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工作中与90后接触越来越多,对90后的看法日益改变。我们不得不承认,每一代人都是在否定声中崛起的,90也如当年的80后一样,真正站上历史的舞台。80后虽未没落,但是历史的车轮不可抗拒。今天与一位朋友一起聊中国的个人理财市场,80后已经形成固有的时代烙印,除非是金融行业的从业者,否则很难改变,90后却是正当时。
长久以来,中国没有个人理财市场,没有理财规划师,就好像家族信托这种东西在国外风靡已久,但是在国内起步也算勉强。中国的所谓理财就是投资,就是赚钱,就是收益率。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在过去的几年,中国具备这样的金融环境。那么,我们财富的归宿到底在哪里?
房地产
在中国,理财不谈房地产那就是对财富的亵渎。房地产给每个国家都带来了红利,且是暴利。无独有偶,房地产也都将私人财富无情吞没,即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如果没有疫情,或许我们的房地产依然坚挺,现在失去的不仅仅是购买力,而是市场的信心。
影响房地产的两大因素,利率水平与租售比。红利时期我们谈利率水平,因为这直接决定我们的投机风险,投机只存在于单边的市场行情,除非现在你有渠道做空房地产,否则套利的时机已经丧失。租售比,人口与就业,包括此次房地产价格回调的幅度,这些都成为未来房地产的投资要素,所以新晋一线城市可能会成为投资热点,老牌一线城市,租售比依然堪忧。无论如何,没有投机。
所以对于90后来说,房产是财富,绝对不是理财产品,不可投机,切记!
理财
中国现在有一个很尴尬的问题,政府“一心”为民,但是上下不齐心。政策掷地有声,却回弹无力。中国政府或许拥有全世界最高的民众支持和拥护,但是这种支持、拥护与依赖相伴。我相信,在中国很多民众都相信:只要我处于风险之中,就会得到政府的帮扶。所以,每当出现问题,民众都翘首以待“福利”政策。从理财的角度讲,中国居民可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政策性风险。
理财,追求的是财务安全,核心是理财目标的实现。换句话来说,我们现在的理财应该有意识的去对抗未来可能存在的政策性风险,这包含三个层面:
1、政府主导的项目与投资;
2、政府扶持的项目与投资;
3、市场主导的项目与投资;
很显然,对于政府主导的社会,我们不能脱离政府的依存关系,即积极参与政府扶持的项目,减少政府主导的项目(政府主导项目总有政治倾向,忽略个人需求),对于市场主导的项目我们应该让政府以间接的方式参与,即机构理财代替个人理财。很显然,最近几年频繁暴雷的基本都是市场主导,个人参与的项目。
除此之外,相信“专业”,让自己专业起来。今天看到一个视频:现在的市场3000元雇佣不到一个农民工,但是雇佣的到一个大学生;可悲的是,现在的这批大学生正是当年出卖廉价劳动力农民工的孩子。我想说的是,物是人非,3000只是价格,核心资本已经更换,必定展现出不一样的价值,这就是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