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可以说,古今修道者都在办一件事,这件事就是:制心一处。
为制心一处,F开八万四千法,法法圆通,目的就一个:制心一处。
上古之时,人根性猛利,只须一心持戒,自然明心,识得本来面目。
去圣时遥,人心不古,人的根性渐钝,对于制心一处这件事越来越难,于是衍生F门八宗。
八宗之中,又以禅净二门影响最大、受众最多。
禅净二门依靠哪种方法令人制心一处?
禅门依靠参话头,净门依靠执持名号,总结一下就是:守一法,制一处。
参话头,是禅门的守一法;明心见性,是禅门的制一处。
执持名号,是净门的守一法;一心不乱,是净门的制一处。
《蒙山异禅师示众》这篇文章,就是异禅师向后学讲述自己制心一处的经过,也就是开悟经过。
诸位昨天读文章知道,异禅师开悟不是研读祖师公案研读出来的,也不是打坐打出来的,是扎扎实实苦修出来的,开悟从精进苦修中来。
苦修,如果方法不对,以为吃苦能开悟,就成了外道。
所以,苦修的前提是:你用的方法正确,是F祖所传。
有人说,我见异禅师也读公案,怎么说?
答:不是读公案,是参公案,且只参一个,参了几十年,终于彻悟。
有人说,我见异禅师上蒲团,也打坐,怎么说?
答:打坐是表象,是助缘,心中一直参(无)字话头,从未停歇。
问:异禅师所参的(无)字话头,是哪一个?
答:有僧问赵州:狗子有F性也无?赵州答:无!
问:异禅师悟得拈花一笑之意,为何向十七八位长老求抉择时,他们俱不开口?
答:因为未明心,属于小悟。既然未见性,又要求印证,这让诸位长老如何开口?
但要知道,即使这种小悟,异禅师仍须废寝忘食修行十八日才获得,可见小悟也不易。
若不是因为患痢疾这桩因缘,异禅师很可能会错认消息,把小悟当作明心见性。
患痢疾,濒危将死,平日功夫全不得力,这让异禅师醒悟过来,于是强撑病体,向死而生,这才有了后话。
问:途中做饭,悟得功夫须是一气做成,这是什么意思?
答:古人做饭用火镰,钻木取火,很难把火点着,须是一口气下去,不可间断,火才会燃起。
异禅师生火做饭时,发现修行亦如此,若不能一口气将功夫做成,功夫便会退失,火冷烟熄,还得重头再来。
悟得这个道理,异禅师生起勇猛心,起大精进,这才有了后来的打并睡魔。
异禅师在文中讲,初用短枕睡,后用小臂,后不放到身,不放到身就是不再睡觉,为发明大事,异禅师已经不顾性命。
经过二三夜,异禅师成功了,打并了睡魔,他在文中为后学描述这种感觉:眼前如黑云大开,自身如沐浴新出一般清快!
不过,诸位要明白,不是为了不睡而不睡,异禅师心中一直在苦参话头,不睡是为了参话头,也就是说此时异禅师正在精进办道。
办道的效果如何?
异禅师在文中说:心中疑团愈盛,不著用力,绵绵现前,一切声色、五欲、八风皆入不得内,清净如银盆盛雪相似、如秋空气肃相似。
不著用力,绵绵现前,就是净土一门常讲的不念而念、念而无念,接近功夫成片。因为心中有定,所以一切声色、五欲、八风皆入不得内,这是心要归一的前奏。
问:做得病中功夫,是什么意思?
答:一切疾病,不受影响,病来病去随他意,心中始终如一,纯一不杂。
问:做得动中功夫,是什么意思?
答:功夫已成片。
问:忽然㘞地一声,识得自己,捉败赵州,是什么意思?
答:属大悟,对应净门中的事一心不乱,即将见性。
问:皖山又问我前语,我便掀翻了禅床,是什么意思?
答:见本性,大彻大悟,制心一处这件事已办。
问:达到制心一处境界,功夫算到家吗?
答:不算,还有微细隐密妄想没除尽,须习禅定,除之令尽,方得解脱。
西归老人劝语:
昨天有读者读完《做功夫与开悟(上)》,留言说:他不懂禅门,只知持名号,求生安养。
我给他回复了几句,又删除了,后以四字名号作复。
《蒙山异禅师示众》这篇文章,重点不在参禅,而在于做功夫,开悟是做功夫的结果。
为什么选这篇文章?
因为当下时人,只谈开悟,不讲做功夫。你跟他谈狗子有无F性,他感兴趣,但你让他参这个话头,去体究,去观照,他就会索然无味。
不仅禅门有这种弊病,净门也有,很严重。
很多修行者,你跟他谈一心不乱,他激情飞扬,谈得头头是道,但让他静下心来,老实持名,他就蔫了。
致力于谈论,不务实修,只想要一心不乱的结果,不想沉下心来扎实修行,是禅净二门的共同弊病。
读完《蒙山异禅师示众》,你应懂得,不管明心见性还是一心不乱,都是舍生忘死、为法忘躯、以大勇猛、起大精进、经数十年苦修获得的,口头谈论解决不了生死,出不了三界,没什么用处。
前天,有读者供养我几百块钱,留言道:实修才是硬道理。
我看完,很赞叹她,她每天执持名号,礼F六百拜,她真干啊!
经文中讲,无始劫来,每个人生生死死无数次,若把这些尸骨堆积起来,超过须弥山的高度;若把骨髓抽出来涂抹大地,能把大千世界涂满;若把血液抽出来,从古到今所下过的 所有雨水的总量,还没你的血液多。
在无量次轮回中,你没有哪一次发出过出离心,即使有,也未能成功,都被无常打败了。
所以,出离三界、斩断生死很不容易,如果真那么容易,你就不会次次托生时坠入轮回。
散乱持名,悠悠放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是不行的,异禅师不是讲了嘛,做功夫须一气呵成,不可间断,如同老鼠咬着棺材板,不透彻绝不撒嘴。
没有勇猛心,没有精进心,轮回出不去,净土难以生。
古人形容做功夫,打过一个比喻,就像你拿着一把刀,与万人作战,一不留神,命就没了。
那怎么办?
勇猛精进,以万德洪名之力,冲破敌军封锁,逃出包围圈,你就活了,不然必死啊!
所以,得生安养不易。
所谓净土易生,是说老实听话,扎实肯修,投入弥陀愿海,如此必能成功。
可话说回来,你若不老实不听话,三途恶道是必去的,因为你熟悉嘛!
有人说了,既然如此不易,为什么还说安养易生?
答:若无弥陀四十八愿作增上缘,从古到今,无一人能单靠自力得生安养。易生,是因为有本师大愿作强缘,是F力拯救,不是自己的力量。
再者说,末法众生能有什么力量?出离三界的阿罗汉,还摸不到安乐世界的大门,何况我们一介凡夫呢!
作的不错,看了是明非白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