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功夫与开悟(上)

西归老人 2025-03-25 20:43:17

如今,有许多人在网上谈论明心见性,一刷视频,人均开悟,个个跟证道了似的。

类似这样的视频、讲座、影像等,我看过很多,心里不是个滋味儿。

为什么心里不是滋味儿?

视频里只说明心见性,对于得开悟做功夫处只字不提,好像明心见性是谈出来的,不是扎扎实实修出来的,拿着祖师语录公案谈论一番,就可以开悟了。

我见有人一边读禅门公案,一边臆测解释,时不时问底下观众一句:你们懂了么?

懂了,就是开悟?不懂,就是没开悟?或者台上这位讲师,你开悟没有?

打个比方,我拿着铅笔画的馒头,给读者解释馒头的半圆形状、甘甜味道,然后问读者一句:你们吃到馒头了吗?吃饱了吗?

妄谈禅门公案,臆测明心见性,跟我用铅笔画的馒头说给读者听一样,读者非但不饱腹,且能饿死。

说食数宝,于自身无益,必要有益,须自食自持才可。

读《禅关策进》,书中有一篇《蒙山异禅师示众》,作者在文中亲述修行证道经过,读起来颇有滋味,不妨一观。

明心见性,果然像网上谈论得如此容易么?听听异禅师怎么说!

《蒙山异禅师示众》原文意译:

我二十岁那年,才知有开悟这件事,待我三十二岁时,向十七八位长老请问,问他们如何做功夫,都不得要领。

后来,我参访皖山长老,他教我看一个(无)字,十二时辰中,要惺惺如猫捕鼠、如鸡抱卵一样,不得间断。

未透彻之时,如同老鼠咬着棺材,不可松口移去,如此去做,定有发明大事时节。

我恭听领受,于是不舍昼夜,孜孜体究,如此用功,经十八日,在某次吃茶后,忽然会得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之意,不胜欢喜。

因有所得,遂求印证,于是拜访三四位长老,但长老们无一例外,俱不开口。

有人教我只以海印三昧一印印定,其余俱不用管,我就信了这种说法。

过了两年,景定五年六月,我在四川重庆府患痢疾,昼夜间上厕所百余次,病危将死,平日修行功夫全不得力,海印三昧也用不上,以前解会的也用不着,真真是有口说不得,有身动不得,有死而已。

业缘境界,俱现眼前,我心中怕怖慞惶,众苦交相逼迫,只能强撑病体,向众人吩咐后事。

高著蒲团,装一炉香,我徐徐而起,在蒲团上坐定,然后默祷三宝龙天,忏悔从前诸不善业。

若大限当尽,愿承般若之力,正念托生,早早出家;若侥幸病愈,便弃俗为僧,早得开悟明心,广度后学。

发愿后,我奋力提起(无)字,回光自看。

时间不久,只觉脏腑间有三四回转动,且不去管他。

良久,眼皮不动了。

又良久,不见有身体,只是(无)字话头不绝。

到了晚上,我起身离座,病去了一半。

稍后,再上蒲团,坐到三更四点时分,此时诸病尽退,有身心轻安之感。

八月,到江陵落发为僧。

一年后,起单行脚,某次途中做饭时,悟得功夫须是一气做成,不可断续。

到黄龙归堂,第一次睡魔来时,我在座上抖擞精神,轻轻敌退,第二次亦如是。

第三次睡魔重时,离座下地礼拜消遣,拜后再上蒲团。

规则已定,便要趁此时,打并睡魔。

初用短枕睡,后用小臂,后不放到身。

如此过二三夜,日夜皆倦,腿脚浮肿逼地,忽然眼前如黑云大开,自身如沐浴新出一般清快。

此时,心中疑团愈盛,不著用力,绵绵现前,一切声色、五欲、八风皆入不得内,清净如银盆盛雪相似、如秋空气肃相似。

我自思,功夫虽好,可无法得印证得抉择,如何是好?

虑及此处,我便起单行脚入浙江。

在路上,颇辛苦,功夫有所退失。

来至承天孤蟾和尚处,入堂后,自立誓:若不得悟明,断不起单。

经一月有余,功夫恢复如旧。

此时我遍体生疮,亦不理会,只是舍命做功夫,自然得力,于是做得病中功夫。

因赴斋出门,提起话头而行,不觉中行过斋家,于是做得动中功夫。

功夫到此,却似透水月华,急滩之上、乱波之中,打不散,荡不失,活泼泼地。

三月初六日,我心头正举(无)字,首座入堂烧香,因打香盒出声,忽然㘞地一声,识得自己,捉败赵州,遂颂云:

没兴路头穷,踏翻波是水。

超群老赵州,面目只如此。

秋间,我到临安参访雪岩、退耕、石坑、虚舟诸位大老,舟老劝我往皖山。

皖山问:光明寂照遍河沙,岂不是张拙秀才语?

我刚要开口,皖山便呵我退出。

自此,我行住坐卧乃至饮食皆无意思。

经六个月,次年春,因出城回来,上石梯子时,忽然胸间疑碍冰消瓦解,不知有身在路上行。

于是,复参见皖山,皖山又问我前语,我便掀翻了禅床。

之后,我将从前数则极淆极讹公案,一一晓了。

诸位同仁,参禅大须仔细,山僧若不得重庆痢疾一病,今生几乎虚度。要紧在遇到正知见人,所以古人朝参暮请,决择身心,孜孜切切,究明此事。

莲池师评曰:

他人因病而退惰,此老带病精修,终成大器,岂徒然哉!禅人病中,当以是痛自勉励。

西归老人评曰:

这篇文章义理很深,虽然异禅师苦口婆心谆谆教诲后学,只怕读者阅毕,仍然头脑发胀,不知道文中讲了些啥内容。

因此,我在下一篇文章中,为诸位解读一番《蒙山异禅师示众》,这样既可以防止文章过长、敏感词过多而遭屏蔽,又可以让读者领悟修行精要。

但,你读《做功夫与开悟(下)》时,一定仔细阅读本文,不然你很难读懂下一篇。

1 阅读:12
评论列表
  • 2025-04-01 23:54

    以前初学佛法,心中为世事不平,今看来,嗔恨心太重,经常拜读西归老人文章,受益非浅,感谢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