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被载入史册的韩信最忠实的“舔狗”,樊哙之所以超乎寻常的敬重韩信,是有着特殊原因的。
纵观楚汉战争全程,如果细致观察,就会发现,樊哙和韩信的实际交集,其实只有“还定三秦”这一段。
此后韩信留在废丘,负责围困章邯,而樊哙和刘邦东出彭城。
等到彭城惨败,韩信从废丘赶来京、索一线救火,樊哙很快和刘邦、曹参一起回去打废丘。
等樊哙再到前线,韩信很快就被安排去打魏国。
此后樊哙一直待在主战场,直到垓下包围项羽,他和韩信才可能再见面。
作为高级将领,樊哙就算不亲自跟着韩信打仗,也会了解到韩信的战报与指挥艺术,从而心生敬仰,这当然不足以让樊哙如此五体投地,比如同类型的周勃、夏侯婴、靳歙等名将,明显就不是如此。
樊哙真正感念的,其实是——
还定三秦之战,是樊哙军旅生涯的真正起飞阶段!
樊哙入汉中时的职务,只是区区“郎中”,和早些年的韩信差不多,不过是刘邦的贴身护卫,远远低于后来他所“齐名”的那些名将,人家此时多数都已经是“将军”了,比如曹参、周勃、靳歙等人。
但是,还定三秦之战,获得韩信重点使用的樊哙表现最为抢眼,在这一仗中接连两次升职,从郎中到郎中骑将,再到将军。
相比之下,这一战前后获得升职的,见于记载的只有灌婴,从郎中到中谒者。
所以,这肯定是樊哙最愿意回忆,也最为珍视的一段军事履历,此后樊哙虽然征战多年,但直到项羽挂了,他都还是个“将军”。
也就是说,正是仅有的跟随韩信的这一次作战,让樊哙“一遇春风便化龙”,迅速跻身汉军“将军”之列,得以与曹参周勃等人并立。
虽然樊哙是刘邦的连襟,但战场毕竟是讲军功的,实打实的军功才能有说服力,尤其是对樊哙这类直性子猛将来说。
所以樊哙才会如此感激、敬重韩信,在他心中,韩信实质是他的“伯乐”与军事领路人,是韩信真正激发出了他的勇猛作战风格,再加上韩信的军事才能确实鹤立鸡群,一向实诚的樊哙自然很乐意向韩信行“臣”之礼。
这个事情反过来也说明,还定三秦之战的真正指挥者,是且只能是刚被拜为大将军的韩信,还定三秦的谋略与全程指挥,自然也主要出自韩信,虽然刘邦是明面上的主帅。
如果可以选择,相信樊哙会更愿意跟随韩信去北方打仗,估计他大概率也向刘邦争取过,只是没有如愿罢了。
至于有说法,将樊哙之举理解为吕氏一党对于韩信的故意低姿态拉拢,这恐怕是过度解读了,因为并没有什么切实的证据,韩信所谓“生乃与哙等为伍”,更多是对自己个人处境的自嘲。
关键就在于,韩信当时的处境极为尴尬。
韩信被贬为淮阴侯后,他和刘邦之间关系的实质是“爱恨交加”,韩信总体是恨多于爱,刘邦总体是爱多于恨,估计连他俩自己都搞不清楚,到底该如何对待对方,所以韩信常常称病不朝,刘邦也不管不问,双方都落得清静自在。
这种关系,其它大功臣不可能不清楚,萧何张良陈平这类人精自然会置身事外,至少不会去主动掺和这个随时可能失控的“火药桶”。而周勃灌婴等人,自知资历有差,更会刻意保持与韩信的距离。
大致类比,他俩很像庐山会议之后的彭老总与毛。除了朱老总偶尔来和彭下棋外,就没有其他人与彭的交往。
而韩信见于记载的,只有和张良一起编编兵书,和樊哙见面扯淡。这俩人都和刘邦关系极为亲密,大概也就只有他俩才敢这么做吧。
你说这么一个孤家寡人,吕后拉拢他干嘛?
谁都愿意跟高手一边啦!
[点赞][点赞][点赞]
阅
带我飞……[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