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新墨西哥州西北的纳瓦约印第安人保留地,有一块神奇的地方,叫做查科峡谷。
有关这个峡谷的神奇之处,下回接着来说一说。我们先来说说自古以来居住在这个查科峡谷中并创造了辉煌文明的人。
这群人,毫无疑问来自中国。
他们创造的陶器是这样子的。

嗯,抱雪斋看着很眼熟。
因为我昨天才刚刚见过一个同款,长这样。

这个和美洲查科峡谷造型撞脸的陶器,是在传说中的夏朝都城,河南二里头发现的。因为陶器形状有点像鸭子,又因为有三条小短腿,所以被称为鸭形鼎。
中国夏朝的鸭形鼎,怎么可能会和美洲的陶器撞脸了呢?
仅仅是历史上惊人的巧合吗?
图样图森破。
再来看看下面这个:澄湖遗址出土的鸭形陶器。

澄湖遗址位于苏州城东南约15公里,是1974年,南京博物院配合苏州车坊公社在澄湖西岸围湖造田时,意外发现的遗址。遗址发现了众多水井,还发现了良渚文化时期的陶器。
2003年,因苏沪高速公路建设用土需要,再次在澄湖东北围湖1.5万亩,湖水抽干后再次发现众多水井等遗迹,经考古队抢救性发掘,共发掘清理遗迹单位872处。
澄湖遗址是截至目前环太湖流域乃至长江流域发现水井数量最多的遗址。这些水井挖凿于不同时代,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宋代,专家推断古人类曾长期定居于此。除水井外,还有数量更多的灰坑,其功能多样,如用于倾倒生活垃圾、作为窖穴等。
也就是说,澄湖遗址发现的这个鸭形陶器,有可能是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也有可能是宋代的。
那么二里头这样的鸭形陶器究竟是什么时候的东西呢?
考古学家们很容易就分辨出来:这种鸭形陶器,是马桥文化遗址分布范围内广泛流行的一种鸭禽形器物。见下图所示:

这件鸭形壶高11.6厘米,口径9.5厘米,于浙江省余杭市瓶窑镇北湖知青农场出土,现藏于余杭县文物管理委员会藏。
该器敞口、短颈内收,扁圆腹,但腹呈前部凸圆,后部扁圆凸出上翘似鸭身形。平底。在腹前部凸圆处上部两侧有对称乳钉纹。在腹后部扁尖上翘处与颈间有一拱形鋬。腹部满饰细绳纹。造型别致而美观。
这种鸭形壶被视为马桥文化的典型器物,除在上海的马桥遗址发现外,在江苏、浙江的一些马桥文化遗址以及不属于马桥文化系统的浙江江山肩头弄遗址也有发现。此外,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也发现一件,就是上文提到的鸭形鼎。
有学者认为此类鸭形壶是在上海马桥当地先民鸟禽崇拜的意识下发展创造的新器形。之后,随着马桥文化与北方文化的交流,传播到中原地区(二里头),并且对皖西南地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在与南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又传播到浙南的肩头弄类型,并影响到闽北、闽南、赣东北地区。
也就是说,二里头的鸭形鼎,包括美洲发现的鸭形陶器,有且只有一个来源,那就是上海的马桥文化。
下图是马桥文化的鸭形壶,上有与商周青铜器上一模一样的云雷纹。

迄今为止,长江下游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获得学术界公认并命名的已有9个之多,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分别为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广富林文化、钱山漾文化和马桥文化。其中崧泽文化、广富林文化和马桥文化都是以上海地名命名的。距今约3700年至3200年之间的马桥文化,由于时间较晚,而且远离中原,一直被人们忽视。
然而,马桥文化所处的年代,恰恰正属于夏商易代的关键时间节点上。
而且,传说中的夏都二里头和远在大洋彼岸的墨西哥,居然出现了马桥文化独有的鸭形壶。
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
因为浙江,从1.1万年以前就是中华文明的王都所在,尧舜禹的都城所在。
直到良渚文化时期,夏朝的王都仍在浙江。
直到4300年前,夏朝王都从良渚迁都到山西陶寺,中原的文明才渐渐崛起。
一直到夏朝末年,中原王都始终保持着与浙江故都旧地的联系,二里头发现的马桥文化鸭形鼎就是铁证。
但是马桥文化早期,夏朝很快就被商朝取代了。
那件鸭形鼎成了夏朝的绝响。
回声,在遥远的大洋彼岸,在查科峡谷回荡至今。
是不是要加入中国
有点像夜壶。
缺失文字。
记住了,强大了收回失地
这个不能作为美洲是中国的证据!还是少说为好,否则会招来嘲讽及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