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趋势的运行看上去是多头形态。但实际上可操作空间极小。最近指数时强时弱。 以上证为例。十几个交易日震荡区间在3%左右。但量能始终不放大。

上证指数自10月8日产生高点到今天震荡了79个交易日。但量能持续不能放大。由于前方套牢盘严重。这里如果不能达到15000亿以上的成交量是无法突破前期平台的。
再看深成指。

之所以取深成指分析是因为深成指相对真实一些,因为深成指大小票都有,且各个板块都有。
A的下跌趋势对应A1的反弹趋势,反弹不过前高。
B的下跌趋势对应B1的反弹趋势,反弹不过前高。
C的下跌趋势对应C1的反弹趋势,反弹不过前高。
D的下跌趋势对应D1的反弹趋势,反弹过不过前高要二月份才能看出来。
而现在量能明显不足,所以目前看过D趋势高点的概率较小。
在整个震荡下行趋势中,每一个下跌反弹的循环比前一次下跌反弹的循环量能降低。
问题来了:
在多数人看多的情况下,为什么量能反而越来越低呢?
————————
在前面文章中多次提到。因为长期均线向上,所以并不支持连续的疯狂下跌。即然不支持连续的急跌。最可能出现在则是震荡盘跌。所以可以理解为每创一次新低之后都会有一个级别的反弹,而反弹的高度对应前期的跌幅。
目前是日线级别的下跌对应日线级别的下跌。
如果二月继续下跌,那大概率在三月会有反弹。反弹的高度对应下跌的幅度。当日级趋势完成较长时间的震荡下跌后,还可能有周K线级别的反弹。而周K线级别的反弹,有可能伴随日线级别的放量。
如果只是反弹的话,无论如何也不会过10.8日的高点。
如果周K线确认只是反弹的话。在周K线完成反弹后有较大概率转入最后一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