用对仗写法。
白帝,古神话中五天帝之一,主西方之神。《周礼·天官·大宰》“祀五帝” 唐 贾公彦 疏:“五帝者,东方 青帝 灵威仰 ,南方 赤帝 赤熛怒 ,中央 黄帝 含枢纽 ,西方 白帝 白招拒 ,北方 黑帝 汁光纪 。”
首句以“白帝阴兵羽卫”来比喻雪花的到来。第二句以“老傅须眉”的白色来必须雪花颜色。第三句则以谢道韫的典故,也是写雪花降落。连续三句都用典故来比喻雪花,最后以第四句造成一种巨大反差,从而提振诗意韵味。
撒盐飞絮,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谢太傅 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 胡儿 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和苏适春雪八首 其四 北宋 · 张耒
溪上泛舟成底事,庵前夜立意如何。
争知万顷青青麦,绝胜黄河一尺波。
底事,何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关汝诸人底事,而生异议!”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词:“底事 昆崙 倾 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底》:“ 江 南俗语,问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来已入诗词中。”
一二句看似没写春雪,其实应当还是写春雪开始融化?否则不会有溪上泛舟,庵前夜立的说法。
第三句用“争知”一转折,用麦田与黄河波浪进行对比。肯定是春初雪融而麦苗新芽比黄河的浑浊波浪更好啊。三四句又是另出机杼,化平凡为奇异,出人意料。这首七绝手法很不错,可以借鉴学习。
和苏适春雪八首 其五 北宋 · 张耒
不死松篁劳借问,未开桃李与催妆。
已饶艳女纤腰舞,偏犯贫儒百结裳。
松篁,松与竹。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二》:“池中起钓台,池北亭, 郁 墓所在也,列植松篁于池侧。” 前蜀 韦庄 《春愁》诗:“后庭人不到,斜月上松篁。”
这首也是写得很有意思。第一句是松竹,第二句是桃李,一正一反来侧面写雪。第三句还是从侧面,不去撩骚美女的纤腰舞。第四句用“偏犯”来与前面三句做转折对比。春雪不去骚扰其他东西,偏来欺负我这个穷书生啊,知道我没有好衣服保暖,却来撩拨我,不当人子。
这首七绝把雪冷而没有衣服御寒,写的趣味而无奈。四句的结构是并列的,只是在最后一句的前两字进行转折,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七绝写法,可以学习。
和苏适春雪八首 其六 北宋 · 张耒
偏憎游骑香蹄污,最称佳人素手团。
方丈老翁容膝外,出门四顾尽漫漫。
一二句也是从侧面写雪,并且是写富人佳人的雪。三四句与一二句完全相反,是写斗室老翁对雪的看法,是贫穷人家的雪,唯有寒冷呀。陋室无以安身,如何御寒?
和苏适春雪八首 其七 北宋 · 张耒
山中景物最幽奇,祇欠夫君为赋诗。
长忆东风吹女几,琼瑶交贯碧琉璃。
女几,山海经:女几之山其草多菊。
此首七绝应该是写山中春雪,但整体写的略为空泛,均未落到实处。有点为写而写的感觉,并不倡导如此写诗,有凑数之嫌。
和苏适春雪八首 其八 北宋 · 张耒
寒窗冻坐成何事,趣唤红妆遣暖寒。
却把吟肠盛美酒,更令柔指拨清弹。
腐败啊,这首七绝完全就是大雪天的怕冷,红袖添香也。雪天不读书了,也不吟诗了,煮酒弹琴听歌,不是更好吗?二四句就是有美女红颜相伴。
吟肠即是吟诗,吟肠变酒肠。本诗虽然有些腐败,但也是美好的小日子,情趣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