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寒山寺(大宋词臣孙觌系列·四)

安荷评书法 2024-08-11 21:32:32

原创2024-03-14 07:43·三近居士

上文讲到了平江府和(苏州)枫桥以及寒山寺,引出了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其实众人不知,作为二度知平江府的大宋词臣孙觌也有一首《枫桥三绝-过枫桥寺》,堪比张继的《枫桥夜泊》同样脍炙人口,可谓誉满古今,甚至被翻译成英文,名扬中外。

秦大川英译:孙觌(宋)《枫桥三绝其一》

Three Quatrains on the Maple Bridge(No. 1)By Sun DiTr. Qin DachuanHorary haired, I come here again like in a dream,The dark green mountains remain the same as of old,The cawing crows, bridge-side temple and th' setting moon...Beside my pillow still ring the midnight bell tolls.

这首与唐张继的《枫桥夜泊》齐名并列刻在现在苏州寒山寺照壁上的诗是孙觌写的《枫桥三绝》是孙觌二度再任知平江府(今苏州)知府时写下的诗作。在金人入侵,宋廷飘摇之际,孙觌曾两度出任平江知府。一次是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正月至八月,由显谟待制出任;一次是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次年四月至闰八月。时间均不长。

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

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

枫桥是千古名胜,美丽不在风景,而在风景流变的故事和风景后面的心情,还有风景涉及到的相关人物。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的游览咏唱都给枫桥涂上瑰丽的色彩,于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座枫桥、几声乌啼和几声钟响。孙觌这首诗以枫桥风光为题材,融汇诗人的人生感受,再现一段旷古不变的情结,也为枫桥增添了一道沦桑的风景。

再任平江府知府,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多遭贬谪的诗人,孙觌听着仿佛不远处寒山寺(枫桥寺)传来的钟声,孤寂而辽远,顿时让这位词臣想起了自己曾经得意的青春,以及现如今国破家亡的凋敝景象。诗人一生多次来过枫桥,这次是再来,只有岁月蹉跎,岁月不饶人的感触。他感慨万千“万里归来悲故物”“不见玄都旧日花”。这是孙觌历尽离乱之后故地,愁绪郁结的大诗人他吟出了堪比张继佳作的《枫桥三绝》(原名《过枫桥寺示迁老三首》)已经成为物是人老的一声长叹啊。

孙觌是知道唐张继的,以他孙觌皇帝近臣的政治与社会阅历和以诗文书法、博学多才的词臣都是只留下一首诗的张继无法比肩的。这一点就远胜过张继。他写《枫桥三绝》虽然景同人不同,但自信不会比张继差。

观全诗,孙觌下笔就不凡,“白首重来一梦中”,能故地重游,都不敢相信这可是真的麽?青山依旧不改,枫桥还立在河上,寒山寺的钟声也一如往昔,变的只是从少年到老年的诗人自己而已。孙觌写《过枫桥寺》更多了对大宋帝国动荡的忧虑,以及对自己回归后仍然前途未卜的迷惘。

最后要说,而孙觌的《枫桥三绝》,全诗无一生僻字,明如白话,言简意赅,却胜在意境,如今读来仍耳目一新。坦率地说,孙觌的诗不同于张继原作,但却一样惊艳世人,一样流芳后世。苏州,这个堪比天堂的地方,白居易笔下是“风月万家河两岸,笙歌一曲郡西楼”。而柳永词里则是“拼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

由此,一位被“遇三朝”渡尽劫波幸存下来并在两宋脍炙人口的“四六骈文”大家孙觌给我们带来了其一生仕途风云际会。 那个时代一连串耳熟能详的风云人物---赵佶、赵桓、赵构、赵眘、苏轼、章惇、蔡京、李纲、秦桧、汪藻、周必大,汪应辰、大慧 宗杲、张守、胡松年、吕颐浩、韩世忠、史浩、洪迈、朱熹等人都跟孙觌扯上剪不断理还乱的关联,同代朝臣和友人更是不计其数。 一部孙觌生平的历史,半部两宋断代史,跌宕起伏,怎一个眼花缭乱,精彩纷呈了得。

另外,需特别说明一下,在《鸿庆集补遗》二十卷一诗中,该诗名为《再任平江至枫桥因用范相诗留题》。看见没有是“再任平江”“至枫桥”时所作的诗。结论是,此诗作于孙觌再任尚书后二度再任平江知府。

这里“范相”是指范宗尹(1100-1136年),正是他推荐孙觌知临安府的。即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六、七月左右的时间。《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二记载:“户部尚书孙觌为龙图阁直学士,知温州。寻改知平江府。”

引起误解的是因“白首重来一梦中”以为很老了,其实,孙觌再任平江知府那年,孙觌已经四十九岁了。年近半百,古人五十岁左右就是“年过半白”,有白头发了,这太正常不过了。所以,此说可信度极高。 孙觌一生多次来过枫桥,算是老相识啦。这样看来,该诗是和《过枫桥寺示迁老二首》混在一起了。

扒开历史的那刻起,是否发现,历史并不总是以它本来面目出现的,这也是为什么需要“考古”的理由吧。

0 阅读:0

安荷评书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