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的小王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吃饭也是随便对付几口,经常是外卖、快餐解决。
前几天,小王蹲在写字楼卫生间里,盯着马桶上血点子发愣。
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发现大便带血,小王最近总觉得肚子不舒服,时不时会拉肚子,偶尔还会便秘。
小王觉得可能是最近吃辣的吃多了,再加上经常熬夜加班,肠胃功能紊乱,没太当回事,自己买了点肠胃药吃。

可症状不但没缓解,反而越来越严重,有时候大便里还带血,而且小王还感觉自己变轻了,还认为可能是每天多爬了几步楼梯起效果了。
直到三个月后,他在医院拿到肠镜报告时,医生告诉他:肠癌中期。
这时候他才明白那些被忽视的“小毛病”,竟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一、逐年攀升的肠癌发病率肠癌,尤其是结直肠癌,近年来,中国与全球各地区结直肠癌的发病及死亡率逐年上升。
2020年,全球新发结直肠癌病例约193.16万例,均占全球约30%。[1]
以广州市作为范例来看,在2002年至 2015年期间,广州市区里,每10万人中患结直肠癌的人数,从23例涨到了53例。[2]
就全国范围来看,结直肠癌的发病情况也是越来越多。

更担忧的是,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人像小王一样,把一些轻微的不适归咎于肠胃不佳。
等到症状严重时,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二、这些身体变化正在悄悄报警1.便血不是小事,肠道可能有事
便血是肠癌的一个重要信号,很多人会误以为这是痔疮引起的。
当发现大便表面附着暗红色血迹,血液和大便混合在一起,甚至可能伴有黏液,可能是肿瘤表面溃烂出血导致的。

如果便血是鲜红色的,血液附着在大便表面,这可能与痔疮有关。
2.排便习惯一变,健康可能有险
如果你连续三个月每天准时排便,突然发现三天蹲不出一次,或者一天要跑五六趟厕所。
有时候明明有便意,坐在马桶上却什么都排不出来。
这种排便习惯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是肠道肿瘤影响了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排便规律被打乱。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超过两周,那就更要警惕了。
3.总是累得不行,身体可能在“预警”
肠癌患者排便时会流失较多的血,若没有及时发现,便血次数较多,容易引起贫血。

此时,你可能总觉得身体较累,就算睡够8小时,白天还是昏昏沉沉。
这种反常的疲劳,可不是长时间工作引起的,无缘无故变得容易疲劳,或者面色苍白,也要考虑肠道的问题。
4.腹痛不适感,肠胃敲警钟
肠道肿瘤已经出现时,会刺激胃肠道部位,一般会感觉右下腹持续性的闷痛,排便后可能会暂时缓解,放屁后反而加重,大部分人可能以为是消化不良。

但是这种疼痛会持续存在,且可能并不剧烈,若进食后疼痛变得明显,一定不要归因于胃病或其他小毛病。
5.体重悄然降,健康引关注
没有刻意节食健身,饮食也还算正常,体重莫名下降超过5公斤,特别是伴随食欲减退、看见油腻食物就反胃的情况,这可能是肿瘤在疯狂消耗你的能量。
三、这些行为最伤肠1.久坐不动
现在很多人的工作性质导致久坐不动,一坐就是6个多小时。
身体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肠道蠕动也跟着变慢,这对肠道健康非常不利。

2. 把加工肉制品当零食
部分人群对加工肉制品格外喜爱,常把火腿肠、腊肉、培根这类加工肉制品当作平时消遣吃的零食。
这些加工肉制品在生产制作的时候,添加了好多添加剂,长期大量地吃,会对肠道健康产生不好的影响。

3.长期服用泻药
有些人为了缓解便秘,长期依靠含有蒽醌类成分的泻药。
这类泻药虽然能让便秘问题暂时得到缓解,可要是一直吃,就会损害肠道原本正常的生理功能,最终造成肠道功能失调。

要是你的直系亲属里有人得过肠道息肉或者肠道癌症,那一定要特别留意。
专家建议,最好从40岁就开始做相关筛查。
要是亲属确诊患病时的年龄小于40岁,建议从比亲属确诊年龄早10年的时候开始筛查。[3]
肠癌听起来很吓人,但只要多加注意,重视身体的异常信号,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还是有很大机会治好的。
参考资料:
[1]闫超,陕飞,李子禹. 2020年中国与全球结直肠癌流行概况分析[J]. 中华肿瘤杂志,2023,45(3):221-229.
[2]毛纯,陈桂芳,盘宇洁,等. 1972—2015年广州市城区居民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趋势分析及预测[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1,55(5):640-645.
[3]苏宇,湛浩然,孙鑫,等. 全球针对家族史高危人群的结直肠癌筛查指南推荐意见的系统综述[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2,43(9):1469-1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