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近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奇瑞汽车的上市进程总算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对于奇瑞汽车而言,虽然销量不断增长,看着很是风光,但实际上,它真的很需要这笔钱应对已在眉睫的挑战。
矩阵已成奇瑞汽车成立于1997年,总部位于安徽芜湖。
按2024年全球总销量计算,它是国内第二大自主品牌车企,同时也连续22年稳坐自主品牌出口规模第一的宝座。
经过多年的品牌布局,2023年其终于搭建好了5大核心品牌矩阵,分别是大家伙非常熟悉的奇瑞,以及捷途、星途、iCAR、智界。
其中,奇瑞品牌是奇瑞汽车起家的主品牌,定位大众和家庭市场,早期以燃油车为主,这几年逐渐向新能源领域拓展,车型涵盖了轿车和SUV,售价主要集中在5万到20万之间,2024年境内零售销量达到54.90万辆,在自主品牌中销售规模居前。
捷途品牌诞生于2018年,主打越野旅行,覆盖燃油车、新能源车,核心车型是SUV,价格集中于9万到25万,目前价位主要覆盖中端与中高端市场,2024年境内零售销量达到39.43万辆,市场竞争力较强。
同为2018年推出的星途品牌,定位于科技新豪华汽车,有燃油车,也有新能源车,车型覆盖轿车和SUV,售价主要集中在10万到32万区间,目前价位主要也是覆盖在中端与中高端市场上,2024年境内零售销量9.04万辆,竞争力正逐渐增强。
iCAR是2023年才推出的定位于年轻用户潮酷汽车的新品牌,目前只有纯电SUV这一类车型,价格集中在10万到15万之间,覆盖中端市场,2024年境内零售销量4.87万辆,品牌正在成长中。
2023年推出的智界,是与华为合作的鸿蒙智行模式新品牌,定位于卓越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意在中高端与高端市场,目前只发布了一款轿跑和一款轿跑SUV,价格介于20万到35万之间,当前价位能够覆盖中高端市场,2024年境内零售销量虽然只有5.8万辆,但其第二款车智界R7目前月销量过万,市场表现强劲。
快速增长2024年,得益于多品牌同步扩张、新能源车型密集推新,以及海外市场持续发力,奇瑞汽车实现了销量和收入利润的丰收。
这一年,奇瑞汽车的总销量同比增长了38.59%至260.32万辆,不仅销量再度大幅增长,而且首次突破了200万辆大关。
海外市场的表现同样不甘示弱。
奇瑞汽车出口销量在2024年同比增长了21.4%至114.46万辆,连续22年稳居国产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的宝座。
同时,其在新能源领域的进展非常不错。
随着一批新能源车型的密集投放,2024年奇瑞新能源车的销量飙升至58.36万辆,同比增长幅度高达232.7%,展现了迅猛的发展势头。
销量的增长也体现在了奇瑞汽车收入利润的增长上。
2024年前三季度,奇瑞汽车营收增速显著,实现收入1821.54亿元,同比增长67.66%,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38.36%,达到112.22亿元。
高负债率然而,尽管奇瑞汽车这些年一直在盈利,收入和利润的增速表现也不错,但它的负债率却表现得相当差。
2022年以来,奇瑞汽车的资产负债率虽逐渐下降,但仍稳定维持在90%左右的高位水平。这比起上汽集团、广汽集团、长城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甚至蔚来汽车等一众同行,都高出了一大截,真是让人压力山大。
如果接下来能顺利敲开资本市场的大门,无疑对缓解其负债压力颇为有益,此外,筹集到的资金也将为奇瑞汽车的研发投入与市场拓展注入新的动力。
现实挑战在高企的资产负债率之外,奇瑞汽车在产品层面实际上面临着一些相当大的挑战。
如今的汽车市场,新能源车一路狂飙,燃油车的发展空间越来越被挤压。
与此同时,国产自主品牌整体势能不断增强,中高端以及高端市场已经成为国产自主品牌车企争夺未来话语权的重要舞台。
然而,不论是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是中高端、高端市场,奇瑞汽车都有非常明显的短板。
在新能源领域,尽管其去年下了一番狠功夫,确实取得了不错的突破性成果,可仔细一看问题依然不少。
除了与华为合作的智界在一番波折后终得大胜之外,奇瑞汽车旗下并没有其他单月销量能保持过万规模、销售表现称得上领先的新能源车型。
再来看20万以上的中高端和高端市场,同样是除了智界,奇瑞汽车没有销售强势的门面担当。
可以说,接下来如何继续打磨和精进产品力,以进一步提升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势头,以及打造在中高端市场、高端市场的品牌力,是摆在奇瑞汽车面前的一个紧迫的大挑战。
应对这些大挑战显然需要相当规模的开支做支撑。
希望奇瑞汽车这番上市之路能顺利些,期待一个更强的奇瑞汽车快些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