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惟不欲求工而自出新意,则虽拙亦工,虽工亦拙也。其中提到了拙与工的关系。工,很好理解,有工整细腻的意思。至于拙就有点儿难以理解了,是不是让人觉得作品有笨笨的感觉?当然不是了,这个“拙”是大巧若拙的意思,这样一来拙和巧有了联系。而工巧一词,很多人都了解,就是精巧的意思。那么拙可以理解为,精巧到极致的一种感觉。
也有人觉得巧是技法、技艺的意思,大巧就是超越了技巧范畴,没有了人工雕琢的痕迹。拙,就是形容天然美。这样理解更加准确,但在欣赏山水画的时候,普通人更容易理解工巧,而很难理解大巧。欣赏的时候,首先获得的是视觉感受,然后才是精神享受。先看到,才能体会,这就需要画家要处理好拙与工的关系,从而达到大巧若拙的境界。

查士标 山水册
只看文字,也许不好理解,可以欣赏查士标画的《山水册》好好体会一下。查士标生活在明末清初,诗书画三绝。他是新安人,和同时代的画家弘仁是老乡。查士标画风清旷超逸,喜欢用淡墨通过干湿变化表现枯寂景色。《山水册》是仿古创作,临仿了郭熙、倪瓒、黄公望等人画风。
郭熙是宋代画家,査士标在临仿的时候用笔相当简单,并没有刻画繁复精美的细节。为了突出郭熙的笔墨特征,查士标画了一块形似卷云的山石。实际上,这样处理有画蛇添足的嫌疑。不过也能体现大巧若拙的特点,查士标舍弃了逼真写实,描绘心中的雪景。

查士标 山水册
他仿郭熙画雪景不太成功,当他仿元人山水的时候相当了不起。折带皴的山石、小小亭子,一丛幽篁,一看就知道这是仿倪瓒山水。折带皴生动描绘出岩层结构,用笔虚淡,提按顿挫样样俱全。枯笔淡墨轻轻扫过,山石表面有烟云升腾笼罩。
他画出了江南山水清冷秀雅的一面,让人感觉好像在太湖之滨的山林间穿行。远远望去,有一座亭子似在迎客。画面表现出顺应自然的美感,有一种淡淡的快意在胸中涌现。不要提到倪瓒就说孤独寂寞冷,人的感情是丰富的。查士标就画出了轻松惬意的味道。这就是拙,淡化具象,转为抒发情感。

查士标 山水册
披麻皴画江南山水,总是让人觉得优雅迷人,想要走入其中成为山水景色的一部分。查士标用笔自由,哪怕多用淡墨枯笔,也有淋漓畅快的感觉。尤其是似有似无的烟云聚在山腰,更想探究云的后面有什么美景。
拙和自然、视觉感受并不矛盾,只不过更强调描绘山水的神韵。当用笔简化之后,就需要每一笔都恰到好处。如何画出查士标的味道,除了手熟,还需具备审美上的高度。当他用简单表现饱满,用枯笔淡墨表现厚重苍润,就有了大巧若拙的美感。

查士标 山水册
你喜欢查士标的《山水册》吗?如果在他的画中看到了无欲无求,看到了清新天然,肯定会爱上他的风格。有人说查士标缺乏创新精神,创新是好事,但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