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赋盛名:短命才子王勃

夏小晋 2023-10-12 21:42:00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初唐四杰”之一。

王勃(图片来源网络)

王勃出身世家,是隋炀帝时经学大儒王通的孙子,诗人王绩的侄孙。王勃小时候很聪明,和骆宾王一样,从小就是神童,《旧唐书》说他:“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 九岁的时候,他阅读了大儒颜师古作注的《汉书》,竟然写了一卷《汉书指瑕》,指出颜师古的种种缺失错误,向经学大师公开叫板。到了十七岁,他就在京都策试中中第,被授予朝散郎之职,真是火箭般的上升速度。

王勃诗文华丽,请他作文的人很多,家里堆满了帛,靠心织来穿衣,靠笔耕来饮食。但也不用苦心思索。只需先磨好几升墨,然后痛快饮酒,躺下拉过被子蒙面大睡,醒来后,提笔就写成,一个字也不须改动,人们称之为“腹稿”。

才华显露过早,人生过于顺利,也未必是好事,尤其是缺乏世事历练的前提下。666年,王勃被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唐时斗鸡之风盛行,一天,沛王与英王斗鸡,看到两个王子斗得甚是热闹,王勃一时兴起,挥笔作了一篇《檄英王鸡》,文章写得十分精妙,在宫内王府间争相传阅,却不知惹了大祸。原来高宗见到文章,联想起太宗时兄弟残杀、朝政喋血的情景,认定此文有挑拨皇子间的关系之嫌,龙颜大怒,下令将王勃逐出王府,而且永不得再踏进王府半步。

这对于少年得志的王勃来说,是一个重大打击。他羞愧之下南下四川,在蜀中漫游了几年。期间有人举荐做官,王勃任性拒绝。后来回到长安,官员裴行俭怜惜王勃的文才,几次举荐召用,王勃不懂人情世故,不但没有同意,还自以为是地写了一篇文章述志。裴行俭很生气,给王勃下定论说:“这小子有才有名,但是没有做官长寿的命。”

听说虢州(今河南灵宝市)的山上盛产草药,王勃又动了研究医学的念头,托门路申领了虢州参军的官职。但是在任上,又惹来了杀身大祸。王勃家中的一个家奴犯了死罪,本应交给官府处理,王勃一时心软把这个家奴藏了起来,后来又感到害怕,于是又偷偷地杀死了家奴。真是一错再错,糊涂之至!

事情败露,王勃被抓进监狱,按律是杀头之罪,而且这件事还连累了作官,其父也被远贬交趾(位于今越南)。

但是王勃的运气实在很好,就在入狱不久,赶上了皇帝天下大赦,王勃幸运地被赦免了。死里逃生的王勃百感交集,决定去交趾探望父亲,探父途中路过南昌,便上演了文学史上最动人的一幕传奇故事。

唐高祖李渊幼子李元婴曾任洪州(今江西南昌市)都督,此人精通歌舞,善画蝴蝶,爱好玩乐,临赣江边建立高阁。李元婴曾被封为藤王,所以阁名藤王阁。

滕王阁(图片来源网络)

675年,时任洪州都督的阎伯屿,重修了滕王阁,定于九月九日重阳节在阁上宴请宾客朋友。途经洪都的王勃是当时名士,也在邀请之列。

阎伯屿的女婿吴子章很有文才,阎伯屿叫他事先写好一篇序文,到时在席间即兴写出,以便显才扬名。宴会正常开始了,酒意酣畅之时,都督阎伯屿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大家一则没有准备,二则知晓他的用意,纷纷推辞不写。

当客气请到王勃时,王勃毫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而书。阎伯屿很是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叫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开首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阎伯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又听到“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阎伯屿沉吟不语。等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阎伯屿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

王勃序后,赋诗一首,即《藤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壮美的滕王阁俯临江边的沙渚,佩玉鸣,鸾铃响,歌舞已经结束。雕花的栋梁晨光中缭绕着南浦的白云,彩绘的朱帘暮霭里卷收起西山的阵雨。闲云投影深潭,每日里悠悠飘游,人物换,时光移,已过了几度春秋。楼阁中游乐的滕王如今又在哪里?栏杆外大江水却依然寂寞地奔流!

离开南昌,王勃继续南下,乘船渡海时掉到水里,受到大惊吓而死,年仅27岁。

王勃去世之后,杨炯把他的著作整理成集,并为他写了《王勃集序》。王勃的诗文充满昂扬之情,雄放刚健,意气风发,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对改变当时纤微华艳的诗风,起了很大作用,直接开启了盛唐诗风。

多年之后,唐高宗欲召用王勃,才知道王勃已死。喟然叹曰:“朕读《滕王阁序》至落霞联及诗阁中帝子句,掩卷长赞叹,王勃真奇才也!”

1 阅读: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