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店已奔5万家,蜜雪冰城的下一个增长在哪里?

若云谈商业 2025-02-28 14:24:34

蜜雪冰城当前的门店数量现在已经超过了45000家,不仅规模庞大,还把所有竞争对手远远甩在了身后。

但与此同时的是,当成为了可望而不可及的行业一哥之后,其营收增速放缓的问题也开始显现出来。

那问题来了,蜜雪冰城未来的增长点到底在哪里?

01现实

从经营表现来说,经过持续高速扩张之后的蜜雪冰城,其营收增势下滑其实已经是既成事实。

2024年前三季度,蜜雪冰城收入同比增长了21.22%至 186.60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速也有了45.20%至34.86亿元。

尽管期间其收入利润增速表现不错,但从收入角度,如果回看2020年营收同比增长82.38%,2021年增长121.18%,2022年增长31.15%,2023年增长49.55%的节奏,不难发现,其营收增速放缓的趋势非常明显。

可以说,未来的增长问题确实已是蜜雪冰城需要花更多精力去解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02下沉

蜜雪冰城旗下目前有两个主力品牌,一个是遍布大街小巷的现制茶饮品牌蜜雪冰城,另一个是知名度更低一些的现磨咖啡品牌幸运咖。

从门店数量、收入到利润来说,绝大部分都来自其起家的蜜雪冰城品牌。

不过,最近我往返于常去的一些城市和街区时,感觉已经很久没看到新开业的蜜雪冰城门店了,直观感受是蜜雪冰城的门店增长速度似乎放缓了不少。

然而,有一个数据让我非常惊讶,2024年9月时,蜜雪冰城品牌的境内门店数量竟然在上一年度同期29000多家的高基数上,同比增长了约28%,达到了37000多家,期间增量竟约有8000家之多。

看来,走低价路线的蜜雪冰城品牌在渠道下沉方面的实力,真是比想象中还要强大得多。

但是,在境内门店数量高达37000余家之后,蜜雪冰城品牌还有多少门店拓展空间?

从当前来看,蜜雪冰城品牌下这数万间境内门店已经广泛分布于31个省级行政区、逾300个地级市、1700多个县城与4900多个乡镇。

而我国省级行政区也就34个,地级行政区333个,县级行政单位2800多个,乡镇约30000个。

整体而言,蜜雪冰城品牌门店对省区以及地级城市的覆盖率非常高,对县级城市的覆盖率也已约6成,城市渗透率比较高,但从乡镇角度来说,未覆盖的数量还比较多。

这些尚未进驻的县城、乡镇,无疑是蜜雪冰城品牌未来可拓展的空间。

当然了,由于人口规模、人口密度、消费能力、茶饮习惯、配送距离等原因,其中也有不少县城特别是乡镇,注定不会真正成为其有价值的增量市场。

因此,“未覆盖率”并不能简单地等价于潜在的市场空间。

可以说,对于蜜雪冰城品牌而言,渠道下沉仍有空间,但这一空间的天花板已经愈发触手可达。

03出海

既然内卷的空间越来越小,那就向外求。

出海,对蜜雪冰城品牌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增量机会。

其实,蜜雪冰城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实施出海战略了。

2018年,它在越南开了首家海外门店。2019年时,其海外门店数量还比较少,整体处于试水摸索的小步拓展阶段。但从那之后,蜜雪冰城品牌下的海外门店进入了较快的增长期,到2024年9月底,其海外门店数量已经约至4800家。

从境外市场分布来看,其门店主要集中在饮食习惯与中国更为相近的东南亚地区,比如越南、印度尼西亚、老挝、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尤其是越南和印尼这两大市场。

东南亚人口接近7亿,相当于中国人口规模的一半,尽管当地与国内消费者对现制茶饮的需求有一定差异,但毕竟其在当地门店数量还远不到1万家,预计未来应该还有不错的增长空间。

至于东南亚、日韩以外的海外区域,由于饮食需求和习惯的差异较大,蜜雪冰城品牌在这些市场的发展潜力可能很难寄予厚望。

04多元

在跑马圈地之外,多品类、多品牌化,其实也是拓宽发展空间的一种方式。

蜜雪冰城很早就开始尝试这条路,只是到目前为止,效果不算太理想。

之前提到过,蜜雪冰城旗下还有一个叫“幸运咖”的现磨咖啡品牌。

和蜜雪冰城一样,这个品牌走的也是低价路线,只不过它卖的是咖啡,而且目前只在国内市场发展。

回看幸运咖的发展历程,2019年刚起步时开了12家门店,到了2020年增长到142家,2021年达到了469家,2022年增至636家,2023年则超过了2900家。

虽然门店数量增长很快,但和蜜雪冰城品牌相比,幸运咖的势头显然还是弱了不少。

毕竟,对于国内消费者而言,喝咖啡还没有成为一种广泛的习惯和文化。

而且爱喝咖啡的人群,整体而言多少还是更注重品质和体验感,低价策略未必就能轻松占领市场。

不过呢,幸运咖目前的门店数量并不算很多,增长空间还是有,但跟蜜雪冰城品牌比起来,不可能相提并论。

除了幸运咖,蜜雪冰城其实还推动一个名叫“极拉图”的冰淇淋和甜品品牌。

这一品牌同样是在2019年开始尝试铺店,但后来发展得极为沉闷,现在已经没什么新动静了。

可见,即便强如蜜雪冰城,推动多品类、多品牌战略从规划到落地再到见到成效,也绝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有一点值得注意,蜜雪冰城的供应链能力很强,它差不多60%的饮品原材料是自产的,核心饮品食材的自产率甚至达到了100%,食材自产率很高,这一点为品控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同时在成本控制上也更具优势。

凭借这样的供应链能力,未来蜜雪冰城是不是有可能把幸运咖和极拉图做得更好一些,或者在现制饮料领域再孵化出一个更具竞争力的新品牌?

这种可能性当然存在。

不过,更现实的问题还不是能不能,是必须要。

因为随着时间推移,现有主力品牌的门店扩张空间或许在不那么远的将来就会达到瓶颈。

那个时候,对于蜜雪冰城的发展来说,开拓更多新的增长曲线会变得越来越关键。

蜜雪冰城,就加油吧。

0 阅读:0

若云谈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