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传奇故事:奸妇、浪子瞎眼、王梦蛟、闾丘子

文友笑古奇今 2025-02-14 11:14:47

奸妇

齐大,是献县的一个非常厉害的强盗。有一次与一伙强盗一道出去抢劫,一个强盗见那家的女人漂亮,就想奸污她。

这个强盗拿着刀子威胁,女人誓死不从,强盗就反绑了女人双手,把她捆在长凳上,已经扒掉了裤子,叫另外两盗一左一右拉住妇人的两只脚。

齐大这时正在房顶上放哨瞭望, 强盗的行话,把在屋上瞭望以防有人来,叫做“看庄”。 听到屋内女人呼喊,立即从屋脊上飞身跳下,挺着匕首闯进屋里说:“谁敢这么干,有他就没有我!”气势汹汹一副想要拼命的样子,眼神像饿极了的老虎。

在千钧一发之际,女人免除了灾难。后来这伙强盗都被抓了,一同被官府处死,只有齐大漏网,始终没有抓到。

强盗们说,官兵搜捕的时候,齐大实际上就趴在马槽底下,可是搜捕的兵卒说:“在马槽附近往来搜查了好几遍,只看见槽下有一捆腐朽的竹竿,大约有十几根,积满了尘土污秽,好像是放了多年,从来没人动过。”

(出自《阅微草堂笔记》)

浪子瞎眼

书生方栋,在长安城里很有点名气,但他为人很轻佻,不守礼节。每在郊外遇到游玩的女子,就很不礼貌地尾随在后头。

清明节的前一天,他偶然到城郊游玩,见到一辆小车子,挂着朱红色的窗帘,围着绣花簇锦的车帷,几位女婢骑着马跟在车后。

其中一个婢女,骑着匹小马,容貌美丽极了。方栋稍向前凑近,偷眼一看,见车的帷幔拉开着,车里坐着一位十五六岁的女郎。她妆容非常艳丽,真是生平从未见到过。

方栋目光缭乱,神志昏昏,跟在车的前前后后,舍不得离开,这样跟着走了好几里。

忽听车中女郎把婢女叫到车边,说:“给我把帘子放下来。哪里来的这么一个狂妄书生,频频地来偷看。”婢女把窗帘放下,回过头愤怒地看着方栋说:“这是芙蓉城里七郎的新妇回娘家,不是一个乡下女子,随便让秀才偷看的。”说完,就从车道上捧起一把土,朝着方栋扬去。

方栋眯眼睁不开,刚刚用手擦拭眼睛,女郎的车马已经远去了。他惊恐疑惑地回到家里,总觉得眼睛里不舒服。请人扒开眼睑一看,眼球上生出了一层薄膜。

过了一宿,越发严重,眼泪不止地簌簌流下来。白色的翳膜渐渐大起来,又过了几天,就像个铜钱那么厚。右边的那个眼球上,起了如同螺旋状的厚翳膜,用各种药物医治,都不见效。

这时,方栋心中懊悔极了,很愧悔自己作法不当。他听说佛家的《光明经》能消除灾难,就手拿一卷,请别人教诵。

最初,读时心情很烦躁,时间久了,渐渐地就习惯了。一天早晚无别的事可做,只盘腿坐着捻珠诵经。就这样他持续了一年,什么杂乱的念头也没有了。

有一天,他忽然听到左边眼睛中,有如小蝇的声音,说:“黑如漆,真难受死了。”右边眼睛中应声说:“可以一同出去游玩一会儿,出出这口闷气。”方栋渐渐觉得两鼻孔中,蠕蠕动弹,很痒,好像有东西从鼻孔里面爬出来。

过了一段时间,又返回来,又从鼻孔进到眼眶里。它们又说:“好长时间没能看看园中的亭台了,那珍珠兰快要枯死了。”

方栋生平很喜欢兰花,园中种植了许多兰花,以前自己常去灌水,自从两眼失明,长久没再过问。忽然听到这话,急忙问他的妻子:“兰花怎么弄得快干死了?”妻子问方栋怎么知道的,方栋就把实情告诉妻子。

妻子到花园中一看,果然兰花枯萎了。妻子感到惊异,静静躲在屋里看个究竟,见有小人从方栋的鼻子中出来,大小不如一粒豆子,转转悠悠地竟到门外去了,越走越远,接着就看不清了。一会儿,两个小人又挎着胳膊回来,飞到方栋的脸上,好像蜜蜂和蚂蚁回窝一样。就这样倒腾了二三天。

方栋又听左眼中小人说:“这条隧道弯弯曲曲,来来去去很是不方便,还不如自己另开一个门。”右眼睛中小人说:“我这里的洞壁太厚,要开门不太容易。”左边的说:“我来试试看,若能开开,咱俩就住到一块算了。”

方栋接着感到左眼眶内隐隐地痛似抓裂一样。一会,睁开眼一看,突然屋里的桌椅等物看得很清楚。方栋很高兴地告诉妻子。妻子仔细查看,左眼中那层小脂膜破开一个小孔,露出亮晶晶的黑色眼球,才有半个胡椒粒大。过了一宿,那层翳膜全消退了。细细一看,竟然是两个瞳人。而右眼厚厚的翳膜,仍是老样子,这才知两个瞳人合居在一个眼眶里了。方栋虽然瞎了一只眼睛,但比以前两个眼睛时看东西更清楚。自这以后,他对自己的行为,就更检点约束了,乡亲们都称赞他的品德好。

(出自《聊斋志异》)

王梦蛟

长乐的马某,经营布业。他的妻子是许氏,因为中年无子,于是他又娶了小妾王氏。王氏身上有鳞甲纹路,据说她母亲生产的时候,曾梦到长蛟缠住身体,于是也就取名叫做梦蛟,以记住这个祥瑞的征兆也。

王梦蛟嫁给马某时,年仅十六岁,没多久生下一个儿子,名叫马铎。许氏表面上高兴,暗地里却很妒忌,总想伤害这个男孩。王梦蛟察觉到许氏的心思,所以防范得非常小心,母子俩片刻不离。

一天,许氏洗衣,王梦蛟抱着儿子拿衣服上楼,准备在窗口晾晒。许氏悄悄跟在身后,从后面把母子推坠到楼下,而后故意装出一副很惊讶的样子。马某闻声跑出来救人。王梦蛟虽然头和脸都受了伤,但她儿子却端坐地上,毫发无损。

马某察觉自己的妻子许氏无法跟儿子马铎相容,心里越想越怕,于是得了心悸症。这时他的一个伙伴李某从远方买布回来,于是前来探病。

李某生平与马某交情最为深厚,于是马某哭着把事情的经过哭诉给了李某,又把小妾王梦蛟和儿子马铎托付给他。

李某说:“知己的托付,怎么敢不接受,但我还没有成家,如何安置如夫人呢?”马某说:“我考虑得很清楚了,就让小妾王氏服侍你,以便我这孤儿能够存活。”

李某推脱不得,只好答应。马某准备了丰厚嫁妆将王梦蛟嫁给了李某,让王氏带了儿子马铎一道去了李家。过了一年王氏生下一个儿子,李某为他取名李马,是不忘知己赠妾给自己生下儿子,记住对方的恩情厚义。

不久马某死去,许氏也紧接着颠沛流离而死。李某用马某赠送的嫁妆钱财经营起家,富甲一方,重金聘请名师教育两个儿子。马铎后来得中永乐年间壬辰科状元,另一个儿子李马也被选送礼部参加会试。

李某夫妇非常高兴,分给马铎一半的家产,让他认祖归宗。马铎哭着推辞道:“没有继父,哪有我的今天?我愿意净身出户,看守先人的坟墓。”

李某强迫把钱财给了他。马铎于是拿这些财产为弟弟四处活动,提高声誉,而且将他改名为李骐,躲避嫌疑。戊戌年,李骐也状元及第。没多久李某夫妇寿终正寝,马铎打算废黜嫡母许氏,将生母王梦蛟跟父亲合葬。

李骐不愿意,说:“如果依从哥哥的意思,那么弟弟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儿子,礼数上行不通。”不得已,就把这件事报告了朝廷。

皇帝命礼部商议此事,结果是:“王氏改嫁,对前夫来说恩断义绝;但教子成名,理应给以隆重的恩赐。加上李骐不能没有母亲,而马某本来也有妻子。论妇道,王梦蛟应该跟后面的丈夫李某合葬;嘉奖王氏接连培育出英才,请朝廷予以荣封。这种事过于稀奇,下不为例。”皇帝采纳了礼部意见,封王梦蛟为长乐县君,隆重祭葬。

(出自《客窗闲话》)

闾丘子

荥阳的郑又玄是名家子弟。他住在长安,自小与邻居闾丘氏的儿子一同跟师某读书。郑又玄性格骄横,总认为自己是名门望族,而闾丘氏是个寒贱子弟,往往开玩笑骂对方:“闾丘氏你跟我不是一类人,虽然我们一同跟师氏读书,我不吭声,你自己心里不惭愧吗?”闾丘子听了这话,脸色很不好看。几年后,闾丘子得病死去。

过了十年,郑又玄考取明经,后来调补到唐安郡任参军。到任后,郡守命他代理唐兴县尉。

同屋住在一起的有位仇生,是大商人的儿子,年纪刚满二十岁,他家中的资产数以万计,每天都跟郑又玄在一起。郑又玄屡次接受他的金钱馈赠。两人常常一道出游。

然而仇生并非士族,郑又玄不能总是很礼貌地对待仇生。有一天,郑又玄摆酒招待贵宾聚会,而仇生却不得参加。等到酒喝得差不多了,有人对郑又玄说:“仇生与你住一个屋子,聚会却不让仇生参加,这不是一种罪过吗?”

郑又玄感到惭愧,当即把仇生喊来了。仇生到了之后,郑又玄跟他喝酒,仇生推辞说自己不能喝满杯,一再谢罪。郑又玄怒骂但:“你一个市井百姓,只知道操刀挑担,怎么就混了个官职还跟我成了同僚?这真是你的幸运,怎么敢不喝我的酒呢?”说完,撩了衣服起身。

仇生羞愧无地,只能施礼退席。接下来他弃官闭门,不与人往来。过了几个月,生病去世了。

第二年,郑又玄罢了官,住进了蒙阳郡的佛寺里。郑又玄一直喜欢黄帝老子的道法,当时有一个吴道士,以道术高超而闻名,结庐于蜀门山。郑又玄倾慕对方的风范,于是跑去拜见,表示愿意做对方的门下弟子。

吴道士说:“你既然羡慕神仙,就该暂时住进山林,淡泊无为在尘俗世间。”郑又玄高兴地拜谢道:“先生是个真有道法的人。我愿意在你身边跑腿打杂,可以吗?”道士答应了,将他留下。

这样过了十五年,郑又玄的决心稍稍有些懈怠。吴道士说:“你不能坚定信心,白白住在山林里,于事无补。”郑又玄于是告辞离去,在蒙阳郡游玩了很长时间。

这之后他东入长安,过褒城时,住在旅社里。在这里他遇到一个孩童,十多岁,相貌十分清秀。郑又玄跟他聊天,对方的机辩聪慧千变万化,郑又玄自叹不如。

聊天结束时,孩童对郑又玄说:“我与您是故人,好多年了,您知道吗?”郑又玄说:“我忘了。”孩童说:“我曾经出生在闾丘氏家里,住在长安,与你一同跟师氏读书,你认为我贫寒卑贱,还说:‘跟我不是一类人。’后来我又成为仇氏儿子,在唐兴做县尉,与你同一个屋子。你接受我金钱馈赠非常多,但你却不能礼貌对待我,骂我是市井小民。你怎么骄傲到这个地步啊。”

郑又玄大惊,于是一再下拜谢罪,说:“这的确是我的罪过。然而你又不是圣人,怎么能知道三生的事情啊?”孩童说:“我是太清真人。上帝因为你有道气,所以让我出生在人间,与你做朋友,准备传授给你真仙的密诀。而你以性格骄傲,最终不能得道。唉,可悲啊!”说完,忽然消失不见。郑又玄既然明白了事情真相,非常惭愧愤怒,竟然因为忧愁而死去。

(出自《宣室志》)

4 阅读:124

文友笑古奇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