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汽集团和华为正式推出了深度合作的新能源新品牌——尚界。
尚界,会改变上汽吗?
丢了销冠2021年,时任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在股东大会上抛出了后来引发热议的“灵魂论”。
他认为,与华为深度合作可能导致上汽失去对技术和品牌的自主权,因此拒绝了全面合作的提议。
灵魂论之后的几年里,新能源汽车行业从硬件到软件都进入了加速发展期,不同车企在新能源赛道上的表现层次渐显,智能化更是逐渐成为了深度影响消费者购车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当初态度坚决的上汽,其飞凡、智己两大新能源自主品牌却都未能实现突破。
飞凡长期低迷,去年已经因销量不振被合并回了荣威体系。
智己虽然曾短暂有过还不错的表现,但热门车型单月销量从未突破1万辆,如今颓势也已比较明显。
显然,目前为止在新能源汽车这条赛道上,上汽自己的灵魂不太够用。
更令人唏嘘的是,随着其新能源车业务发展失势,加上燃油车、合资车销量随市场整体不振,上汽在2024年丢掉了国内整车年度销量冠军的桂冠。
这是上汽连续霸榜18年后首次被超越,而击败它的正是一心卖新能源车的比亚迪。
恋爱吧幸而,事情终有转机。
2024年7月,发表灵魂论的陈虹董事长退休,长期在上汽任职的王晓秋接过了指挥棒。
面对上汽在新能源领域已经掉队的现实,王晓秋展现出了更为开放和务实的态度,为上汽做出了新的选择。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与华为合作,推出了华为智选车模式下的第五“界”,即尚界。
今年4月16日,在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上,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幽默表示他们在2024年就开始和华为谈恋爱了。
也是在这一发布会上,尚界正式推出。
作为继问界、智界、享界、尊界之后的“第五界”,尚界主攻高性价比与智驾平权的主流市场,主要覆盖中端价位消费者,预计首款车型将在今年秋季上市,售价区间为15万到25万元,在价位上与其他四界形成互补。
为此,上汽组建了一支超过5000人的团队,并首期投入60亿元,打造专属超级工厂支持量产,姿态积极。
不过,外界也有说法称,虽然是智选车模式,但上汽在尚界项目中的技术参与度和控制权,相比其他四界的合作车企更深、更大。
上汽在这一合作中的掌控程度到底达到了什么水平,未来待尚界车型上市后自然会有分晓。
但不管怎么说,上汽这次是愿意合作了。
该合作就合作其实,传统车企与信息技术科技企业合作发展新能源车,并没什么问题。
毕竟受限于技术积累、人才结构、团队基因和文化制度等原因,传统车企往往难以迅速完成适配智能化时代要求的自我转型,其想依赖自身力量在智能技术、智能体验上及时高效地打造出真正领先的产品竞争力,难度不小。
当然,这一短板可以通过未来的努力逐步弥补,但时间、时机不会等人,更不会等企业。
如果传统车企一时难以跟上智能化迭代节奏,该合作还是要合作,否则一旦掉队,车企很容易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
所以,很高兴看到上汽愿意重新以开放合作的姿态回归新能源赛道的竞争。
同时也希望尚界能扎扎实实地闯出一片天地。
更希望,借助尚界所积累的技术、经验,上汽的更多自主品牌与车型能够不断迭代,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越做越好、越跑越远。
愿持之以恒另外,实际上余承东早就说过,智选模式只有“四界”,不会再有更多“界”了。
但为什么这次华为还回头与曾经拒绝自己的上汽重启合作推出“第五界”?
显然,这与上汽在中国汽车行业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很大关系。
尽管目前上汽的销量仍有相当比重来自合资品牌,但在2024年之前连续18年稳坐年度销冠宝座的上汽,无论是整车制造能力、海内外渠道能力,还是品牌影响力,都绝对处于行业头部阵营。
这也是为什么几年前华为在发力新能源车赛道之初就想与上汽合作的原因。
虽然双方的合作经历了一些波折,但商业场上,该灵活变通的时候还是要灵活变通,这对大家都有好处。
当然,既然都是“界”,各自的发展和市场反馈难免会互相影响。
衷心希望上汽能做到持之以恒地保持开放合作心态,“五界”携手共进,彼此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