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谁动我的奶酪”说安石变法(上)

楼兰墨客 2025-01-19 19:56:29

这是中国史上一场从开始就注定会失败的最著名的变法新政。当然还有更古老的吴起变法和王莽新政,还有后来的张居中变法和戊戌变法等。这一系列失败的变法活动是由于其所赖以生存的历史背景或历史基础所决定的:首先改革的倡导者都无一例外是装载着道德系统平台的社会精英,不论是代表着儒家文化巅峰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还是“生于妇人之手,长于深宫之内”的宋神宗,也不论是才兼文武的吴起,还是握有独断乾坤最大皇权的王莽,他们发现世界和认知世界的唯一光源就是儒家体系的价值文化。在自周公旦辅政以来的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儒家从礼制发迹,到私学启蒙,再到临幸皇宫的天子门生。都可以称之为儒家文化体系,所不同的只是其版本号不同而已。盘庚迁都、商鞅变法和胡服骑射等能够开花结果的社会变革都是在儒家体系尚未问世或者极度欠发达的前提下才侥幸完成的。这也反证了儒家道德体系价值文化是战胜社会反叛的唯一历史主力军。从这个历史逻辑推演开来,“谁动了我的奶酪”就会演变成“任谁都绝对不能动我的奶酪”的死局。除非是“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下面就来复盘一下当时的黑白对弈过程背后的逻辑真相:

自信“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王安石,推行新法15年,最后因为失去神宗这个最大支持者,那么“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结果就是必须“变换大王旗”,总之不论如何变,当前的新政首先要“下架”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力主新政的神宗一旦撒手人寰,哲宗即位和高太皇太后听政,就已经敲响了王安石和王安石新政的丧钟。元祐元年(1086年)司马光入相执政,尽废新法,被贬出京的王安石忧愤而死。同年正月,王岩叟煞有介事地说“天旱是不罢蔡、章的缘故”。把自然灾害摊派到政敌身上,在熟知天文地理常识的现代人是不可理喻的,但是在儒家教义中,就是一加一等于二这么不容置疑。又巧借比赋兴修辞手法言之凿凿“大害莫如青苗、免役,大奸莫如蔡确、章惇”在保守派合力围攻下,蔡确在闰二月罢相,司马光从门下侍郎进为左相。章惇也被罢。安石变法成为逝去的历史风景。(待续)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