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2024年GDP已经非常接近4万亿美元,距离超越日本和德国仅一步之遥,预计将在2025年超过日本,稍后超过德国。印度有望在数年内成为经济体量居世界第三的国家。
印度经济崛起是毫无疑问的。不少国人对印度抱有偏见,始终认为它是一个落后国家。其实,我们看待任何国家都应以动态和发展的眼光,印度早已不是几十年前的印度,它已经崛起成为一个经济大国。
那么,是哪此因素促成了印度经济的崛起?哪些因素阻碍印度经济潜力的发挥?印度经济的长期增长前景如何?
人口红利是推动印度经济强劲增长的重要因素。
众所周知,人口规模对于一个大国的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印度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长期较高的人口增长率带来的巨大人口规模为印度经济提供了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这是印度经济崛起的重要支撑。
作为主要发展中国家的印度,由于此前长期经济规模相对较小,依据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所有国家都会经历一轮持续20-30年的经济起飞,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实现工业化阶段。从传统落后产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转型为现代产业主导的工业化阶段,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最为迅速的时期。印度当前即属于这一阶段。
下面要重点分析的是印度的经济发展模式。
着重发展科技服务业是印度经济崛起的关键
印度并没有走各经济强国曾经普遍经历的传统工业化道路,没有把重点放在制造业上面,而是适当发展制造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科技产业。印度诚然也有相当规模的制造业,居世界第六位,却无法与占据GDP过半份额的以科技产业为代表的服务业相提并论。
对于这种绕开传统发展模式的经济发展路径选择,众多经济学家及各方面专家都不是太看好。有一种很普遍的传统认识,认为制造业必须是一国经济的基础,制造业较弱的国家经济长期增长前景堪忧。
他们统一认为先发展传统制造业再发展信息科技产业,才是正确的发展路径。绕过制造业直接发展高科技产业打破传统产业发展顺序,势必会导致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薄弱,经济长期增长的潜力受限。
我认为,这种观点有失偏颇。每一个国家都应当选择适合自身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只要是经济发展取得可持续性的成就,这种发展路径就是值得肯定的。
按照产业发展阶段的演进规律,从农业主导的前工业化阶段到制造业主导的工业化阶段再到服务业主导的后工业化阶段,是一个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服务业尤其是科技产业是比制造业更为高级的产业形态,是进入新的经济发展阶段的标志。
从德国和日本的经验教训来看,这两个昔日经济强国,都是以制造业起家,是因为它们彼时处于全球主要国家进行工业化的阶段,制造业是当时世界经济的主导性产业。
而印度当前所处的时代,世界经济已经过渡到以信息科技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后工业化时代,印度偏重发展当前发展阶段的主导性产业即科技服务业应是明智的选择。
德国和日本,由于固守传统制造业主导的发展模式,可谓是成也制造业败也制造业。这两个大因皆因制造业而腾飞,也同样因固守制造业未能成功过渡到科技服务业而长期经济增长乏力。
美国之所以经济强大,正是因为走了正确的路,遵循了产业发展的正确路线,从制造业已经过渡到了科技服务业主导的阶段。
印度绕开制造业的发展模式,既避开了与中国的竞争,又发挥了自身的优势。
制造业领域既然已经有了中国庞大而全面的产能规模,印度选择突出服务业优势无疑是正确的选择。
印度拥有数量可观的科技人才和庞大的讲英语的人口,而且薪资低廉,从而能够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效率高质量而低成本的服务。印度的科技服务业也在不断创新升级,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已经从低端的外包发展到高端的研发和外包,成为全球举足轻重的IT服务业大国。
可以说,印度发展科技服务业的产业模式符合经济发展潮流,也符合世界经济分工的需要。

印度政府对资本市场的重视助力经济腾飞
有一种缺乏远见的认识,把资本市场归于所谓的虚拟经济,认为不应重点发展资本市场为主的虚拟经济,而应以实体经济为主。这种观点既缺乏对经济学的深刻认识,也是完全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
强大的经济体必须有强大的资本市场作为基础。资本市场不只是融资的场所,不只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工具。
发达的资本市场已经成为主要国家经济体系的标配。
资本市场是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晴雨表,这句话如何重视都不为过。经济发达国家无不高度重视资本市场,美国政府甚至认为资本市场就是一切。确实,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与一国经济的繁荣程度息息相关。
经济发展良好的国家,其资本市场无不是运行在大牛市之中,既体现了经济发展的成果,也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金融支持。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是相辅相成的,不能脱离实体经济去发展虚拟经济,也不能忽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
资本市场如果比较成熟,能够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良性和巨大的推动。资本市场缺乏活力的国度,其经济发展一定是存在严重缺陷的。
印度经济起飞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印度政府高度重视资本市场的建设和发展。除了出台鼓励企业上市的政策,更是提高了资本市场的效率和透明度,还大力引进外资,从而为资本市场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可以看到,伴随着印度经济的崛起,印度股市也在近年来也走出了神话般的大牛市行情。尽管不可否认,印度股市存在一定程度的泡沫,但其暴涨的基础却体现了印度经济的崛起。
印度务实主义的外交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外部环境
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过多纠缠于意识形态和制度之争无益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长期与主要国家处于对立状态的国家,脱离世界被孤立的国家,不仅难以吸收引进先进的科技成果,也难以进入世界市场。关起门来发展的后果,就是其经济日渐失去活力,甚至逐步进入停滞状态。俄罗斯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
历史上看,一切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它们都采取务实主义的外交政策。
所谓务实主义的外交,即放下意识形态争论,放下制度和文化差异,甚至是放下历史上的恩怨。一切以发展本国经济为要务,一切都服务于本国经济增长。
印度的务实主义外交体现在与世界主要大国,甚至是与敌对双方都有着密切的经济往来,从而获得了丰富的发展资源和广阔的世界市场。
印度对外政策的开放性和务实性,显然使印度经济受益匪浅。
上述分析的主要是印度经济发展的优势因素,下文将简要说说制约印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劣势因素。
印度庞大人口规模带来的人口红利,很可能不会持续太久,印度人口增长率已经明显下降,以后也肯定会进入到低生育率的阶段。这是世界各国人口发展的规律。这样的话,印度的人口红利也将会逐渐丧失,从而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印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印度经济高速发展只是世界主要国家处于起飞阶段时都曾经经历过的,一般这一阶段将会持续20年左右的时间,此后将会逐步过渡到中低速发展阶段。从目前来看,印度经济高速发展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可能在约五年以后逐步降到5%的中低速发展。
印度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如电力供应不足、物流成本高昂等问题限制了印度经济的发展。
印度经济还存在地区间和城乡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也使印度经济的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印度多元文化中存在的种族主义、宗教纠纷,历史传统形成的种姓制度和女性安全等等问题,也导致印度社会矛盾重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印度经济的发展。
展望未来,印度经济仍将进一步迅速增长,并非如一些人所说的是经济泡沫。然而,印度经济能否真正从发展中经济体过渡到发达经济体,是一个疑问。
当印度结束经济起飞阶段之后,若能成功解决上述种种制约经济进一步增长的缺陷,那么,对印度经济的长期增长前景是可以适当乐观的。
反之,若印度未能摆脱自身缺陷导致的根本束缚,那么印度经济的强势表现就可能只是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