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位人物,他在封建王朝的沉暮中努力划开一道裂口,试图让新时代的曙光照进这片古老的土地。当他试图在古老帝国的躯体上刻下改革烙印的同时,却也在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质疑与非议。他,便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
现实的积弊,变法的曙光北宋立国初期,官僚机构庞大而臃肿形成“冗员”;“养兵”政策,武将轮换制度的实行,使得“兵无常帅,帅无常师”,虽然兵多了但实力却下降了,形成“冗兵”;在两者的刺激下,花的钱也多了,财政入不敷出,再加上皇帝的大兴土木,财政更是雪上加霜,形成“冗费”。
没钱了怎么办?统治者的不二法门便是加收赋税。加谁的?当然是百姓的,不然如何能有兴亡皆是百姓苦呢?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于是没有生路的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屋漏偏逢连夜雨,北部边境又频繁遭到契丹和党项的侵扰,在“三冗”的影响下,军队作战连连失败。作为统治者害怕的是什么?是皇权不保,如此内忧外患之下,改革势不可缓。
此时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重新站了出来,嘉佑三年,进京述职的王安石,向仁宗系统地提出了变法主张,但没被仁宗采纳。九年后,神宗即位,当王安石再次提出全面改革的想法时,想要改变当下局面的神宗采纳了王安石的相关主张。
一场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的改革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一系列如青苗法、均输法、保甲法等政策,无不透露出他对国家未来的深思熟虑与远见卓识。他坚信,唯有变革,才能让这个古老的帝国焕发生机,走向强盛。
争议的旋涡,孤独的行者通过一系列理财新法的实行,使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增长。通过“强兵之法”,积弱局面得以缓解,北宋国力有所增强,扭转了西北边防长期以来屡战屡败的被动局面,仿佛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然而,改革的道路从来不是坦途,正所谓流水的改革派,铁打的保守派。正如历史上的改革通病,改革侵犯了保守派的利益,从而遭遇前所未有的阻力。
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以及民间对某些政策执行不当引发不满,甚至曾经的朋友、同僚也纷纷离他而去。有人指责他急功近利,忽视了政策的副作用;有人批评他刚愎自用,听不进逆耳忠言,王安石转瞬间成为了众矢之的。
王安石称病在家,继而请求辞官归隐,但神宗不同意。熙宁七年春,天下大旱,朝内外守旧势力以“天变”为借口,又一次掀起对变法的围攻,变法最大的支持者宋神宗也发生了动摇,他罢免了王安石的宰相职务,变法遭受重挫。
虽然在第二年王安石恢复相位,但变法派内部的分裂、宋神宗的动摇,使得变法很难继续推行下去。又适逢长子病故,王安石心灰意冷之下辞去宰相,从此隐居江宁。几年后神宗去世,高太后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为宰相,新法几乎全被废掉,一场“元祐更化”终结了“熙宁变法”。改革失败的第二年,王安石便病逝,享年六十六岁。
冷酷政治下的文人柔情王安石在文学领域的成就却是另一番风景,无论诗、文、词都有杰出的成就。更令人玩味的是,其笔下流淌的是对自然的热爱、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以及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如《梅花》中“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的个性与超脱世俗的情怀。《元日》诗中“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展现了他对生活美好的期许。
但在政治舞台上,为了实现改革理想,他不得不展现出冷酷无情的一面,这与他在文学创作中流露出的温情形成了鲜明对比。王安石,似乎总是在理想与现实、温柔与刚毅之间徘徊,让人难以捉摸。
王安石的一生,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变法。历史上的变法改革,其原因大部分都是为了挽救王朝的政治危机,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王安石的变法也不例外。尽管他的变法最终未能完全实现初衷,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北宋末年的动荡。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却也表达了作为一位改革家无所畏惧的精神态度。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改革之路总是布满荆棘,但正是那些敢于破晓前行的人,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即便他们的身影最终可能消逝在黎明的曙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