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亚济马包围圈:德军一战围歼40万苏军,让朱可夫难堪不已

悠然历史 2021-01-24 18:10:29

最初,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博克是希望在7月份拿下斯摩棱斯克之后,马上就向莫斯科发起进攻的,因为时间宝贵。

但是由于补给问题,以及希特勒从中央集团军群分兵去支援了一波南北两个方向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装甲部队就因为这事被抽调了大部分走,所以最终德军也没有如博克所想,在斯摩棱斯克战役结束之后马上就扑向莫斯科。

然而到了9月初,事情却出现了转机。

由于中央集团军群的补给状况改善,希特勒也终于稳定住乌克兰的胜局之后,回过头来一看,发现这时剩在德军面前的就只有一个“莫斯科”了。

那还说啥,直接干他!

于是,攻占莫斯科就成了希特勒在当时的首要目标,比一切都重要。所以就在克莱斯特的坦克部队还没从克列缅丘格北上去跟古德里安会师合围苏联西南方面军的时候,希特勒就下了第35号训令。

这个第35号训令,简单来讲就是告诉南、北、中全体德军:我们已经把北方、南方的苏军打完了,现在唯一的目标就是拿下莫斯科!

此条训令一下达,之前那些力主直接攻占莫斯科的将领高兴的不得了,比如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博克、陆军参谋长哈尔德、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等等,为什么呢?

因为在这些人看来,德国想要赢得战争就必须拿下莫斯科,而只要他们成功的拿下了莫斯科,那么攻占敌人首都、结束战争的巨大荣誉都将落到他们身上。

这对于博克、哈尔德这种容克贵族、军人世家背景的将军来说,这可比10亿美金的诱惑力大多了!

放心吧,元首,我们保证把这件事给你办好了!

随后,中央集团军群也前所未有的效率开始了物资储备,8月底德国的铁路改轨工作才修到斯摩棱斯克,而仅仅一个月之后,中央集团军群就宣布储备了足够的弹药可供战役使用,由此可见这些将领们对于攻击莫斯科有多么巨大的热情!

战役计划也准备好了,德军总参谋部甚至为这个计划起了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叫“台风行动”,意思就是德军要想台风一样横扫莫斯科地区的苏军,占领莫斯科。

看手下的将军们这么会来事,希特勒也特别高兴,大笔一挥,下令给中央集团军群增加兵员、坦克和炮兵。

我们要知道,1941年9月份的时候,德军的状态并不是很好。由于在之前的三个月中不断的发起进攻,就算德军士兵全部都是日耳曼超人,不会感到疲惫,但德国的坦克也需要补充了。

在过去的三个月时间里,前线德军一共损失了44万多人,但却只补充了21.7万人,很多部队都出现了缺编的情况。坦克部队的损失也很惨重,巴巴罗萨计划开始的时候前线德军有3000多辆坦克,而到了9月份,德军前线17个装甲师全部加起来可用的坦克也只有1596辆,德国空军也是一样,能够投入战斗的航空兵力还不到开战时的一半。

但是由于希特勒的特别授权,中央集团军群从另外的两个集团军群那里得到了额外的冰原补充,比如之前一直在北方作战的第四装甲集群就被希特勒从列宁格勒调了出来,用于加强中央集团军群的装甲力量,而希特勒在打基辅之前授权给哈尔德向前线补充的300辆坦克也已经到位了。

如此一来,到了9月底的时候,虽然南方集团军群和北方集团军群都受到了严重削弱,但是中央集团军群却达到了兵力的巅峰时期:下属3个步兵集团军和3个装甲集群,总计约有180万人,1700辆坦克,1.4万余门火炮和迫击炮,1300余架飞机。

看到这个兵力,1943年守防线的曼施坦因、克莱斯特、莫德尔等人不争气地流下了羡慕的泪水。

我要有这个兵力,何愁守不住防线。

而和德军相比,苏军就有点惨了。

在经历明斯克、斯摩棱斯克、乌曼合围、基辅战役等诸多大型战役的惨败之后,苏军在短短的三个月内就损失了282万兵员,相当于战前苏联在西线布置的全部兵力。

尽管到了10月初,苏联靠着补充和动员又补充了大量兵力,但直到德军发起台风行动的时候,苏军能够用于对德作战的陆军和航空兵加起来也只有281万人,990辆坦克,实力远远不如德军。

再加上由于德军的入侵太过突然,很多的苏联工厂这个时候都还在搬迁、重建的过程中,一时间无法转化为武器生产量,给前线苏军回血。

苏军士兵大多数又是刚刚征召的新兵,还没时间接受完整的训练就上了战场,跟此时训练有素、经验丰富、士气高昂的德军士兵相比,三个苏军士兵能不能战胜一个德国士兵都还很难说。

所以战斗一开始,苏军就在各条战线上溃不成军。

博克一开始,还是决定用之前屡试不爽的钳形攻势来进行战斗,所以他把三个装甲集群和步兵一起,形成北、中、南三个突击集群,用维亚济马、布良斯克两个巨大的包围圈来歼灭苏联重兵集团,从而打开通往莫斯科的道路。

其中,德国第3装甲集群和第9集团军组成北路突击集团,而第4装甲集群和第四集团军则组成中路突击集团。这两个突击集团将在突破面前苏军的防御之后,在苏军后方的维亚济马会合,包围并歼灭苏联西方方面军、预备队方面军的主力,德国第四装甲集群中途还会分兵去威胁布良斯克方面军。

而他们的对手,从北到南,依次是科涅夫指挥的西方方面军和布琼尼指挥的预备队方面军。

与此同时,在苏军的南方,古德里安的第二装甲集群和德国第二集团军将组成南部突击集团,利用装甲部队高机动性的优势,在布良斯克地区合围苏联布良斯克方面军的主力,这个由叶廖缅科指挥的方面军也是德国南部突击集团的主要敌人。

好了,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9月底,随着博克一声令下,180万德军倾巢而出,在绵延数百公里的战线上,坦克轰鸣、炮弹漫天,德军们向着他们所认为的最后一个地方展开了进攻。

很多德军士兵们在心中默默许愿:只要拿下莫斯科,我就回家结婚。

著名的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就开始了,需要注意的是,这场战役由两个包围战组成,一个是维亚济马包围战,一个是布良斯克包围战。

为了更方便了解这两场战役,在这里我们主要谈维亚济马包围战,布良斯克包围战放到下一篇再讲。

首先发动攻击的是德国北路突击集团,霍特亲自指挥着整个德国第三装甲集群和第九集团军的主力部队,共计15个师和500辆坦克,对苏联西方方面军下属的第30集团军和第19集团军的结合部发起猛烈攻击。

而当时苏联这个两个集团军只有12个师、191辆坦克,实力对比差距悬殊,怎么可能拦得住霍特的装甲部队。结果一天之内,霍特就插入了苏军防线15~30公里,第九集团军的步兵也突破了苏军的防线。

对于霍特这个装甲矛头,科涅夫丝毫不敢大意,经过三个月以来的交手,苏军内部对德军那套可是相当熟悉,一旦被德国装甲部队突破防御,那后果简直就是毁灭性的。

所以,10月3日,苏联就组织起来强大的预备兵力对霍特发起反击,试图打退霍特的进攻。打头阵的就是当时第30集团军中最强的第107摩托化师,并且还有第242步兵师提供侧翼掩护,为了击退霍特,科涅夫甚至还拿出了100门152mm重型榴弹炮作为火力支援。

只不过,由于苏军炮兵丧失了大部分的射击引导,所以基本打不中运动中的德国坦克,这把科涅夫气的啊,眼看107摩托化师挡不住霍特的前进,科涅夫索性派出由博尔金将军指挥的突击集群发起反击。

这个突击集群可不得了,下辖一个摩托化师、2个坦克旅还有2个步兵师,一共有191辆坦克,其中有11辆KV、10辆T-34,原先是作为西方方面军的预备队使用,虽然这个时候离战斗开始才过了短短几天,但由于情况紧急,也只能这么干了。

不得不说,由博尔金指挥的这个突击集群还是挺猛的,跟霍特麾下的第56摩托化军足足打了三天时间,直到10月7日才因为损失惨重,被被迫后撤。

霍特成功的突破了西方方面军在北部的防御。

霍式不屑:别在我面前装B

而就在科涅夫的北部被霍特捅穿之时,在西方方面军以南,预备队方面军的形势也迅速恶化。

当时苏联预备队方面军遭遇了德国第四集团军和第四装甲集群,足足22个德国师的猛烈攻击,包括了5个装甲师和两个摩托化步兵师,光是可用的坦克就有773辆,是博克手下最强的一个突击集团。

这可把负责防御的苏联第43集团军吓得不轻,当时这个集团军加上第50集团军的一个师,总兵力也才只有7个师,所有的火炮、迫击炮、小口径反坦克炮加起来也才只有350门,所以德军很轻松的就撕碎了这个集团军的防线。

还不到一周时间,也就是10月5日,霍普纳的部队就冲到了布琼尼元帅在尤赫诺夫的司令部,如果不是布琼尼元帅此时刚好去了维亚济马,他很可能就是二战中第一个被德军俘虏的苏联元帅了。

等到这个时候,在整场战役中苏军最致命的失误出现了。

由于战场形势混乱,科涅夫和布琼尼根本就不知道前线情况到底怎么样了,而斯大林直到10月5日才通过空中侦查和布琼尼提交的报告,确定了这个时候德军已经穿插到了预备队方面军的侧翼,形势极度危急,苏联的这两个方面军眼看就有被合围的危险。

科涅夫同志,你们在玩我吗?

于是斯大林赶忙发出命令,允许科涅夫和布琼尼撤退,进入勒热夫-维亚济马防线,同时还把预备队方面军下属的第31、49集团军划归科涅夫的指挥。意思就是你们两个赶快跑吧,前线暂时失利不要紧,可千万不要跟基辅战役一样被德军包饺子了。

但是呢,由于没有在战前制定好撤退计划,斯大林的命令又来的太过突然,情急之下科涅夫只能在10月5日晚上命令:第32集团军接替第49集团军的阵地,第49集团军去增援布良斯克方面军,第30集团军的防区则交给第31集团军,而第16集团军司令部则在把部队交给第19、20集团军之后撤到后方去接收新的部队。

这下好了,原本西方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就因为德军的猛烈袭击而陷入混乱之中,科涅夫这个命令直接把当时一多半的苏军全部调动了,很多苏军部队走着走着就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去哪了。

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到哪里去?

就这样,在维亚济马以西的苏军马上就因为科涅夫这个命令陷入了巨大的混乱之中。

最倒霉的就是当时正在担任第16集团军司令的罗斯科夫斯基。

10月5日晚,科涅夫让他交出部队,去维亚济马接收新的部队,命令说是有5个师的新部队,但等罗斯科夫斯基第二天到维亚济马一看,阵地上空无一人,别说新的部队,就连有没有军队都值得怀疑。

就这样,罗科索夫斯基这位能力卓越的将军莫名其妙的就变成了光杆司令,失去了所有部队的指挥权,只能看着维亚济马城内的民警们默不作声。

只不过罗斯科夫斯基根本没时间去跟科涅夫确认一下命令的正确性。

就在他赶到维亚济马的同一天,德国第四装甲集群就冲到了这里,罗斯科夫斯基连忙坐上汽车离开,当天晚上,德国第三装甲集群的部队也赶到了这里,彻底切断了苏联西方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的退路。

就这样,整个维亚济马以西和西北地区的苏军都陷入了德军的包围圈之中,被围的苏军总兵力高达40万人。

而直到这个时候,科涅夫和布琼尼还不知道发生了事,在几天前的战斗中,他们不仅彻底失去了对部队的指挥,还两眼一抹黑,对自己部队和敌军部队在哪都不知道。

一段时间之内,斯大林甚至连他们两个是否还活着都不知道。

不过坐在后方的斯大林同志倒是通过航空侦查对战场局势看的清清楚楚,他深知德国人的包围圈已经合围,包围圈里的苏军已经凶多吉少。

一旦苏联的这4个主力集团军被德军一口吃下了,那莫斯科就岌岌可危了。

于是斯大林连忙组织兵力去为被困苏军解围,苏联空军更是克服疲劳,在9天时间里出动了5000多架次,希望被围苏军能突破德军包围圈。

只不过他们努力却是徒劳的,到了这个时候,斯大林手中已经没有任何地面部队可以从外围去突破德军防线,他在前线的所有部队基本上都被德军包围在了维亚济马、布良斯克这两个巨大的包围圈之中。

就这样,两个月前才在明斯克遭遇德军合围的西方方面军,在维亚济马城下再一次遭遇了德军合围,这一次还带上了一个预备队方面军。

除了罗斯科夫斯基趁着德军的包围圈尚未巩固,收拢部队冲出包围圈以外,剩余的苏军部队大部分都在鏖战多日之后,因为弹尽粮绝而被德军俘虏。

算上古德里安在布良斯克的包围圈,德军一战就消灭了60余万苏军,而在这个过程中,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只损失了不到5万人。

如此一来,本来有几十万大军掩护的莫斯科正面地区瞬间成为了真空地区。

也就在在这个时候,斯大林终于想起了在列宁格勒的朱可夫,连忙下令将西方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进行合并,组成新的西方方面军,并把朱可夫从列宁格勒调回来担任西方方面军司令,负责保卫莫斯科。

而等到朱可夫回到莫斯科,一问作战参谋:

“我的兵呢?”

“在维亚济马被德军包围歼灭了”

“………………”

当我方的主力被敌军包围全歼之后,斯大林同志你才调我来莫斯科,真的不是因为我之前顶撞了你几句,你想借机送我几颗7.62mm的花生米吗?

到了这个时候,德军有150万人,而朱可夫手上可用兵力连10万人都不到。

就这!守莫斯科?!!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

想了解二战德军在战略、战术层面更多的知识,可以关注我!

18 阅读:11108
评论列表
  • fs 13
    2021-01-24 20:39

    这锅是科涅夫的吧。。

    悠然历史 回复:
    锅是科涅夫的,但是收拾残局是朱可夫负责的。这就是朱可夫难堪的地方,有三个方面军的时候斯大林让他去守列宁格勒,等到三个方面军在维亚济马-布良斯克被德军包围之后,才把朱可夫叫回来守莫斯科,你要是朱可夫面对这个残局你怎么弄
    微微 回复:
    朱可夫说:重点防御。事实上也就是这么干的,很有效果
  • 2021-01-24 23:55

    现在看德国不搞偷袭,开战初期就败了。兵源和工业吞吐,苏联是德国几倍

    凡人冰 回复:
    没美英通过北冰洋输送战略物资帮助支援,苏联挺不住的。
    蒸汽朋克 回复:
    苏军指挥也不行
  • 2021-01-25 17:43

    德国人在马上就要到手的胜利果实面前收不住手了。攻下莫斯科,打败苏联,这个荣誉实在太诱人了。无论是希特勒,还是前线的指挥官们,谁都无法拒绝获取这个荣誉。在大家都架空讨论基辅会战不打,能不能拿下莫斯科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十一月的时候德军如果能够就地转入防御,采取小规模试探攻击来测试莫斯科防线的能力。来年五月,莫斯科的防线怕是挡不住窝了一个冬天的德军

    用户11xxx25 回复:
    马后炮人人都会放!
    我决定微信的名字不能起的太长 回复:
    这话说的就像我要知道现在的房价,10年前无论多少钱我都要在北京买房,借钱买,贷款买。深圳也行。
  • 2021-01-24 22:38

    进攻苏联计划完全建立在错误的基础上1.大大低估了苏军的实力 2.大大低估那个格鲁吉亚人对苏联的掌控能力 特别是后者 对战争的走向起决定性作用

  • 2021-01-31 10:59

    在取得维亚济马,布良斯克两个包围圈胜利后,苏联已经没有西方已经没有保卫莫斯科的部队了,但德国却又整整延迟一个月攻击!!希特勒要求西方军队突击拿下莫斯科(这也是朱可夫最担心的),但是德军统帅部(陆军)与中央集团军,要求协同南北方向的德军,但是南北方向的德军都受到巨大阻碍,没法前进……

    笨大叔 回复:
    主要是冬季
  • 2021-01-25 03:38

    德棍真能扯淡,维亚济马关朱可夫屁事。次次被吊打气不过在这玩偷梁换柱了?

    William 回复:
    当朱可夫回到中路的时候,维亚济马的守军已经弹尽粮绝,但是还是抵抗了两个星期。这个时候跟朱可夫有什么关系。他要做的,就是保卫莫斯科。这时,莫斯科最危险。因为在这里只剩下九万残余部队。发动预备部队,建设反坦克壕,需要时间。
    悠然历史 回复:
    不关朱可夫的事?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之后,莫斯科门户洞开,也就是这个时候,朱可夫被斯大林从前线召回,负责莫斯科防御,你敢说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和朱可夫没有关系?你有仔细看过这篇文章吗,还是说你看到个题目就来吐槽
  • 2021-01-24 20:34

    好文章!内容详实。

  • 2021-01-24 19:43

    苏联能守住莫斯科 斯大林格勒 也是真不容易啊

    ◢沉默是首歌 回复: 骑毛驴卖火箭
    德国是输给了冬天加后勤供应不上。可以说是天时地利都不占优势。如果不是冬天,莫斯科真的守不住。苏联就是在死拖到冬天。
    骑毛驴卖火箭 回复:
    回过头来看是肯定能顶住的!毕竟实力在那了!德国及仆从国的玩命冒险
  • 2021-01-29 22:48

    一开始苏军战术是不太有效,需要学习。

  • 1941年绿毛龟的状态还不好?那请小编解释42年以后,绿毛龟的状态就很好了?被轰得鼻青脸肿的,是状态好,对吗?

  • 2021-01-25 18:27

    德国若是在1942年就进行总动员,那结果就不同了

  • 2021-02-27 06:56

    德军也是依靠大半个欧洲的力量突袭肃反后元气大伤的毛子,单兵和指挥确实优秀,讲国家实力差个档次,1936年苏联工业产值就超越德国了,公平单挑的话德军更是毫无希望。

  • 2021-03-13 23:17

    二战德国陆军真的是典范,各方面太优秀了,只能说后勤跟不上战争的巨大消耗,元首几乎带领一战后千疮百孔的德国独战半个世界,而且几乎都是大佬,虽然失败了,但是敢想敢做,也算是一个人物,千百年一遇

  • 2021-03-19 20:13

    我去,斯大林指挥的苏军的战绩怎么比淞沪会战更惨

  • 2021-01-24 20:26

    维亚济马和朱可夫有什么关系?

  • 2021-02-23 11:59

    然后三德子就再也没进步了,不知道谁难堪

  • 2021-03-01 14:12

    题目是滑稽。维亚济马战役期间,朱可夫在列宁格勒充当救火队员。维亚济马快结束又来中路当救火队员,主持莫斯科保卫战。

  • 2021-03-25 19:04

    朱可夫:老子打下了柏林,你没打下莫斯科。[得瑟][得瑟][得瑟]

  • 2021-01-24 20:19

    有错字

  • 2021-01-25 08:48

    这个小编当年也肯定是打了鸡血的,在莫斯科战役失败后由于冻伤、神经错乱送进了医院现在才出来,但是感觉精神病还没医好的。

    悠然历史 回复:
    自己看内容,我不想解释
  • 2021-02-15 20:44

    在苏联面前,德国就是个婴儿

    一米阳光 回复:
    就是这个婴儿掀起两次世界大战,单挑美苏英法联,全球联合起来才压跨这个婴儿[笑着哭]
  • 2021-01-24 19:36

    不错,关注你了[点赞]

  • 2021-01-24 23:04

    是啊,这时候朱可夫还只是总参谋长,维雅济马是科涅夫指挥的,

  • 2021-01-25 01:00

    [点赞]

  • 2021-02-15 20:43

    我觉得苏联在柏林做的太正人君子了,应该把整个柏林屠灭了

  • 2021-02-27 11:11

    哎,抗德奇侠希特勒!

  • 2021-01-25 00:37

    斯大林真是人才

    我决定微信的名字不能起的太长 回复:
    斯大林一直是一个政治家。白色恐怖是真正的掏空了苏军的战略指挥能力。
  • 2021-03-15 11:52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