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线德军不堪一击?从伤亡比的视角看待西线德军战斗力

悠然历史 2020-09-30 17:52:00

1944年,由于在意大利作战的部队未能按照原定计划快速向北方推进,从德国薄弱的腹部发起一击,英美盟军随即转变攻击方向,试图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从西部攻入德国本土。

于是在1944那边6月6日早6时30分,盟军先头部队总计17.6万人,从英国跨越英吉利海峡,抢滩登陆诺曼底,攻下了犹他、奥马哈、金滩、朱诺和剑滩五处海滩,成功登陆了法国本土。

288万的盟军随即如潮水般涌入法国,势如破竹,成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让德军陷入了三线作战的困境,德国不仅要在东线对付苏联红军的钢铁洪流,还要同时在意大利和西欧对付盟军的数百万德军,本来就严重不足的兵力兵器又被极度分散,德国的失败几乎已经可以预见。

可有一个事实是:虽然德国的失败已经不可避免,但是德军的战斗力依旧不可小觑。即便英美在兵力、兵器数量和后勤补给上都要强于德军,但是实际作战中,英美盟军地面部队的战斗力并不比德军步兵师强多少。

这些年以来,由于《拯救大兵瑞恩》《兄弟连》等影视的热播,潜移默化的给了很多人一种德军在西线完全不堪一击的错觉,甚至还有人因为《兄弟连》中E连的战绩而产生了德军虽然很不错,但是完全无法和美军抗衡的错觉,一个美军士兵可以轻松战胜多个德军士兵。

仅从战斗效率来说,实际上的德军步兵战斗力是要比英美盟军步兵要高的。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1944年后6月盟军登陆诺曼底之后所面临的情况。

诚然,1944年德军不再是1940年时的德军,德军此时在东线损失了大量的精锐部队,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库尔斯克战役,德军赖以为傲的军官、士兵素质遭到了严重损失,到了1944年的时候,甚至还要把SS青年师这种完全是由小孩子组成的部队送上前线,用以对抗盟军的攻势。

同时由于盟军长时间的战略轰炸,德军的军备生产和后勤补给都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以德军坦克和飞机作战最需要的燃料为例,由于在战前大规模的发展燃料合成工业,在1944年最初的几个月里,德军除了原油之外,本土的合成燃料产量可以达到每月生产50万吨。

德国合成燃料产量,该图表只包括航空汽油、汽油、柴油和液化气

但从1944年6月开始,盟军开始对德国的合成燃料工厂进行大规模战略轰炸,而苏军也在这一年攻占了罗马尼亚,切断了德国从海外进口石油的最大供给国,德国国内的燃料储备趋向枯竭,甚至于德军在发动突出部战役的时候,德军军需部都凑不出足够装甲部队推进到安特卫普港口的燃料。

相比之下,盟军在纸面上几乎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根据苏联版《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资料,1945年1月1日,在西线作战盟军部队(包括了英国、美国、加拿大、波兰等国的军队)总兵力为570万人,其中美军370万,英军150万,拥有各式火炮5万余门,16100辆坦克和16700架各式战机。

而反观德军,此时已经穷途末路。

由于德军在1944—1945年中不断的调动部队,所以无法得出德军在西线具体投入了多少部队,在这里我重点选取几个时间点,来介绍德军在西线的兵力分布。

1944年5月,也就是盟军发起“霸王行动”的前一个月。此时德军的重点还是在东线,德军此时部署在东线的部队一共有179个师和5个旅,约占德军总兵力的65%。而在西线的法国、比利时、荷兰,只有龙德施泰特指挥的59个师,其中包括33个海防师、15个步兵师、8个装甲师和2个伞兵师。

即使再加上由希特勒亲自指挥的战略预备队2个装甲师,西线德军也才60个师,约76万人。

而在空军方面,1944年5月部署在西线的德国空军只有第3航空队,拥有约450架各式战机,其中有160架为战斗机。跟英美空军相比,德国空军在数量上处于1∶30的绝对劣势。

不仅如此,1944年德军部署在西线部队大多数分为三类,即在东线受损严重撤到西欧修整、正在组建的新部队和实力不强的守备部队,在素质上完全和英美的主力步兵师对比。

据统计,在1944年德国陆军士兵的平均年龄为31.5岁,但是西线德军第709守备师的平均年龄为36岁,同时患病者众多,更要命的是,由于东线战事吃紧,在刚刚组建的时候第709守备师内最优秀的官兵都奉命调往东线,剩下的官兵大多数都是没有经验的新兵。而盟军士兵的平均年龄在25岁左右,无论是精力还是创造力,都要比这些德军步兵要强,同时补给充足,士气旺盛,经历了严格的训练。

但是德军也并非是一无是处,在盟军的绝对优势面前,德军也拥有着属于自己的优势。

一、德军是防守的一方,在很多时候都可以依靠坚固的防线作为依托,拥有地利优势。克劳塞维茨就曾在《战争论》一书中描述“防御比进攻容易”。

二、虽然该坦克数量比不过盟军,但是德军在坦克质量上拥有着巨大的优势,重达56吨的虎式坦克在正面交战中完全可以碾压盟军作为主力的谢尔曼坦克,前者可以轻易的在远距离击毁谢尔曼坦克,而谢尔曼坦克则要推进到很近的距离才有可能击毁虎式坦克。

三、和1944年经验不足的美军不同,德军此时现在有着一大批经过战争磨砺的优秀将领。首先是集团军级,英美盟军的将领主要是艾森豪威尔、布莱德利和蒙哥马利,而他们的对手则主要是隆美尔、龙德施泰特和莫德尔,光是隆美尔和莫德尔两位在战役能力上都不是艾森豪威尔和蒙哥马利可以对比的。而在军级单位中,盟军除了巴顿之外,有名的军级将领并不多,对比之下,德军有在北非打下赫赫威名的曼陀菲尔、有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带领德军推进最远的保罗·豪赛尔、有在市场花园行动中重创盟军的比特里希,无论是哪一个在巴顿的位置都很有可能做的比巴顿更好。

还是装甲师师长的莫德尔

这些优势合在一起所产生的后果便是——虽然盟军在物质力量上存在着明显的优势,但是在跟德军步兵近距交战的时候又通常会很吃亏。

以阿登战役为例,在中部地区实施突破的三个德军装甲师完全没进行炮火准备,而是选择依靠着浓雾向美军发起攻击,出其不意的突破了美军防线,之后第18国民掷弹兵师甚至还利用浓雾进行了一次钳形攻势,给予了美军重创。据统计,从1944年6月6日一直到1945年5月8日,美国陆军地面部队战死110576人,美英地面部队共战死15269316人,而同时期,德国地面部队却只有129452人阵亡,双方的伤亡率接近1.2:1。这还是盟军在拥有绝对补给、兵力和补给优势的情况下所创造的战绩,其中美军的表现无疑是最好的,在战损比上要比德军更好看一些,而算上英军、法军等部队之后,盟军的战损比和德军相比要更差一些。

但是即便取得了1:1.2的战损比,但此时德军与英美和苏联的实力差距又岂止是1:1.2?

其结果就是在突出部战役失败之后,早已精疲力尽的德军迅速崩溃。在号称“法莱斯肉锅”的法莱斯包围战中,盟军竭尽全力,也才俘虏了5万多德军,而到了1945年,仅仅是4、5月份之间,西线的盟军就抓获了450万左右的德军俘虏。

历史没有偶然,也不会倒头再来。既然妄想挑战世界,自然也要承受被世界殴打的代价。

你们怎么看呢?

喜欢这篇文章可以点一下关注,我会持续更新历史/军事领域优质文章!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

17 阅读:11638
评论列表
  • 2020-10-01 01:07

    德国硬抗全世界的这个态度无不体现着坚韧不拔,永不妥协,战斗到底的民族精神,值得钦佩,值得每一个日尔曼人骄傲

    伟哥 回复: UC网友82xxxx7315
    肯定优越哇,结论是慈禧比希特勒牛逼
    UC网友82xxxx7315 回复:
    你还优越感了?
  • 2020-10-01 11:40

    美国佬拍的电视剧和抗日神剧差不多

    据说这里是昵称 回复:
    不好意思,最早的抗日神剧也是美国佬拍的[笑着哭]
    UC网友19xxxx6756 回复:
    美国拍欧洲战场就像抗日神剧,拍太平洋战场真艰苦,惨烈,其实打欧洲从西西里登陆开始到45年5月也才不到2年,欧洲一年多战场死亡18万多,打太平洋从珍珠港爆发开始到45年8月15日本投降打了3年多半,陆海空死亡12万,哪个惨烈自己想
  • 2020-10-01 01:54

    虽败犹荣!

  • 2020-10-01 07:15

    德意志前期优秀的士兵损失太大了!所以后期被打成这样!

    虎式 回复: 129师386旅独立团二营长
    开得动和放开跑区别大了,就像你在城市里打工领最底工资标准和正常工资一样
    129师386旅独立团二营长 回复:
    罗马尼亚的油田了解一下,德国在没有丢掉罗马尼亚前,虽然石油比较吃紧但是绝对没有开不动的情况,
  • 2020-10-01 09:31

    东线是1怼100,西线是人体怼装甲,装甲怼飞机,飞机怼燃料。

  • 2020-09-30 23:20

    中间数字统计出了点问题,但是写的还是比较中肯的。

  • 2020-10-01 05:19

    苏联红军光柏林战役就阵亡30万人

    UC网友15xxxx8640 回复:
    我看到的资料一般都是阵亡10W左右。
    亚圣同乡人 回复:
    柏林会战苏联损失30.4万,德军48.8万,除了最后14.5万人坚持到小胡子自杀,其他的都投降了,44年十次打击后期开始德军不仅数量而且质量上都处于劣势了
  • 2020-09-30 19:38

    此文小编数学没学好

  • 2020-10-01 17:00

    假如德国41年打斯大林格勒就暴兵,新老兵就可以交替了

  • 2020-10-03 18:18

    海空军都占优势,再赢不了还不如回家带孩子[笑着哭]

  • 2020-10-04 08:27

    美军[得瑟]在二战的战力同等装备资源下不要说单抗德军。估计连小日本都打不过[得瑟]。死个万把人国内就唧唧哇哇了[呲牙笑]。在我眼里美军就没一个将军真正算得上是名将。妈蛋都是武器装备资源钱怂出来的,而且都是选人家最弱的时候[得瑟]。二战美军以少胜多的战役几乎没有。基本都是提前投降。看看巴丹死亡行军就知道[得瑟]。菲利宾战役前期不论装备人员配置都不差。连小日本都说打下它得死伤不少。后来谁知道美菲联军这么菜一打就跑就只能后面一直追罗。8万多人被小日本5万人在后面穷追猛打[得瑟]。美国最吹牛将军麦瑟阿密提前跑路扔下自己部队[得瑟]。几万军队后来跑不动投降了。才有了后来巴丹死亡行军。美战俘被小日本任意杀害[呲牙笑]。就这那个美国的吹牛将军老麦居然还能入世界名将之列笑死人[呲牙笑]

    ╮、呐谁、莪爱你゛  | ╮ 回复:
    美国所谓名将确实菜不否认啊,比猪口夫之类的强,至少打德国优势大的时候赢得比苏联好看多了?
    UC网友11xxxx2978 回复:
    20世界100大名将,中国有15位能进前100。
  • 2020-09-30 22:38

    小编你好厉害[点赞]

  • 2020-10-01 08:23

    欧洲需要元首的时刻到了

  • 2020-10-12 17:47

    谢天谢地,英美没碰上42年的德军!

    达瓦里希丿海 回复:
    那些精锐都死在苏联了
  • 2020-10-12 18:32

    人少又怎样,当年蒙古人打宋朝时一打十照样灭了大宋,满人两万军队灭了大明。日本人每次和中国军队开战都是以少胜多!

    总有刁民想害朕 回复:
    你以为他不知道?他只是为了营造中国人很差劲的影像而已[得瑟]
    沐沧荀 回复:
    别逗了,满清灭明~~要不是出了吴三桂这个汉奸,满清连山海关都进不了
  • 2020-10-21 13:54

    德国最大的问题就是以为自己赢了,就开始浪,多点出击送人头

  • 2020-10-01 23:08

    ,德国不仅要在东线对付苏联红军的钢铁洪流,还要同时在意大利和西欧对付盟军的数百万德军

    用户18xxx13 回复:
    说错了,应该是那个德国空军元帅守卫的罗马防线,到战争结束,在意大利的盟军都没能突破那道防线。
  • 2020-10-01 23:30

    国力不足,军事素养、指挥艺术再高也没用,结局已是定数,时间长短而已。

    瓦刺留学生叫门天子 回复:
    如果元首研制出原子弹,结局就不同了,至少能稳住局面谈判
  • 2020-10-01 18:11

    分析得清楚,好文,且客观

  • 2020-10-20 10:53

    南线德军才牛逼,1943年-1945年让盟军从意大利方面没推进几米,不得不要从西线重开一条线

  • 2020-10-24 18:06

    一个很基本的常识,德军是当时最好的军队,不管是基层素质.单兵能力还是将领,是当时.以往历史上最出色的,军服还好看

  • 2020-10-01 22:50

    装备不缺,缺油,交通运输线被切断了,盟军有制空权,一边倒的战场[吃瓜]

  • 2020-10-03 22:25

    这个有些细节写得不对,但还看得懂。

  • 2020-10-10 20:29

    能不能用点脑子

  • 2020-10-11 15:21

    咱们不是轻步兵巅峰吊打美德苏么?

    张三李四 回复:
    纯步兵不含机械化部队来对比确实是志愿军吊打美德苏
    asdfg 回复: 张三李四
    那是在山区,你换到平原试一下?不要盲目自大
  • 2020-10-25 03:52

    主力都消耗在苏联了,诺曼底登陆是在1944年。美英有本事同1940年的德国干,怕是要喊爸爸。

  • 2020-10-26 09:17

    防御方的效率,肯定比进攻方高。这很正常。

  • 2020-10-30 22:54

    油厂炸没了,啥玩意儿都开不动了,哗啦啦的都投降。

  • 2020-10-02 04:40

    诺曼底登陆提前到苏德战争前,美军要喊德军爸爸

  • 2020-10-01 10:00

    十四万人齐解甲

  • 2020-10-01 04:48

    法莱斯口袋是在突出部之前的事了……

  • qq 2
    2020-10-02 10:48

    二战德国不缺乏战略眼光的高级将领,也拥有大批战术指挥非常出色的中级军官,同时还拥有训练有素荣誉感十足的基层官兵,他们打出了令人瞠目结舌前无古人也绝对后无来者的个人和群体惊人战损比,却输了人口资源和战略纵深

    德棍当路标 回复:
    战术眼光高我承认,但是战略眼光不行,但凡有个有战略眼光高的将军,都不会制定出巴巴罗萨这种行动计划,光是能直接不管在基辅的西南方面军这个决定就已经充分暴露了统帅部战略眼光低了苏联一筹,统帅部还经常互相甩锅,最后锅都在后勤部长身上,自己不考虑后勤,吃败仗了反过来怪后勤
  • 2020-10-08 05:58

    当时的德国,东边是遍地坦克,西边是满天飞机,,,自己要啥没啥,你说还能怎么办???取得那样的战果已经很不容易了!!!

  • 2020-10-13 11:21

    一打四还想怎么样

  • 2020-10-17 09:09

    美英地面部队共战死15269316人?小编你再核实下这两国的军队加起来都没有那么多人怎么就战死了?

  • 2020-10-03 23:37

    战斗力是不可否认的

  • 2020-10-15 10:12

    纳粹德国主力都部署在东线,西线现对而言有些薄弱。这就是两线作战的后果,没有搞定英国就去攻击苏联。如果没有英国这座欧洲的桥头堡,盟军就很难在法国登陆,也只能由突尼斯在意大利西西里岛或由摩洛哥在西班牙马拉加方向两栖登陆。后两者的距离德国都很远。

  • 2020-10-14 20:57

    美帝空军太强大,那里有三德子,那里就有航弹扔头上。

  • SAS
    2020-10-16 01:09

    但是西德比东德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