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来年时间,经济领域兴起数不胜数的商业模式。尤其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不少公司试图通过创新商业模式来获得成功。
然而,并非所有新型商业模式都能经受住市场和消费者的检验,也不一定能够成功。
在这十年之中,不少曾经吸引各方资本加入曾经兴盛一时的商业模式逐渐走向落幕。
共享经济和社区团购就是典型的例子。
共享单车是共享经济的代表,2014-2018年随着互联网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几年也成为共享单车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凭借它的新奇概念和资本的炒作,一度风靡全国各地。
然而,短短数年时间,共享单车就在全国多数地区消声匿迹,如今仅在少数城市还能见到其踪影。
当年众多经营共享单车业务的所谓创新公司,破产的破产,倒闭的倒闭,骗钱的骗钱。余下来的少数几家也只是在苟延残喘,难以真正通过经营共享单车业务获得成功。
而最大的悲剧是,共享经济对社会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发展共享单车以解决所谓公共交通的最后一公里障碍的愿望是好的,却忽视了这种商业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有的则是非常致命的问题。
对于共享单车的失败,相当多的分析观点把原因归结为管理问题、质量问题、市场竞争激烈和资本过度介入等问题。确实,这些综合因素导致共享单车夭折,却又不是它注定失败的根源。
对人性的自私缺乏清醒地认识,才是共享单车乃至其他共享经济失败的最终原因。
没有人会认真对待不属于自己所有的物品,公共物品如果没有有效的管理手段,被个人使用一定会导致物品缺乏保护,甚至故意破坏等行为的发生。
我们不能企图以道德教化以所谓的提高文明素质去改变人的自私本性,这是毫无意义的。
公共物品,特别是难以有效监管使用的公共物品,一定会被滥用,一定会被浪费,一定会被破坏。
因为共享经济模式不可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因而走向失败是必然的结局。
近些年兴起的社区团购,同样开始走向失败。
社区团购的兴起同样与互联网的深入密切相关,同样是想打通面向社区居民的消费渠道。初衷是好的,结局是悲惨的。
如今,社区团购的商品质量越来越差,代理提货点也纷纷终止合作。社区团购这种模式走向死亡已成定局。

社区团购的主要优势在于方便快捷特别是价格低廉带来的实惠。
资本也就是互联网企业们凭借资金优势和网络优势,大量开始价格补贴,甚至不惜以低于成本价的超低价策略打击对手以图占领市场,在初期曾成功渗透进遍布城市的广泛社区。
表面上看,这种商业模式很成功,社区团购兴起的前几年也确实如此。
然而,低价策略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多方利益,被管理部门处罚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没有固定门店,为降低成本企图利用社区各种类型的商家来辅助完成销售,由于收益微薄,商家普遍没有积极性。
实际上,社区团购的综合成本未必就比实体商超低。
低价策略已然行不通,降低成本又不可行,那么,社区团购服务商们就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采购质量低劣的商品或者降低服务质量,如此下去自然是死路一条。
究其原因,社区团购这种商业模式之所以走向失败,就败在“贪婪”二字上。
资本总是贪婪的,是无孔不入的,但凡有机会,它们会伸向社会的各个角落,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掠夺的地方。
于是,这些互联网平台公司仗着自己的资金和网络优势,肆无忌惮地扩张到原本不属于它们它们也毫无优势的社区消费领域。然而,它们终将为自己的贪婪买单。
从上述对共享经济和社区团购的分析可以看出,并非所有商业模式的创新都会成功,有些商业模式先天就存在失败的基因。
任何一种商业模式,如果试图挑战人性,或者无节制地贪婪,都注定会失败。
创新商业模式,要清醒地认识到界限,不能为创新而创新,更要有所节制,否则只能自食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