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卧谁能羡属餍?高怀饱食岂容兼。分司禄在终难取,束帛恩深独不沾。
衰谢形容无药驻,奔驰日月久胶黏。儿童拍手看翁醉,山杏溪桃簇帽檐。
提到南宋诗人陆游,人们往往会想到他身上的两个标签。爱写诗,传世作品多达9300余首。他是爱国诗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流传千古。由于标签,会对一个人产生刻板印象。实际上,陆游性格中也有乐观开朗的一面。他写过一首《春来食不足戏作》,让后人感受到他的人生哲学,体会他在生活中的点滴体悟。

食不足,就是吃不饱的意思。估计很多人不相信,陆游会过上吃不饱的日子。他晚年生活相当贫苦,每天只能喝粥。他写过一首诗记录了生活的窘迫,“水云深处小茅茨,雷动空肠惯忍饥”。天天喝粥,忍饥挨饿,他没有被生活贫苦击垮,而是直面困苦。

陆游出生在书香门第,小时候家中生活也算优渥。成年后,陆游步入官场,有了俸禄也不至于忍饥挨饿。他遭遇的困境和人生理想有关,也和时代背景有关。陆游最大的理想就是收复失地,改变南宋朝廷忍辱偷生的命运。他希望为抗金做出贡献,为了实现理想还去过抗敌前线。陆游把阵前抗敌当成最大荣耀,常常提起来鼓励身边亲友。

作为抗金的倡导者,陆游注定会得罪很多人。仕途坎坷,内心郁闷,导致陆游只能靠饮酒赋诗舒缓胸中积郁之气。他长期赋闲在家,隐居乡野,日子越来越艰难。昔日官场中人,说他作为读书人不讲礼法,懒散消极。他直接回怼,给自己起了一个“放翁”的名号。他的爱国之心一直都在,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苦。

了解这些背景资料之后,就能推测出《春来食不足戏作》是他晚年作品。饥肠辘辘躺在床上的人,估计都会羡慕那些饱食终日的人。追求高尚品格与饱腹之欲,实在无法兼得。正常情况下,南宋赋闲官员也有俸禄,这是对官员的优待政策。由于陆游主张抗金,他领不到这份养老钱。故此,陆游说虽然俸禄还在,却领不到这份福利。皇恩浩荡深如海,只有他没有享受到皇恩。

年齿渐长,发白体衰,没有什么灵丹妙药让他保持精神体力。日月如梭,时光流逝,就像胶水一样纠缠在一起分不开了。陆游喜欢饮酒,哪怕忍饥挨饿也要找机会大醉一场。儿童拍手看他醉酒的样子,溪边的桃花杏花簇拥着他的帽檐。读到这里,眼前仿佛出现了陆游手舞足蹈,步履蹒跚的样子。日子过得如此艰难,他也没有消极沉沦。有爱国情怀支撑他面对一切坎坷,让他可以挑战一切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