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师免费辅导到各类培优,与时俱进的培训升级

飞翔小钰 2025-01-27 22:28:45

义务阶段是知识普及,从这个目的性看补习是有积极作用的,不懂得知识点通过补习学的东,可以提升孩子的整体知识水平。但现在的培训目的并不如此,培训的目的是学习各类解题技巧,然后在中考选拔中超越更聪慧的孩子,而培训本身没有提升学生的素养,反而固化了思维,这样的培训目的是与教育的理念相悖的。

因此一句话说的很好,某某方不等同教育,教育一直会存在,但某某方不一定存在。

培训1.0阶段,最为朴实,最无功利性的培训,老师的付出,提升学生的学识。

在我们那个年代,能够升上高中的孩子并不多,升上大学的比例更低,甚至有相当数量的孩子因为家庭的原因,主动放弃升学,很多学校和老师,往往利用课外时间,免费给孩子培训,帮助学习力一般的孩子,多掌握一些知识,即使这些孩子大概率不能升学。

那时候的老师是园丁,是让人发自内心的钦佩,他们没有较高的收入,但却有一颗纯净的灵魂。

培训2.0阶段,收益性培训兴起,但并未成燎原之势。

培训班的兴起,伴随着大学的扩招,更高的升学率,给了更多孩子升学的期望值,以前的天之骄子,开始渐渐普及,当很少人就读大学,大多数家长遵循的是顺其自然,当就读大学的比例越来越高,普通思维能力的学生,就越有可能通过培训提升成绩实现升学。

培训3.0阶段,大型培训机构出现,模型训练流水线提分式培训兴起。

大学录取率越来越高,参与培训的家庭越来越多,培训力度也越来越大,培训班之间竞争也愈发激烈,一些大型的培训班,不再是个性化的教学,而是一套区别于课内教学的流程化模型,更容易提分,但更淡化思维。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