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道德经0255:自矜者不长。

妍春聊文化 2024-06-10 09:57:41

【前提示】我们终于搞清了这个“矜”字的可怜之处,犹常言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不能很好把握自己的性格或者是做不好情绪管理,就不能成为众人喜欢众人信服的官长。这里面隐含的深刻道理是我们在做结构分析的时候发现的。过犹不及不准确,“过犹祸也”。

【视频版】省略

【文字版】

一天一分钟一句道德经。今天我继续给大家分享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四章接下来“自矜者不长”这一句。

矜,这个字是个大冤种。仅仅是因为谨慎,所以略显得庄重严肃;但是在别人看来就是一副冷冷的酷酷的高傲神情。不合群,没有人情味,似乎是在装灯耍酷玩深沉。

冷漠高傲的样子,是一个谨慎甚至有些胆小的人,必然显得严肃庄重,给人留下的印象而已,并不是他内心真的很高冷,很高傲,很冷酷。

所以,老子说,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成为长官/官长的。

【补充说明】

这样看来老子是不是很庸俗,或者说也是摆脱不了社会的庸俗,世俗,或者是势利。不是的,老子的意思是——

你可以胆怯胆小,你也可以庄重谨慎,但是不能因此而变得高傲冷酷或者让别人误认为你是高冷酷毙吊炸天。超过,哪怕是一点点,别人也会以为你装灯,装腔作势,自以为有什么了不起,自以为自己高高在上!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成为官长的。

老子在这里,列举了“自见”,“自是”,“自伐”和“自矜”,四种现象,与“企”和“跨”惊醒了比照/对照。自见之不明,犹“企立者不立”,如“跨步者不行”。以自己的见解见识所见所闻为唯一正确的见解,那是不明智的,更无助于人类对事物的清晰明了的认识。

其他,同理。

现在的问题是前两项与后四项是逻辑论证关系,还是并列的例举而已。所以,本章诚不如前两章。先举例,再得出一个结论性的东西,然后以这个结论性的东西,应用于人类社会的一些现象的解释,或一些基本道理,底层逻辑的论述。

标题:真经板书:道希言,道自然。

列举: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论述:孰为此者?天地。

结论: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推及:人类社会,应用到人类社会

从事于道者同于道,

从事于德者同于德,

从事于失者同于失。

论述: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结论: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列举:曲则全,全而归;

枉则直,直而达。

洼则盈,盈而溢;

敝则新,新而成。

结论:少则得,多则惑。

推及: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长。

结论: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具体结构解说我们就不细说了,这一章的结构本来也是如此——

列举:企者不立,

跨者不行。

结论:缺失

推及:人类社会应用

自见者不明,

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

结论: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由于这个阶段性的结论缺失,所以我们在反复地寻找这个结论,实际上就是这一章的主题思想。或许就在文字中,如“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因为实物本来都很厌恶这样的事情(因为企和跨都是处于一种非正常的状态,所以,恶之。)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是不会这样做事的或是不是让自己处于这样的境况的。

超出正常状态的非正常状态,这也是“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共同特点,所以,过犹不及也,过反为祸也。

0 阅读:0

妍春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