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传奇故事:嫖赌和尚、鬼附身、王秃子、士人甲、赵军卒

文友笑古奇今 2025-04-14 20:40:35

嫖赌和尚

有一个姓张的人,突然死了,跟着阴间使者去见阎王。阎王拿生死簿一查,训斥使者捉错了人,命令将他送回去。姓张的下了阎王殿,私下托请使者,请求他带自己在阴曹地府参观参观。

鬼使领他游遍了九层地狱,刀山、剑树都一一指给他看。最后到了一处,见有一个僧人被绳子穿过大腿倒挂在那里,痛得直喊要死。走近一看,竟是他哥哥。

姓张的见了很是害怕,问鬼使:“犯了什么罪能到这个地步?”鬼使说:“这个和尚,到处募捐钱财,供他嫖赌,因此罚他。要想摆脱此罪,必须改过自新。”

姓张的苏醒过来后,怀疑他哥哥已死,便去他哥哥当和尚的兴福寺里打听。进门,便听到有人喊痛的声音。进屋一看,见哥哥腚上生疮,脓血渍流,身子倒挂在墙上,就像在阴曹看到的一样。他惊问这是怎么回事,哥哥说:“挂着还可以忍受,不然就痛彻心肺。”

姓张的告诉哥哥他在阴曹地府所见的一切,他哥哥当真才害怕。从此,他戒酒、戒赌、戒嫖,虔诚地诵读经文。过了半月,身体才好了。此后,他就成了一个戒僧。

(出自《聊斋志异》)

鬼附身

沈咸是钱塘人,从年少时就参加童子试,可总是不能成功。他郁郁寡欢,直到五十多岁死去。

前来家中吊唁的宾客很多,摩肩接踵。沈咸的妻子抚尸痛哭。奇怪的是,沈咸的尸体原本是平躺着的,却突然起身,大步出了厅堂,对宾客们一一作揖,再三客套寒暄。

客人中有一个有名的举人,是沈咸的生平好友。沈咸拉住他的手,嘱咐道:“我的后事,请您来处理了。我的神主牌位,也由您来点笔。”至于家里的财产放在哪里,自己妻子如何过日子,沈咸絮絮叨叨说个没完。

客人们这才知道,这是沈咸的魂魄附在他妻子身上了。这位举人说:“您的肉身还在,为什么不附在自己身上呢?”而沈咸却手指举人,讥笑着说:“你这话,道理不通啊,人之所以能活着,在于气血。我这肉身气已经绝了,血已经凝了,怎么能够活过来?”

举人道:“我听说人死后,魂魄就去了阴曹地府,您为啥不去呢?”沈咸又笑道:“阴曹地府在哪里?我自从病情危重后,魂魄就与肉体分离了,飘飘然没有地方可去,只听到妻子哭得过于悲伤,想要上前宽慰一下,不知不觉合而为一了。但我感到支撑下去非常难,时时刻刻想要分开,估计不能久附在她身上。”说完栽倒在地。有人将他扶进帏帐,他又变回了妻子。

民间传说:“鬼一旦附了人身,就不会是厉鬼了。”三种情况下厉鬼最可怕:远离墓地的鬼,墓地做歪了的鬼,还有神魂失据的鬼。宇宙这么大,人口这么多,每天死去的人数以千计,其中找不到依附的鬼不知道有多少,怎么会没有厉鬼。有人说:“让死去的人,全都依附在活人身上,也是很简单的事。”

(出自《客窗闲话》)

王秃子

王秃子的父母早早去世,他已经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他从小被养在姑家,就跟着姑家姓王。他凶狡无赖,走到哪里,哪里的孩子们就都跑着躲了起来,连鸡犬也不得安宁。

一天,他和一帮人从高川喝醉了酒回来,夜里经过南横子坟地,被一群鬼拦住了。同伙们都吓得腿软趴在地上,王秃子一人奋力与鬼撕打,一个鬼叱道:“秃子不孝,我是你父亲,你敢乱打!”

王秃子当然不认识父亲,正在疑惑间,又一个鬼叱道:“我也是你父亲,敢不下拜!”群鬼又一齐呼道:“王秃子不祭祀你的母亲,以致她饥饿流落到这儿,成了我们大伙儿的妻子。我们都是你父亲。”

王秃子恼怒极了,挥拳转着圈儿打了起来,明明打中了鬼却像打在空布袋子上。他跳来跳去地打到鸡叫,使尽了力气,瘫倒在乱草丛里。群鬼都嬉笑道:“王秃子这回英雄到头了,今天才为乡亲们出了口气。如果不知悔改,以后还在这儿等你。”

王秃子的力气已经用完了,不敢再说什么。天亮后鬼散去,同伙把他架了回来。从此他豪气全消,一天夜里竟带着妻儿悄悄地走了,不知到了什么地方。

这事琐碎得不值一提,但足以说明,那些凶悍的人,肯定会碰到对头,人不能治他,鬼神也会忌恨他而一起制服他。

(出自《阅微草堂笔记》)

士人甲

晋元帝时有个某甲,出身士绅家庭。一天得急病死了,被人带上天去,拜见司命。司命又推究校验,计算某甲的寿历没尽,不应该冤枉召来。管事的下令将其遣返。

某甲患脚病特别疼,不能走,没法回去。管事的几个人都挺发愁,商量说:“某甲假如因为脚病最后不能回去,我们就得承担冤枉他人的罪名。”于是一起向司命汇报。

司命想了很久,说:“方才新召来的胡人康乙,在西门外住,这个人应当立即死,他的脚很健康,让他们二人换脚,彼此都没有什么损失。”管事的接受了这个命令,回来就要给他们换脚。

那胡人形体丑陋,脚更难看,某甲怎么也不肯换。管事的说:“你假如不换脚,就得长留此间了。”某甲不得已,只好服从。管事的让他俩闭上眼睛,很快,他们的脚就换了过来。

某甲当即被遣送回来,忽然间就活了。他一一向家人说了。脱鞋一看,果然是双胡人脚,丛生的毛连结着,而且有胡臭气。某甲本来是读书人,爱玩手脚,但忽得这样一双脚,却一点也不想看。虽然获得再生,却常惆怅慨叹,几乎想死。

旁人中有认识那个胡人的,说他还没有出殡,家住附近茄子浦。某甲亲自去看那胡人尸体,果然看见自己的脚附在他的身上。正要殡殓,亲属们对着尸体哭。

胡人的儿子对父亲很有感情,每当初一过节时,由于悲思过度,他都要跑到某甲家,抱住他的脚号啕大哭。走路时偶然相遇,胡儿也要拽住他啼哭。因此,某甲每次出入家时,总要让人守住门,以防胡儿。

某甲一辈子厌恶那双脏脚,未曾高兴地看过。即使在三伏盛夏,也定要穿好几层衣服,不让它露出来。 

(出自《幽冥录》)

赵军卒

唐德宗年间,淮南节度使陈少游(后来成了宰相),曾派了一个姓赵的军卒到京城出差,去给公卿送一封信。

赵军卒拿着信临上路时,陈少游郑重地说:“这封信很急,我看你为人精明灵活,所以才派你去。我等着你回信,如果耽误了时间,我就处死你。”

赵军卒闻言很紧张,一天狂奔几百里,丝毫不敢松气。到了华阴县,他住在一个旅店里。刚刚睡着,床头出现一个穿绿衣的人,对他说:“我是金天王的属下,奉天王命前来召你过去!”

说完,赵军卒感觉全身轻飘飘的,就跟绿衣人一起走了。到了岳庙前,绿衣人让赵军卒进庙拜见金天王。赵某看见烛火通亮的大堂上,一个人坐在大案后面,堂上的侍卫十分森严。

金天王看到赵军卒,对他说:“我招来一个女婿,在蜀中好几年了。我想派人去看望并替我送一封信,可选不到合适的人。听说你行路很快,一天好几百里,就打算派你到蜀中去,怎么样?”

赵军卒为难地推辞说:“节度使陈少游大人派我去长安,限定了日期,如果耽误了就要处死我。我如果为大王您到蜀中去,就会误了时间,回去无法交差。而且我父母妻儿都在。我这绝不是找借口,还请天王明察!”

金天王说道:“你尽管为我去,从蜀中回来你再去长安,不会耽误的,放心吧。”然后就留赵军卒住在庙后的空屋子里,并备了饭菜款待。

到了晚上,赵军卒真是愁得睡不着觉,不知怎么办才好。等到天亮,赵军卒听得庙里有喧哗声,就出屋来看。只见庙院里有好几万只虎豹麋鹿和狐兔禽鸟,还有上千的奇形怪状的鬼神,他们都排着队向金天王叩拜,好像文武百官朝见皇帝一样。

这可把赵军卒吓坏了。金天王将鬼神全部清退以后,叫赵军卒上殿前来,从袖子里取出一封信说:“你带着这封信到成都,找一个叫肖敬之的人,把信交给他。我的下属很多,但我这件事很机密,让我的人送信怕会泄漏秘密,必须找阳世的人去才妥当。”说罢叫人给了赵军卒一万钱,赵某拜别金天王。

赵军卒就把一万钱揣在怀里,奇怪的是一点也不碍事,也不重。走了没几里地,伸手往怀里掏出来看,原来全是冥府纸钱,就都扔在路旁。

这时后面有个人追上来,又给了赵军卒一万人间的钱,并说:“刚才我错把阴间的钱给了你,你怎么能用呢,现在重新给你这些能用的钱。”

赵军卒拿了钱,日夜兼程地赶路,十几天就到成都,找到了肖敬之,把信交给他。肖敬之拆开信一看,十分高兴,叫人设下宴席,对赵军卒说:“我是阳间的人,家在汝州、郑州一带。前几年去京师赶考时,路过华阴县,被金天王强迫和他女儿成亲。现在我妻子还在,她与常人没有任何不同。前些时我向金天王求个神职,他给办成了,急着告诉我,所以才劳你送信。”

肖敬之留赵军卒住了一天,送给赵军卒一些绢绸,并写了回信交给他。

赵军卒离开成都又赶到长安,送到节度使陈少游的信后,又日夜往回赶,到了华阴县,把肖敬之的回信交给金天王。

金天王十分高兴,说:“这趟差事真是非你不可,现在你回淮南,如果你们节度使问你,你就说我派你出了一趟差,并且让他任命你作副将。”

赵军卒听了大喜,拜谢后急忙赶回淮南。

节度使陈少游看到赵军卒就问为什么耽误了时间,赵军卒就把替金天王送信的事情说了。陈少游不信,非常气愤,下令把赵军卒关进了监狱。

当天夜里,陈少游突然梦见一个穿金盔甲执宝剑的人对他说:“金天王通知节度使,他确实派赵军卒到蜀中去了一趟,听说赵军卒因此获罪,希望你放了他!”

陈少游惊醒后,感叹这事太奇了,第二天起来就下令放了赵军卒,并且任命他做了副将。

(出自《宣室志》)

2 阅读:91

文友笑古奇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