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随手翻看《三国志》,无意中看到两个说熟不熟,说生不生的人物,觉得与我旧有印象完全不同,索性写写他们的故事。
说起三国时期的魏国,人们首先想到的当然是曹操,但严格来说,曹操跟曹魏完全是两个历史概念。
曹操生于公元155年,薨于公元220年3月,毕生都是汉臣;
而曹魏建于220年12月,亡于公元266年2月,由曹操之子曹丕建立。
曹操与曹魏的关系,就跟我三部曲里的高欢与北齐、宇文泰与北周的关系一模一样。
曹操手下有很多名将,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有:东汉前将军张辽、左将军乐进、右将军徐晃、安远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俗称“五子良将”。
而曹操本人,更是名将中的名将,堪称“名将导师”。
以前看《三国演义》,总觉得曹操一死,曹魏一方好像就变成了老谋子司马懿“一个人的武林”,上蹿下跳,南征北战,哪里都有他,好像曹魏没了他就活不下去,但其实不然。
曹魏东抗孙吴,西拒蜀汉,主要靠的是两大军区的力量,分别是豫州和雍州。
豫州的治所在寿春(今安徽淮南寿县),雍州的治所则在长安。
这两大军区精兵云集,实力强劲,一个挡住诸葛亮,一个按住孙权,这才使三足鼎立能够立得起来。
而曹魏担任豫州刺史时间最长的,是贾逵;担任雍州刺史时间最长的,是郭淮。
一、忠而有能、信义无双——贾逵
贾逵,河东襄陵也即现今山西临汾人,与卫青、霍去病、霍光、徐晃,以及后世的毛文龙、尚可喜都是老乡。
悄悄说一句,临汾在今天还有一个大人物,就是乐视的老板贾跃亭,他也姓贾,不知道是不是贾逵的后人。
史书记载,贾逵小时候经常和邻居小孩玩打仗游戏,由他分派任务、指挥进退,居然有模有样、挺有章法。
贾逵的爷爷见了,很是惊喜,脱口而出:“好小子,长大了一定是个大将军!”就亲自传授他数万字的兵法。
可惜史书没有记载贾逵的爷爷是什么来头,不过能讲出数万字兵法的,想必也不是凡人。
(一)模范县长
贾逵年轻时就当上了东汉襄陵郡的政府公务员,因为业绩突出,组织上派他去绛邑当县令,也就是如今的临汾市曲沃县当县长。
公元199年,曹操在官渡大破袁绍,袁绍忧愤而终,袁尚继承了袁绍冀州牧、邺侯的位置,继续与曹操死磕。
当时的并州(今山西太原)刺史高干是袁绍的女婿,袁尚的姐夫,他命大将郭援南下攻略河东地区。
由于曹操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应对邺城(今河北邯郸临漳)的袁尚身上,对山西这边一时无暇理会,只能任由河东各州县自求多福、自生自灭。
郭援沿汾河河谷南下,一路势如破竹,所过之处望风归降,唯有绛邑在贾逵的领导下,顽强阻击,据城死守。
郭援拿不下绛邑,就招引匈奴骑兵助战,攻势一浪高过一浪。
绛邑毕竟城小兵少,眼看就要不保,绛邑的百姓都有意开城投降,秘密派人联系郭援,说:“我们投降可以,但你们不能伤害贾县长。”
后来绛邑城破,郭援抓住贾逵,逼他磕头跪降。
贾逵面对利刃大义凛然,朗声怒斥道:“我堂堂国家中低级干部,怎么可能向反贼磕头!”
郭援大怒,要杀贾逵,绛邑的父老见状一齐登城高呼:“你们说话不算数!如果要杀我们的好县长,就把我们一起杀了吧!”
绛吏民闻将杀逵,皆乘城呼曰:“负要杀我贤君,宁俱死耳!”——《三国志·魏书·刘司马梁张温贾传》
郭援见此情景,吃惊不小,就暂时把贾逵关了起来。
晚上,贾逵对看守的人说:“这里没有一个有骨气的吗?难道要让义士死在这里?”有个叫祝公道的小卒果然很“公道”,就偷偷放了贾逵。
可见,贾逵平时治理绛邑非常成功,深得人心。试问如今哪个县长能让一县百姓同生共死呢?
而且,贾逵在抗敌之前就曾派人回襄陵,说:“皮氏(今山西运城河津县)那个地方地势险要,是反贼南下的必经之地,请上级领导赶紧派兵驻守。”
襄陵郡守闻讯,急忙调兵布防,再加上贾逵的顽强阻击争取了时间,皮氏果然成功守住,河东地区也就得以保全。
这也说明贾逵不光忠义过人,军事眼光也十分高明。
(二)模范市长
袁尚被曹操击败后,袁氏暂时向曹操臣服,曹操一时也没有足够的实力吞下袁氏这个庞然大物,就虚与委蛇,暂时恢复和平。
贾逵虽然誓死抗敌,不过终究丢了绛邑,功过抵消,被平调去了弘农郡下辖的渑池(今河南三门峡渑池)县继续当县令。
后来高干再度反叛曹操,弘农郡守张琰响应高干,加入叛军阵营。
贾逵并不知道上级领导已经叛变,直到去弘农参加全市领导干部大会,才发现风向不对。
贾逵有心想逃回渑池抵抗,又担心被张琰扣押,就索性装作主动替张琰出谋划策,骗取了张琰的信任。
随后贾逵提出,渑池城墙低小,需要加固,请张琰分一队人马给他,让他回去修城驻防。
张琰很开心,当即同意。于是贾逵不仅成功回到渑池,还骗到了一支军队,可见品德好的人骗起人来更厉害。
而且品德好不等同于迂腐老实,要既能坚持真理,又能随机应变,否则在那个乱世,绝对活不过三集。
由于贾逵名义上归顺了叛军,很多隐藏在暗中的张琰同党就自己跳了出来,贾逵将他们全部拿下斩首,然后高举大旗,与张琰明刀明枪对抗。
张琰这才知道被贾逵忽悠,悔得肠子都青了。
此后,曹操彻底平定袁氏,贾逵因守御渑池有功,升任弘农郡守,正式跻身市厅级领导干部行列。
再后来,陇西马超起兵反对曹操,曹操亲征关中,路过弘农,与当地党政军负责人座谈,第一次见到了贾逵。
座谈会上,贾逵就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曹操大为惊喜,赞许地指出:“若天下两千石(郡守一级的工资)的官员都能像贾逵这样,我还有什么忧愁呢?”
(太祖)召见计事,大悦之,谓左右曰:“使天下二千石悉如贾逵,吾何忧?”——《三国志·魏书·刘司马梁张温贾传》
贾逵虽然得到曹操的嘉奖,却没得到提拔,继续在弘农当郡守。
当时曹操实行军屯制,军队自己垦荒种田,与地方分治。好处是缓解军队供给压力,但也带来一个社会问题:百姓冒充军人垦荒。
百姓只需要缴纳一定的粮食给军队,就可以躲避政府的各种赋税徭役,军方有了额外收入,百姓也很划算。
这种情况在当时比较普遍,各地郡守大多睁只眼、闭只眼,不愿追究。
贾逵却是个有原则的人,准备在弘农彻查这种现象。
而弘农的屯田都尉认为自己属于军队序列,地方无权管辖,不但不配合调查,还对贾逵出言不逊。
贾逵大怒,把他抓住丢进监狱,然后查实果然有隐藏人口的情况,就把这个屯田都尉脚打断了。
但贾逵这种做法既扫了军方面子,又触犯了军方利益,很快,贾逵被免官,丢了市长的帽子。
好在曹操颇有识人之明,没多久又将贾逵起复,当了自己的丞相主簿。
这样,贾逵就来到了曹操身边,开始在中央工作。
(三)定海神针
有一次,曹操征伐刘备,派贾逵先行前往斜谷(陕西秦岭眉县段)观察敌情。
贾逵率轻骑来到斜谷,正好碰上当地一队囚车,磨磨唧唧、慢慢吞吞在斜谷中行进。
此时两军即将交锋,这队囚车很有可能引起刘备的警惕,贾逵立即出面,将罪行最重的一人斩首,其余人就地释放,避免了打草惊蛇。
曹操听说了贾逵的处置,认为他处事果决,有担当、有魄力,就提拔贾逵为谏议大夫,主管纪检监察工作,级别大概相当于副部级。
贾逵与曹操共事的时间很短,没两年曹操就死在了洛阳。当时,魏王世子曹丕远在邺城,洛阳军队群龙无首,骚动起来。
有人主张秘不发丧,稳定人心。贾逵却认为,消息已经扩散,这时再隐瞒真相,只会造成更大的猜疑和恐慌,坚持派使者到各地发丧,让附近州郡官员都来吊丧。
曹操手下有一支战力很强,但军纪很烂的部队叫青州兵,是当年黄巾军收编过来的,曹操一死,这些人就敲着鼓一批批地走散。
大臣们认为应该马上派出宪兵队去抓捕逃兵,严厉治罪。
贾逵则认为此刻稳定压倒一切,他苦口婆心说服众人,发出公文,要求各地官府对青州兵提供粮食救济。这样一来,人心渐趋安定,逃兵也纷纷回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邺城的曹丕还没来,镇守长安的曹操第二子、鄢陵侯曹彰就率大队骑兵赶到了洛阳。
他来的第一句话就是:“父王的印信在哪里?”
曹彰是有名的猛将,能手格猛虎,他如此气势汹汹,百官自然吓得要死。
唯有贾逵挺身而出,正色道:“世子(指曹丕)在邺城,他才是大王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大王的印信在哪里,不是君侯你应该过问的事!”
贾逵正气凛然,不怒自威,连曹彰这样勇冠三军的猛人也为之气沮,只得打消了妄想。
鄢陵侯彰从长安来赴,问玺绶所在。逵正色曰:“太子在邺,国有储副。先王玺绶,非君侯所宜问也。”——《三国志·魏书·刘司马梁张温贾传》
所以,在曹操死后的这段关键时期,贾逵审时度势、稳如泰山,从容应对各种风险挑战,避免了大乱的发生,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四)模范省长
是年十二月,曹丕正式篡汉建魏,登基称帝,对立下大功的贾逵厚爱有加,让贾逵以谏议大夫职衔兼任豫州刺史,坐镇寿阳。
自此,贾逵开始了他长达八年镇守淮南的历程,直到去世都没有离开过这片土地。
豫州与东吴接壤,长期处于战乱之中,百业凋零,田园荒芜。
贾逵一到任,就颁布六条法令,大刀阔斧地整顿军备,发展生产,改善民生。
又派出督察组,对那些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官员全部革职罢免,豫州上下风气一新。
魏文帝曹丕听说后,感慨地说:“这才是真正的刺史呀!”将贾逵的经验推广全国,要求各州参照执行。
帝曰:“逵真刺史矣。”布告天下,当以豫州为法。——《三国志·魏书·刘司马梁张温贾传》
贾逵在豫州外修军旅,内治民事,而且开山筑渠,修建了“弋阳陂”,解决了寿阳附近方圆两百多里的农田灌溉问题,百姓感恩戴德,把这条渠称为“贾侯渠”。
当然,豫州作为边境,军事斗争还是主旋律,贾逵这方面也不含糊。
公元222年,刘备在夷陵猇亭惨败给陆逊,孙刘联盟破裂,曹丕认为有机可乘,就命曹休为征东大将军、假黄钺,发动了声势浩大的伐吴之战。
曹魏兵分三路,东路军由张辽、臧霸、贾逵、王凌率领,进攻洞浦(今安徽马鞍山和县);
中路由曹仁率领,进攻濡须口(今安徽巢湖银屏镇锥山村);
西路由曹真、张郃、徐晃率领,进攻江陵(今湖北荆州)。
此战,东吴也是名将尽出,以陆逊为总指挥,由诸葛瑾、潘璋守江陵,朱桓守濡须口,吕范、徐盛、全琮守洞浦。
此时的东吴,挟夷陵大捷的余威,正处于士气最高涨、军容最鼎盛的时期。
诸葛瑾、潘璋牢牢守住了江陵,魏军久攻不下;朱桓更是大显神威,在濡须口将曹仁打得全军覆没,只有东线在张辽的指挥下,取得了不错的战绩。
贾逵在洞浦击败吕范,斩杀数千人,缴获大量吴军船只,又与臧霸、王凌率一万敢死队横渡长江,奇袭京口,猛扑建业(今江苏南京)。
可惜此时中路军曹仁覆灭,吴军及时回援建业,魏军奇袭失败,只好退回江北。
这一战,整体上以曹魏失败告终,不过贾逵这一路打得还是很有声有色的。
此后,曹魏与东吴没有大的战事发生,贾逵继续镇守东部战区,积蓄力量,伺机而动,直到著名的“周舫VS曹休”事件的发生。
(五)忠义无双
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驾崩,魏明帝曹叡即位,由大司马曹休、镇军大将军陈群、中军大将军曹真、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四位顾命大臣辅政。
曹休作为曹魏大司马,军方的一号人物,亲自来到寿阳坐镇。他与贾逵关系一直不好,就把贾逵挤到了更前线的庐州(今安徽合肥)。
当时东吴有个鄱阳(今江西上饶鄱阳)郡守名叫周舫,也就是语文课本里“除三害”那个周处的老爹。
他想出了一条计策:声称自己遭到了孙权的政治迫害,跑去向曹休诈降,希望曹休来接收自己的鄱阳。
为了取信于曹休,周舫做了一件很没底线的事,他当着曹休的面剪去了自己的头发。
古人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轻易不可损坏。
当年曹操因为违反了自己的军令,就选择了“割发代首”自我处罚,于是全军震怖肃然,再也没人敢违反军令,可见古人头发之神圣不可侵犯。
曹休其实是个军事经验比较丰富的将领,但还是被不择手段的周舫骗到,就真的率步骑十万来了。
以前我看《三国演义》里的“周舫断发赚曹休”这段时,就觉得周舫这一招真谈不上有多高明,只是突破人类认识底线,公然违反公序良俗而已。
所以曹休中计,并不是曹休的耻辱,而是周舫的耻辱。
不过当时曹魏也有心玩一票大的,就同时命贾逵督率满宠、胡质攻东关,司马懿领军攻江陵,想借此契机狠狠教训教训头铁的东吴。
孙权对这次诈降也是寄予厚望,他命陆逊、朱桓、全琮三大名将率九万精锐吴军投入伏击,算是把棺材本都拿出来了。
曹休大军走到石亭(今安徽安庆潜山东北),就落入了东吴的伏击圈。
石亭这个地方,四面皆山,中间是羊肠小道,堪称十面埋伏、杀人越货的绝妙去处。
魏军兵力虽多,却被死死压制在山下,头顶是如雨的箭矢,前后又被堵住,进退两难,陷入绝境。
而贾逵这一路一口气挺进了两百里,进展异常顺利,轻易就突破了东关。
但贾逵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敏感地意识到,东关的防守兵力较往日削弱了很多,那么东关的吴军去了哪里?
他立即命部队暂停进军,派出士兵四处抓捕吴军,很快在一个俘虏口中得知了东吴伏击曹休的惊天计划。
这时摆在贾逵面前有三个选项:
一是继续进军,但意义不大。因为再往前就是濡须口和长江,贾逵水军兵力不足,贸然渡江也不可能有大的作为;
二是固守观望。毕竟拿下东关要塞已经是大功一件,守住这个胜利果实即可,这个选项最为稳妥,对贾逵有百利无一害;
三是立即驰援曹休,这对贾逵来说最不划算。
且不说他和曹休恶劣的私人关系,单说东吴精心筹划这次大动作,就不可能不考虑到魏军的救援。
事实上,从俘虏口中得知,前往石亭的必经之路夹石(今安徽桐城县与舒城县之间的北硖山)已经有吴军驻守,万一被围点打援,不仅前功尽弃,甚至要付出惨重代价。
其实这时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也已经知道了东吴伏击计划,他就明智地选择了第二选项,按兵不动。
但贾逵之所以被称为“魏晋八君子”之一,就在于他与司马懿完全不是一类人。
他想都没想,就选择了第三个选项——驰援曹休。
当时很多将士主张等待后军赶来,再去营救曹休。
贾逵大声对将士们说:“大司马深陷重围,朝不保夕,我们必须立即救援。这一路虽然会有阻击,但我认为他们的包围圈应该没有完全形成,我们这个时候奋兵疾进,很有可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如果等待后军,敌人的防御也已经完成,我们纵有再多的兵又有什么用呢!”
于是贾逵全军翻山越岭,倍道兼行,赶往石亭。
一路上,贾逵命军队大张旗鼓,营造声势,装成大军行进的样子。
夹石的吴军没想到魏军救援来得这么快,又被贾逵的声势震慑,竟被一举击溃。
贾逵也没有贸然挺进石亭,而是派出援军为曹休运送粮食,遥相呼应,鼓舞士气。
曹休大军知道援军已至,渐渐稳住了军心,开始组织强行突围。
吴军也以为魏军主力来援,无心彻底歼灭曹休,开始分批撤军。故此,曹休在付出惨重代价后,终于逃出生天。
这一仗,魏军损失惨重,但好歹没有全军覆没,这都是贾逵忠于国家、公而忘私的结果。
(六)忠魂常在
曹休生平从未遭受过如此惨败,恼羞成怒,居然埋怨贾逵来援太迟,一见面就呵斥贾逵,以大司马的名义命令贾逵帮他捡拾丢弃的甲胄兵器。
贾逵心中无愧,对曹休坦然道:“我是国家的刺史,不是来给大司马捡拾兵仗的!”就自行率军离去。
此后曹休仍不停地上表弹劾贾逵,但魏明帝曹叡知道贾逵为人正直,就把曹休的弹劾丢在了一边。
曹休经此一败,惭恨至极,很快就生了重病,一命呜呼,贾逵又独自担负起了镇守豫州的重任。
直到公元228年,贾逵在寿春病逝,享年五十四岁。
他一生忠于曹魏,重病中还对左右的人说:“我这辈子深受国恩,一心报答,可惜不能斩孙权以见先帝。”
豫州百姓也很爱戴贾逵,专门修建祠堂,刻石立碑,寄托对贾逵的怀念之情。
后来魏明帝曹叡亲征东吴,来到贾逵祠,深情地对众人说:“看见贾公的塑像和石碑,我很难过。古人说,不必担心活得不够长,只担心不能流芳千古,贾公的忠诚与功勋,可谓死而不朽呀!他的事迹应该昭告天下,让将来的人都能以他为楷模。”
帝东征,入逵神祠,曰:“见逵碑像,念之怆然。古人言患名不立,不患年之不长。逵有忠勋,可谓死而不朽矣。其告天下,以劝将来。”——《三国志·魏书·刘司马梁张温贾传》
贾逵的忠义之风也的确得到了很好地传承。
后来司马懿夺取曹魏政权,淮南就连续爆发了王凌、毌丘俭和文钦、诸葛诞三次大规模叛乱,反抗司马氏。
王凌起兵失败后,被押送回京,路过贾逵祠时痛哭流泪,仰天大呼:“贾公,只有你才知道我王凌是大魏的忠臣啊!”当夜就服毒自尽。
同年八月,司马懿病重,每天都梦见贾逵、王凌在自己面前怒目而视,心中惶恐不安,很快便撒手人寰。
六月,帝寝疾,梦贾逵、王凌为祟,甚恶之。秋八月戊寅,崩于京师。——《晋书·帝纪·第一章》
假如魏文帝曹丕或魏明帝曹叡能将贾逵调回朝廷,委以重任,那么以贾逵的忠贞和谋略,也许老谋子就没那么容易篡夺曹魏江山,中国历史就是另一番走向了。
公元256年,司马昭执掌朝政,派长史贾充去慰劳征东、征南、征西、征北四大将军,游说他们支持废除曹魏末代皇帝曹髦。
贾充来到寿春,对征东大将军诸葛诞说:“现在洛阳的贤达都希望魏帝禅让,大将军认为如何?”
诸葛诞勃然大怒道:“你说这种话,根本不配做贾豫州的儿子!”贾充顿时羞愧无地,狼狈离去。
后来诸葛诞被司马师平定,他手下数百人在寿春城外一齐自刎而死,成为中国历史上与西汉田横义士并列的忠贞典范,世世代代为人所称道,这也可看成是贾逵遗风的泽润吧。
但说来又很可悲,这个贾充就是贾逵之子,而贾充的女儿,就是引发八王之乱,导致五胡乱华,使中国陷入空前绝后浩劫,甚至险些使汉民族灭绝的一代妖后——贾南风。
如此忠贞之士,竟会有如此祸国殃民的后人,怎不令人掩卷浩叹呀!
二、逆境之王、善败将军——郭淮
如果说镇守东线的贾逵是以忠贞闻名,军政才华比较均衡,那么镇守西线的郭淮,则主要以军事能力突出著称于世。
郭淮,出身太原阳曲(今山西太原阳曲县)郭氏。
太原郭氏虽然不如“五姓七宗”显赫,但也是北方准一线世族,隋炀帝驾前的宠臣郭衍,唐朝的救世主郭子仪都出自这个家族。
再顺便说一句,郭淮有个侄女郭槐嫁给了贾逵的儿子贾充,生下的就是那个万恶的贾南风。为毛总绕不开这个坏女人,真是有够讨厌的。
不过由此可见,晋武帝之所以捏着鼻子选择了这个“丑而短黑”的贾南风为自己的儿媳妇,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一)挽救危局
跟贾逵一样,郭淮在曹操时期地位也不高,只是征西将军夏侯渊麾下的一个军司马,大约相当于团级干部。
公元219年,也就是曹操去世和曹丕建魏的前一年,刘备从西蜀大举进攻汉中,与夏侯渊激战于汉水之南的定军山(今陕西省汉中市勉县以南五公里)。
战前,郭淮曾向曹操上书,建议以张郃为主帅,夏侯渊为副手。理由是张郃经验丰富,实战能力更强;而夏侯渊虽有百胜之名,但其实以前的对手都是杂鱼,没有碰上真正的高手而已。
曹操看了郭淮的上书,鼻子差点没气歪。
郭淮?郭淮是谁?
我们家的夏侯渊岂是你一个小小的军司马能够评头论足的?就把上书丢进了废纸篓。
结果这一战,刘备采纳法正计谋,灵活用兵,声东击西,频繁调动夏侯渊所部,又诱使夏侯渊贸然攻山,最后派黄忠突然出击,将夏侯渊一举斩杀。
夏侯渊是曹操起兵以来最倚重的宗族将领,地位极高,他这一死,军心大乱,汉中岌岌可危。
郭淮当时运气很好,决战时他正巧生病,没有出战,这个时候就站了出来。他强力约束败兵,然后大声疾呼请张郃为主帅,挽救危局。
这时刘备乘大胜之威,准备北渡汉水。魏军(这时还不是魏军,不知道叫啥,姑且这么叫吧)惶恐不安,希望严守汉水北岸,不让刘备渡河。
郭淮却说:“沿岸布阵其实就是示弱,很容易被刘备看破虚实。不如拉开距离,放刘备渡河,我军看准时机,半渡而击,必可破敌!”
刘备见魏军后退,反而起了疑心,一时不敢渡河,魏军才稳住了形势,好歹守住了汉水以北。
当时曹操在洛阳接到夏侯渊阵亡的消息,吓得不行,急忙下令由张郃为统帅,随即又哀叹道:“距离这么遥远,等我的命令到达,黄花菜都凉了。”
没想到随后就接到了张郃、郭淮守住了汉水的消息,曹操这才意识到——这个叫郭淮的家伙,好像还真有两把刷子,就提拔郭淮为镇西将军长史,协助张郃守御关中。
(二)镇守雍州
定军山之战第二年,曹丕建魏,郭淮奉命前往洛阳朝贺,可能是去年的病没好利索,路上旧疾发作,结果迟到了好几天。
曹丕就板起脸来训斥郭淮:“当年大禹在涂山(今安徽蚌埠禹会区)会盟诸侯,防风氏因为迟到,被大禹宰了。如今我当皇帝,普天同庆,你居然敢迟到,为什么,难道看不起我吗?”
郭淮从容对答:“我听说明君圣主都是以德服人,夏禹滥用刑法,结果世道混乱。我如今正逢唐虞那样的明君,所以知道自己一定不会落到防风氏那样的下场。”
曹丕听了哈哈大笑,就正式提拔郭淮为雍州刺史。
由此可见,郭淮这个人比贾逵似乎嘴巴要甜些,情商要高些,性格也更圆滑些。
淮曰:“臣闻五帝先教,导民以德,夏后政衰,始用刑辟。今臣遭唐虞之世,是知免于防风之诛也。”帝悦,擢领雍州刺史。——《三国志·卷二十六·魏书二十六》
郭淮就是从这年开始坐镇长安,一干,就是惊人的三十五年!
(三)胜少败多
郭淮在关中的三十五年,是极为艰难的三十五年。
因为他完整经历了诸葛亮六次北伐和姜维的前七次北伐,日子之难熬,可想而知。
在这些战事中,郭淮经常处于被爆锤吊打的局面,但神奇的是,他每每能败而不溃、败而不死,这里面就很有说头了。
比如公元229年诸葛亮北伐,进攻祁山以南的武都(今甘肃陇南成县)、阴平(今甘肃陇南文县),郭淮率兵救援,结果遭到诸葛亮主力强攻,大败而走,武都、阴平沦陷。
又比如公元230年曹魏攻蜀,郭淮率军进攻汉中,再次被诸葛亮无情击败,狼狈退回。
再比如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攻魏,郭淮奉大将军司马懿之命在上邽(今甘肃天水)防守,又被诸葛亮击败,而且蜀军乘势抢收熟麦,导致魏军严重缺粮。
好在郭淮在陇右羌人中很有威信,命羌人献粮支援军需,才稳住了局面。
还有公元244年,曹爽、夏侯玄率军伐蜀,以郭淮为前锋。
此时诸葛亮已死,按说郭淮应该熬出头了,结果令人大跌眼镜的是,郭淮居然被“蜀中无大将”的王平击败,真是应了星爷电影里那句——“谁敢比我惨呀!”
总之,在郭淮的职业生涯中,十场仗大约五场要输,三场能赢,两场打平手,大约就是这么一个比例。
按说这么难看的数据,郭淮还能称为“名将”吗?
我觉得,能!
(四)五丈原之战
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十万大军出褒斜道,第五次伐魏。
当时是司马懿坐镇关陇,老谋子神神叨叨地对众将说:“诸葛亮如果从武功往东进军,我们形势就很严峻,如果向西前往五丈原,咱爷们就高枕无忧了。”
后来诸葛亮果然向西前往五丈原,魏军上下顿时松了一口气,只有郭淮闷闷不乐、深怀忧虑。
他找到司马懿说:“诸葛亮向西,很有可能是去争夺北原,如果北原被他占据,关中和陇右就被截断。陇右民风彪悍、盛产战马,但是缺少粮食。万一诸葛亮扼住陇右,用粮食招抚羌人,就会实力大增,我们的形势就危急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司马懿立即意识到郭淮判断的重要性,急命郭淮率军赶赴北原。
魏军营垒还没修好,诸葛亮大军果然到来,一番猛攻却未能将郭淮击败,只好陷入僵持。
几天后,蜀军再度西移,魏军众将以为诸葛亮要攻西围(今甘肃陇南礼县),唯有郭淮向司马懿说,诸葛亮作势向西,但我感觉他一定是想去攻阳遂(今陕西宝鸡眉县)。
史书没有记载司马懿是否也看出了诸葛亮的意图,只说司马懿认可了郭淮的观点,又命他前往阳遂增援。
果然,诸葛亮大军声西击东,来攻阳遂,再次被郭淮挡住,无法攻克。
三个月后,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蜀军退回汉中。
(五)“六察五击”
有人也许要说,郭淮这两次预判有瞎猫碰上死耗子之嫌,我认为绝对不是。
所谓“敌人是最好的老师”,郭淮就把诸葛亮当成了自己的老师。
由于屡战屡败,郭淮遭到魏明帝曹叡深深的鄙视,觉得老爸怎么会用这么一个废柴长期坐镇长安,就想罢免郭淮,郭淮则对曹叡说:“我除了秦、雍,哪里都不去!”
曹叡怒道:“你战无不败,还想赖在秦、雍不走,你脸皮咋这么厚?”
郭淮不顾曹叡挖苦,笃定地说:“我虽然多次败北,但我已经深入研究了诸葛亮这个人,他的著作我都读烂了,我自信对他的用兵之道已经了如指掌!”
曹叡道:“吹牛!司马懿都不敢说这话,你一个败军之将竟敢口出狂言?”
郭淮道:“您可别忘了,我也是何夔的弟子,您不能这样侮辱我!”
何夔是魏文帝曹丕的老师,曹叡听他这么说,口气就有些缓和,说:“那你说,诸葛亮有什么用兵之道?”
郭淮:“诸葛亮这个人极为诡诈,我们遇到六种情况,绝不能进兵,我归纳为‘六必察’:
第一,诸葛亮很善于隐蔽作战,如果发现鸟起树动,或有云如山,这是骑兵埋伏的表现,如果有云又细又直,缕缕不绝,这是弓弩兵埋伏的表现。诸葛亮最擅长用车骑大阵拒敌于前,步卒弩兵掩杀于后,这是一必察;
第二,诸葛亮如果战前放出狠话,然后强行进攻,事先没有约定又急于作战,那一定是要诱敌,这是二必察;
第三,诸葛亮如果仗没打到半个月以上就对外宣称军粮耗尽,装出因饥饿退兵的样子,那也是诱敌,这是三必察;
第四,诸葛亮的士兵如果愤怒地逼近,但又长时间不真正交锋又不离去,那也有诈,这是四必察;
第五,诸葛亮如果半进半退,频繁做出与其他军队失去联系的样子,那也肯定是伏击的伪装,这是五必察;
第六,诸葛亮如果赏罚不公,随意处罚兵士,然后这些兵士来向我们投降,那一定是诈降,这是六必察。”
曹叡听得汗毛直竖,连连倒吸凉气,问:“那照你这么说,仗就别打了。你这也察,那也察,啥时候才能出击呢?”
郭淮好整以暇道:“您别急呀,我还有‘五可击’:
第一,诸葛亮的军队如果一时占据上风,旗帜前进而军队不跟进,说明他后劲不足,可击!
第二,诸葛亮的军队如果出现杀马吃肉的情况,离大本营又很远,可击!
第三,蜀军刚到陇右,阵型还没列好,人马都没有进食,可击!
第四,蜀军在向上爬坡或涉水渡险,或经过峡谷一半在外一半在内时,可击!
第五,蜀军如果僵持很久以后,阵地移动,前面的军队大张旗鼓,气势汹汹,后面的军队不哼不哈,悄悄离开时,可击!
只要符合这五种情况,尽管大胆出击就是。”
曹叡听了,也大感佩服,就打消了调离郭淮的想法。
应该说,郭淮的确是把诸葛亮所有的技战术打法嚼碎磨烂,总结得淋漓尽致,这“六察五击”几乎每一条都有实战案例作为印证,可以称为克制诸葛亮的通行教材。
当然,这套理论显然也失之保守,有些甚至自相矛盾。但只要每一个魏军将领都遵照执行,大胜固然难以实现,但全军覆没那样的惨败也可以最大程度地得到避免。
这也许就是郭淮屡战屡败却总是败而不溃、败而不死的真正原因吧?
所以,陈寿《三国志》对郭淮的评价是——“方策精详,垂问秦雍”,诚不虚也!
(六)政治倾向
郭淮与贾逵政治立场明显不同,在司马懿夺权后,他选择了顺从。
这当然是因为郭淮在很长时间里都是司马懿的下级,两人在西线共同应对蜀汉尤其是诸葛亮的频繁进攻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所以司马懿上位,郭淮自然乐见其成,不可能向淮南军区那伙人一样,前仆后继地反抗司马氏。
从这个角度讲,郭淮远不如贾逵忠贞。
不过郭淮也没有对不起曹魏,他在关中默默耕耘了三十五年,把大半辈子奉献给了老曹家,说是一只合格的看门狗也不为过。
当时关陇地区的民族成分极为复杂,各种少数民族多如牛毛,又不习惯接受政府管理,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治理难度非常大。
郭淮在任期间,既要应对艰巨的军事斗争任务,还要精心调理民政,妥善处理民族关系,花大力气安抚各部落。
每每有羌人、胡人来找他办事,郭淮都要事先了解他们的家族背景,有几个小孩,家庭成员出生年月,都在哪里上班,结没结婚等等。
然后又亲切接见,耐心倾听述求,对这些“蛮夷”关怀备至,得到了关陇各族群众的交口称赞,都对郭淮奉若神明。
每羌胡来,淮先使人问其亲理,男女多少,年岁长幼。及见,知其款曲,讯问阂至,咸称神明。——《三国志·卷二十六·魏书二十六》
所以,诸葛亮和姜维合计十七次北伐全部失败,即使偶有进展,也终究无法长时间立足,这里面固然有军事斗争的因素,但深层次思考,未尝没有郭淮赢得了关陇民心的作用在其中。
由此观之,郭淮可以说是曹魏当之无愧的西线柱石。
最后说一件小事。
郭淮的妻子是王凌的妹妹,王凌在淮南反叛司马懿,兵败自尽,朝廷当然要抓郭淮的妻子王氏回去处斩。
面对京城来的士兵,郭淮除了痛哭也无能为力。
反倒是关陇的羌胡首领们带着数千人求见郭淮,希望郭淮拯救自己的妻子,这说明王氏在协助丈夫安抚百姓方面,也做了很多好事,在民间享有很好的口碑。
后来,王氏被押解上路,长安城外全是来送行的百姓,人人扼腕叹息,无不泪如雨下,很多人都在私下串联,密谋劫道,解救王氏。
这时,郭淮的五个儿子跪在郭淮面前,磕头流血,苦苦哀求父亲为母亲求情。
郭淮终于被打动,命人去追王氏,当时一窝蜂竟有数千人去追赶囚车,将王氏抢了回来。
郭淮又给司马懿写信,说:“老领导,我五个儿子哀求我救回他们的母亲,如果救不回,他们宁愿去死。我也一大把年纪了,怎么能失去五个儿子呢?如果您一定要杀,就杀我吧!”
司马懿看了书信,素来狠辣的心肠也为之一软,终究赦免了王氏,郭淮一家得以保全。
淮妻,王凌之妹。凌诛,妹当从坐。羌胡渠帅数千人叩头请淮留妻,淮不从。妻上道,莫不流涕,人人扼腕,欲劫留之。淮五子叩头流血请淮,淮不忍视,命追妻,追者数千骑。淮以书白司马宣王曰:“五子哀母,不惜其身;无五子,亦无淮也。今辄追还,若于法未通,当受罪于主者。”书至,宣王亦宥之。——《世说新语·方正第五》
END。
老爹没那个儿媳妇厉害,一个人就把中华民族差点搞完蛋了
满宠是征东将军,坐镇合肥摁着东吴20年;至于说郭淮,他平定羌氐的叛乱无敌,但是经常被姜维所败,后来邓艾也过去了,和他俩联合才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