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觌与大宋义庄(大宋词臣尚书孙觌系列·二十)

安荷评书法 2024-08-27 22:00:32

原创2024-04-02 07:59·三近居士

何为义庄?相信很多年轻人看过香港林正英的僵尸片,其中的义庄是用来存放尸体的地方。其实,义庄完全不是港片里面那种堆放尸体的地方,它更像是旧时的慈善机构。宋时江南有些义庄就豪华了许多。这里有门厅、轿厅、正厅等好几幢建筑,而且还有后花园,俨然是一座豪族府邸。

为何孙觌会论及义庄?这就得从孙觌所处的大宋那个时代讲起。乾道元年(公元 1165 年),那年孙觌已经是儿孙满堂的高寿八十五岁了。这年,宋孝宗赵昚皇帝下诏录用绍兴年间因言事而被治罪的人员。孙觌借此机会,以贺秦桧的信而得秦罪桧被其治罪的事情上书自述。受到孝宗赵昚皇帝的回复安慰,“温旨慰答”。

“温旨:是什么意思呢?对帝王诏谕的敬称,即温和恳切的诏谕。“温旨慰答。有年自是累疏,称疾乞罢。帝犹慰留,赉食物、羊酒。有年轻益力。最后,以身虽退,遗贤不可不录,力请帝起废。言顷年,谏言得罪,无虑数十人,沉沦久者且十年,或化为异...”见影印四库全书《鸿庆居士集》卷三十二

这让八十五岁耄耋高龄的孙觌深感皇恩浩荡,宠幸与感恩不尽。恰好这年六月,孙觌给去世的王刚中王公写了《宋故资政殿大学士王公墓志铭》王刚中何许人也?值得85岁高龄的孙觌为其写墓志铭?

王刚中(1103—1165年)是宋孝宗赵昚的老师,所以孝宗即位后,封王刚中为左朝奉大夫,后历任礼部尚书、直学士院兼给事中、端明殿学士、同知枢密院事。 升任宰相以后,更是为朝廷殚精竭力,尽其所为。

孙觌在写其墓志铭里面,就说到了宋代时兴的“义庄” :"公亦在少师之次指地一穴曰:他日从先公于此至是。诸孤奉宿诫并举乐平郡夫人,以祔公志大论高尚名节生平,慕范忠宣为人踈财好义解衣推食振人之急,无秋毫计惜买田千亩为义庄三族之无归者咸语公请以范。公约束着为令俾子孙世守之如口,分世业之法又筑室为家塾延宾师具粮糗。凡族子之胜衣者皆进于学遇郊祀恩任兄弟之子。自为布衣至公卿无他嗜好官闲吏退以读书着文为乐,有易说春秋通义仙原圣记经史辨疑汉唐史评唐史要覧天."。

所谓“义庄”是指宗族“赈赡贫穷”的互助合作,主要表现为宗族中的显官什宦对贫困族人提供临时性的钱物救助方式。由于金国入侵造成南渡大逃难,南宋各宗族被战乱打散,所以,出现了“义庄”济贫救弱,旨在强化宗族的凝聚力,为宗族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制度范式和践行路径,受到了那时士大夫们的极力推崇和效仿,成为宗族发展史上的一大转折点。

如何延续、维持和发展一支家族或整个宗族的兴衰,避免家族由盛转衰乃至消亡,可以说是每个大族代代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隋唐以来,世袭制逐渐被时代淘汰,名门望族的承续已无法完全依赖“世袭”。通过世代科举、累代为官,固然能维护家族在政治上、社会上的地位和声望,但是宗族内部良莠不齐,穷达、贫富、贤愚、美丑的差异从来都是存在的,这些差异在平时尚可保持相对的“平衡”,而一旦遇到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发生大的社会动荡和变迁(特别是改朝换代),整个家族的政治和经济基础便会受到巨大的破坏和冲击,当宗族内部失去了“平衡”与控制时,整个家族就很可能溃败破落。

为了尽可能地延续本门家族的兴旺,最大限度地维护家族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名望,一种基本上能够保护整个家族不因朝代兴废、社会动荡而迅速溃败,既适应封建社会制度又能自救的办法(或称“制度”),便应运而生了,这就是发展延续了足足九百年的“义庄”。北宋范氏家族的代表人物、著名政治家范仲淹,不仅对维护国家强盛充满了热情,对本族的绵延兴旺也有深思熟虑的举措。

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时任杭州知州的范仲淹,用自己的俸禄在家乡苏州“置负郭常稔之田千库存,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钱公辅《义田记》)。也就是说,范仲淹自己出资在家乡购置了1000亩田地,这1000亩田的地租收入专门用来赡养或周济范氏族人。设义田的具体事宜,由范仲淹当时在苏州的胞兄范仲温筹办。范仲淹个人捐资购田以赡养靠血缘纽带组合起来的贫困人群,当然包含了恩义、情义、仁义的意思,所以这些资产被称作“义田”和“义庄”。同年十月,范仲淹制订了《义庄规矩》,以规范同族人的生活。他去世后,儿子范纯仁、范纯礼、范纯粹等,一方面继续捐钱购置田亩,一方面又多次补充章程,使《义庄规矩》日渐完备,并能适应变化的形势。

因此,宋代义庄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社会现象,而是有若深划的政治、轻济及文化背景!自古以来,宗族就有守望相助,患难相恤传统,而且盛行不衰的儒家宗法文化赋予了缙绅士大夫收族,睦族的责任,《周礼》云:“所宗以族得民者法如此,若天四回为族,使之相葬,五族为党,使之相数:五党为州,使之相期。"

宋代义庄的功能要集中在养和教两个方面。如东阳人陈德高,慕池文正公之义,削腴用千亩,立义庄,以赡宗族。又设义学,以教里中之子弟。江西乐平人正刚中,“买田千亩为义庄”,“又筑室为家塾,延宾师,具粮糗,凡族子之胜衣者皆进于学。”

祠堂为祭祀而建,有神祠、乡贤祠、节孝祠、宗祠、家祠等,在封建时代较义庄更为普遍。通常情况下祠堂只是义庄的一个组成部分,供后辈祭祀先祖之用。我国建造祠堂的历史可以追溯得相当久远,南宋朱熹在所编的《家礼》中详细规定了建造祠堂的祭祖的礼制,明朝嘉靖皇帝专门下诏要求百姓祭祖,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祠堂的建设,因此,有人认为明清时期是有史以来祠堂最多的时期,当时就有“宗祠遍天下”的说法“凡聚族而居者,城乡多各建祠。春秋祭祀,序昭穆,崇功德,敬老尊贤,颇有追远睦族遗意”。一般家族不仅有一族合祀的总祠,还有各自的支祠、房祠。祠堂所在之地一般都是祖先居住的地方,将旧房改造而成。一些家族建房前还要先建祠堂。

不一样的慈善体系:义庄的建置者们既重视义庄赡养族人功能的发挥,同时也意识到义庄培养“诗书种“对光大宗族的重要性。少数南宋义庄已兼具宗族祭祀的功能。如时人诗中所云:建立义庄,能使“先世家风传不坠,废祠香烬喜重温。祧湖陈稽古”,“拨良田以为义庄,收其半之入以赡族!余以瞻茔事”。

义庄,从狭义上来说,是指收藏义田田租,并以之分给族人的建筑物; 而广义上的义庄则是包含义田以及赡养宗族的组织及设施,甚至包括祖墓、义冢、祠堂、庄屋、义塾等。宗族是一个以血缘为纽带的群体。义庄作为宗族的下属机构,其运行的宗旨源于敬宗收族的传统思想。义庄的运行宗旨是:赡贫恤族,这也是宗族义庄的建庄准则。义庄的赡贫恤族这一运行宗旨,在北宋时期就由范仲淹做出了很好的解释,范仲淹提出了“赒给宗族,无间亲疏,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咸有所给”的赡贫恤族思想。

总之,义庄的功能主要分为三类,即:救济、兴学和祭祀,义庄的这些功能出发点都是为了服务宗族。

0 阅读:3

安荷评书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