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白茶是绿色的,为什么煮出来却这么红?老茶客道出2点真相

小陈茶事 2024-12-13 09:55:40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大鱼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朋友说,趁着前段时间的休假,她和很久没见的大学同学见了一面。

从前无话不谈的两个人,再次见面时,却感觉彼此已完全不同。

约着一起来看瓷器展,朋友想细致地参观一遍,但对方只匆匆拍了几张照片,就催促她赶往下一个展区。

朋友有些不解,表示难得来一次,如果只是走马观花般浏览,意义不大。

对方却坚持认为,这样的方式太耽误时间,还不如多拍几张分享到朋友圈。

虽然没有多说,但隔阂已经悄然滋生,逛完展后,朋友便找借口结束了这场尴尬的聚会。

重述这件事时她有些感叹:“环境对人的影响真的太大了,前几年她还没有这么浮躁。”

想到喝茶时也是一样,同样的一款茶,受茶具结构和材质的影响,展现出的风味也会有所差异。

因这一现象,有茶友问过,老白茶用茶壶煮滋味更浓,所以汤色也会更红一些?

受内质释放情况的影响,茶汤颜色也会出现循序渐进的改变,但无论如何,红汤都不属于正常现象。

《2》

茶汤能呈现出什么样的颜色,主导权在茶色素物质。

除了常被提起的芳香物质与滋味物质,还有一类茶色素物质,能够体现出不同茶叶之间的差异。

茶色素物质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不溶于水,例如常被提起的叶绿素。

另一类茶色素物质可溶于水,如花青素、茶红素、茶黄素等,是构成茶汤颜色的主体。

作为微发酵茶的白茶,经历多年陈化后,汤色虽然略有加深,但也远远达不到黑茶那般深沉的程度。

倘若汤色暗沉发红,很有可能是茶叶发生了过度发酵,内部的茶色素发生了转变。

市面上层出不穷的做旧茶,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

加工过程中,为了能快速改变茶叶外观,某些茶商抛弃了传统的萎凋和烘干工艺。

鲜叶采摘完成后,不仅没有及时薄摊薄晾,反而一股脑地倒在加工车间的地板上,甚至往上洒水,加速发酵进程。

茶叶堆叠升温,内部的水分又难以排出,生成了大量的茶红素与茶褐素,叶片最终转变为砖红色、咖啡色。

又或是储存期间没有做到完全密封,外界水汽涌入茶叶内部,导致白茶受潮变质。

一旦快出水泡出的茶汤颜色不对劲,不管是做旧茶还是变质茶,为了健康着想,都不应该继续饮用。

但如果老白茶用盖碗泡出的茶汤表现正常,换成茶壶煮之后,颜色就变得特别深。

这时问题已不在茶叶本身,而在煮茶手法上,茶汤浓度过高,呈现出的滋味也会随着发生改变。

《3》

汤色发红原因一:投茶量过多。

与盖碗泡茶法相比,用茶壶煮的老白茶滋味更浓郁一些,操作过程也更为简便易行。

水烧开之后投入干茶,静候茶汤沸腾便可关火,省去了多次出汤的步骤。

持续的高温高压环境里,茶叶内质的释放速度得到了显著提升,因而在投茶量上可以更加节省。

这一特点让很多新茶友一开始想不明白,明明煮出的茶汤是盖碗冲泡的数倍,少投茶怎么会滋味更浓呢?

这是因为,煮茶与泡茶的原理存在本质差异,不能简单地按照同一标准来操作。

110毫升的标准盖碗,需要投茶5克,是因为茶与水的接触时间短。

逐次冲泡的过程中,内质释放得到了有效控制,使得每一道茶汤都能合理分配到相应的内质。

内质丰富的好茶用快出水的方式冲泡,最能还原纯正本味,后续再适当延长坐杯时间,冲泡数十回都不成问题。

而用茶壶煮茶,虽然容量变大,但等水烧开的期间,茶与水的接触远远超过了8秒。

原本分散在前几冲的滋味物质,此刻全部聚集在一起,再沿用原本的茶水比例,只会导致茶汤风味过于浓酽。

浓度过高的茶汤,其中可溶性茶色素的含量也随之增加,所以看起来颜色更深。

煮上一壶300-400毫升的茶汤,搭配1.5-2.5克干茶,就能煮出足够饱满的茶味。

根据实际的煮茶需求,在此基础上按比例增减投茶量,让每一片茶叶都能发挥出最有效的价值。

宁可少投茶,一壶释放出所有的滋味物质,也不推荐把茶汤煮得太浓。

即便后续再加水稀释,茶汤喝起来也不够饱满,有些不尽人意。

《4》

汤色发红原因二:煮茶时间太长。

前面提到,煮茶时等待茶汤沸腾就可以关火,除去前面烧水等待,实际煮茶所需时间往往不超过半分钟。

于是有茶友担心,时间太短内质无法充分释放,煮出的茶汤味道太淡,等上三五分钟才关火。

另外,随着天气逐渐变冷,特别是在没有暖气的室内,水温的下降速度会明显加快。

为了能随时喝到温热的茶汤,有些人习惯只倒出一小部分,其余部分持续留着加热,无形之中延长了煮茶时间。

壶内的持续高温,导致茶叶析出了大量的茶红素,茶汤颜色也随之变红。

沸水投茶的做法,正是为了更精确地控制煮茶时间,防止内质过量析出。

壶内再次开始沸腾,只要茶汤呈现出赤金色或浅琥珀色的色泽,就意味着物质析出已经达到了最合理的范围。

过之而不及,此时便是关火的最佳时机,待壶内完全止沸后,就可以将茶汤完全倒出。

当然,如果担心短时间内无法完全喝完,其实可以换成小一些的玻璃壶煮茶,更好把控煮茶量。

另外,添置一个恒温杯垫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让公道杯中的茶汤保持着适宜入口的温度,同时又能与茶叶分离开来,避免长时间浸泡导致口感变化。

总的来说,茶壶煮茶与盖碗泡茶,虽然在形式上存在截然不同的差别,但追求“快”的原则永远不变。

煮出一壶浓度过高的茶汤,很难呈现出老白茶的细腻与醇厚,苦涩得难以入口,更是不必要的损失。

《5》

人与人之间最愉快的状态,莫过于能够畅所欲言。

茶与茶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能否带来顺心的感受。

煮优质茶叶,合理煮茶,让老白茶更显醇厚,带来深邃悠长的回味享受。

万事万物都能恰到好处,改变才不至于成为阻碍。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