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原则,落实新课标背景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

识课程 2024-04-08 10:12:59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指出,要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新形态,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郭华从跨学科学习的意义出发,帮助教师明确跨学科学习的特点,为教师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提供指导性策略。

本文共4401字,仔细阅读需11分钟

阅读本文,你将收获以下内容:

※为什么要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

※ 跨学科主题学习有什么特点?

※ 如何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

梵高的《星月夜》和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都是世界著名的绘画作品,是艺术领域的传奇名作。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两幅画也是许多科学家的研究对象。

油画《星月夜》中有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旋涡,这种旋涡形状已被证明与流体力学中的湍流现象以及延迟摄影技术相关。湍流是一种高度复杂的三维非稳态、带旋转的不规则流动,被称为“经典物理学最后的疑团”。2006年,墨西哥物理学家Jose Luis Aragon意外发现《星月夜》画作中的光与影似乎显露出“湍流”的真容。

2019年初,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学者们在arXiv上发表了一篇《星夜是湍流吗?》的论文,研究者们使用了网上《星月夜》的高像素数字图像。研究发现超音速湍流是在分子气体云内观察到的一种湍流类型,这解释了为什么在《星月夜》中,那些似乎驱动较小涡流的大涡流,与那些在湍流云中发现的涡流相似。

《神奈川冲浪里》吸引科学家的要点在于这个巨浪形成的原因。最初,科学家认为它是由海啸引起的。《<神奈川冲浪里>到底是什么波?》一文结合画作所处的历史时期,对画面中波浪的表现做了详尽分析,指出这个巨浪不太可能是由海啸带来的。

通过和船体大小的比较大致可以算出这个浪高达10-12米,再结合与富士山的距离能得到的信息是它所处的位置还在海湾内,而海啸在这个地段尚无法激起如此高的浪。因此这种10米以上的巨浪更有可能是被称为“反常波”(freak wave)或“流氓波”(rogue wave)的物理现象。

从这两幅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和科学的交汇。艺术家在创造作品的时候实际上也应用了科学、数学或物理等原理,因此一个超凡的作品绝不会只涉及一门学科,它一定是跨学科的、是综合的。

所以我们要提倡跨学科学习,学生只有将知识融会贯通,才能综合地去解决真实问题,才能不断创新和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绝不是为了让他们成为某个学科知识的储存器,而是让他们成为能够独立解决问题、不断发现新事物、不断创造的创新型人才。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提出,既是时代需求,也有实践基础,同时也是课程解决实践难题的一大创新。2022年新课改强调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而跨学科学习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的学习方式。新课标中指出,学科类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用于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分科设置课程背景下实现学科课程综合化、实践化的积极稳妥的措施。

为什么要进行跨学科学习?

如果从历史的、逻辑的角度去分析,学科课程能废除吗?学科课程废不了,但是,为什么我们又要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呢?

首先,学生的生活是完整的,学生的课程是不分科的。

例如苏东坡,他是一名书画家,是一名文学家,我们也可以说他是一位农民,这就是他的生活本身,他的生活蕴含着他所有的修养。因此,一个完整的人,他的生活是不分科的。

但科学的发展是分科的,我们要把经历了千百年历史发展起来的分科课程教给学生,教给学生的知识有时离学生的生活太远了,他会很难进入。所以,我们要找一个通道,这个通道既能够连接学生的真实生活,又能够把学生的生活提高到科学的高度,要找到一个学生熟悉的、每个学科都能进入的通道,而跨学科学习正是这样一个便捷的通道。

第二,我们在中小学阶段要让学生主动活动。

教学就是要把静态的、书本上的内容要变成学生的活动,如果仅仅是把书本上的一句话教给学生,那他仅仅知道那句话本身而已,不知道背后丰富复杂、更内在的内容。如果我们把书本上的内容直接教给学生,他仅仅是见到了知识的影子,而没见到知识本身,知识本身是什么呢?不仅有文字所表示的信息,还有技能、态度、价值观、认识能力,这些全部融合在一起才是知识。

我们一旦让学生活动起来,尤其是问题解决的活动,这一定是跨学科的。比如,数学的应用题都是跨学科的。应用题一定是要先读懂,因此它涉及了语文学科,而且里面还有各种与工程有关的元素。

数学是最纯粹的学科,但在小学或者初中的数学题里一定是跨学科的,一定是有情景的,从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解决之后再返回到具体生活中去。真正的跨学科一定是将生活与学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就是对学科知识的应用。

跨学科还把创新实践提前到了学生的学习阶段,模拟对未来社会实践。我们过去讲“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强调数理化的重要性。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就是说要先学数理化,才能走社会。

先学再用的观念,将整个教学生活与社会生活完全割裂,而实际上现在这个社会是不可能完全割裂的,而且整个创新实践已经进入到了教学阶段,我们的跨学科是要自觉地把将来学生可能要有的创新实践活动提前到教学阶段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阶段就模拟从事创新,或者也教给他创新的办法。

跨学科主题学习有什么特点?

跨学科学习的前提是承认分科学习的合理性,分科学习依然是主流,不能取消或者试图用跨学科学习代替学科学习。在分科学习基础上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有以下三点特征:

首先是教育性,教育性或发展性是跨学科主题学习和所有学科教学的“应有之义”,是最基本的,但同时也应该是不断被强调的。

第二个特点是开放性。开放性指的是,跨学科主题学习在明确主题后,关于如何去完成这个主题学习,如何达成结果或者结果是什么都不明确,或者说结果也不唯一,过程也不唯一。

这样的开放就给了学生无限可能的空间,让学生有自主活动的可能性。在开放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学生选择了方法、路径之后,就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教师只是一个驱动者、引导者,放手让学生自主地进行选择、审慎地进行选择。

第三个特点是真实性

真实不是现实生活的复制,教育并不是纯然的、自然自发的生活,所以这个真实是指的教育的真实。给予学生开放环境就是要让学生能够充分地把他的所学展现出来,因此跨学科主题学习要营造一个学生能够运用知识、发现问题、使用其所学来解决问题的真实环境。

北师大王宁老师曾说,语文学科要做任务群,任务群就是要营造学生能够使用语言、运用语言、提升语言能力的真实环境。而这个真实环境绝不是一家人晚上坐着看电视,谁都一声不吭,真实的语言环境应该是可以激发学生表达,激发学生观察,激发学生思考的。

王宁老师组织的中国青少年环境地图展示活动中在评选的优秀作品具有以下五个主要特点:

1、版面布局合理,绘制精良,色彩丰富明丽。

2、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并进行了自主设计和创新。

3、地图三要素齐全,具有一定科学性,主题与环境密切相关,与地理联系密切。

4、调查流程完整,调查规划环环相扣,具有逻辑性,调查过程描述详略得当。

5、针对调查结果,能给出自己的思考,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这些要求特别体现了开放真实的特点:活动有明确的主题,但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在的地区环境设计相关的地图,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性。活动过程涉及社会科学调查、数学调查、数学统计,活动最后学生要将调查结果进行展示汇报,并表达自己的思考。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必须调动他所学的各科知识来完成这个任务,这就是跨学科主题活动,它既开放又真实。

如何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

1.以学科核心思想为出发点

首先跨学科要坚持学科立场,立足本学科的核心思想,学生只有学好学科知识,才能跨学科地解决问题,或是在学科内可以很好地借助其他学科的工具来解决问题。教师在坚持学科立场的基础上,还要依据课标选择适合作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容,只有通读课标,把握课标所体现的学科核心思想和基本问题,才能更好地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

杨振宁先生在清华大学演讲时,当时有一个学生问他说:“现在的交叉学科越来越多,将来数学和物理会不会融合成一门学科呢?”杨振宁先生斩钉截铁地说不会。

他说,相互影响是事实,数学和物理有很多交叉的部分,但是交叉的部分也只是5%,我们现在感觉到交叉的东西很多,实际上不交叉的东西更多。

我们要看到不同学科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每门学科的独立价值,立足每一门学科的特殊性,又看到彼此之间的渗透性和干预性。一个教师的学科素养越强,他对学科的转化能力也会相应增强,才能将学科内容更好地与其他学科连接,因此教师要在持续发展本学科能力的基础上主动跨界。

2.以基本学情为设计依据

教师要依据学情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首先要了解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其次要知道学生的关注点是什么,还要明确跨学科主题学习将实现学生什么样的发展。

北京三帆中学设计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很好地展现了如何从多方面、多学科把握学情。学生在七年级上册生物、地理、化学三门学科中都学习了水的相关知识,因此他们设计了水与生活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

七年级下册,学生在生物、地理、化学学科中分别学习了人体的消化与吸收、中国农业的分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营养物质、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相关知识,教师对这三方面内容进行分析后,设计了健康生活之饮食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

教师在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时,不仅考虑了当前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内容,还考察了学生的技能和能力,并在各学科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凝练出跨学科的大概念。以下就是他们设计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

跨学科学习通常都是多课时的长程学习,因此在每一个课时里面,都要有主要内容,有活动目标。长程学习容易模糊掉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因此明确每个课时所要完成的目标,既从整体把握,又在细节处盯牢,这样学生的时间才不会浪费,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发展。

《水与生活》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设计中有主要的驱动性问题、主要内容、活动目标、评价反思。从这样的一个设计里,我们可以看到跨学科主题学习把学科的静态知识变成了学生的主动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能够做实验、能够汇报、能够评价、能够反思。而活动的内容又是学科的重要内容,这就很好地处理了学科和真实生活的关系。

3.扩展视野,实现共同育人

在深刻把握学科核心思想、学科知识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要放大视野,从学科的大门走出去,去关注相关学科。

例如数学是理科,数学老师可以先联系理科中的其他学科,然后在理科的基础上再放大到整个育人课程体系当中去考虑学生的发展,考虑数学学科在整体育人课程体系当中占据什么样的地位,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如何能够跟其他学科一起共同育人。

跨学科主题学习强调整体育人,从整体育人的角度紧密科目间的关系,从整体育人的角度看待本学科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实现从学科内部要走向全学科整体变革,从学科教学任务的完成走向育人为本,从学科教研走向学科教研与跨学科教研并重,从教师各自为政走向自主自愿的联合。这些变革最终让学生从教室走向社会,培养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能够创造美好生活的社会实践的人。

来源 |2022第一届全国跨学科主题学习研讨会

编辑 | 杨紫君

统筹 | 孙习涵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