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的被曝强制18点20下班”冲上热搜!
失业君小编 | 文网络 | 图

近日,美的集团因实施“要求员工下午6点20分前下班”的新规而迅速登上热搜榜。
据多家媒体报道,自本周起,美的公司开始积极推行新举措:要求各部门管理层严格管理加班情况,明确规定下午6点20分后不得再有员工留在公司加班。此外,公司也明令禁止员工在用餐后返回工作岗位继续加班的行为。
这一举措源自年初由集团董事长方洪波签发的《关于简化工作方式的要求》文件,其中明确提出了“六条禁令”,严厉禁止了下班时间开会、形式主义加班、滥用PPT进行工作汇报、以及代写材料等被视为无效的工作行为。
据员工反馈,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会在规定时间逐个部门提醒员工下班,甚至安排了专门人员检查办公室以确保无人滞留加班,对此,美的集团官方回应称,该措施旨在“反对职场内卷文化”,积极推广健康的企业文化,并通过社交平台与员工积极互动,进一步巩固了这一政策的有效实施形象。
美的此举的自信源于其高增长与效率优化的坚实基础。从近年来美的发布的财报中不难看出,其推行“不加班战略”的背后有着坚实的业绩支撑。2024年第一季度,美的营收达到了1064.83亿元,同比增长10.1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0亿元,同比增长11.91%;毛利率更是攀升至27.32%,创下了五年来的新高。
此外,美的在2024年一季度的研发投入高达28.4亿元,同比增长16.5%,重点布局于智能家居、工业技术、机器人等多个领域,业务结构多元化的趋势愈发明显。
同时,美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到了118.3亿元,为企业的战略转型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这些数据充分表明,美的正在通过技术升级与管理优化,逐步减少对“人力密集型”增长模式的依赖,转而走向一条以效率提升和创新驱动为核心的增长之路。

失业君小编分析认为,美的集团实施的强制下班政策,远非一项简单的员工福利措施,而是标志着对传统制造业管理模式的一次深刻变革。
①去除形式主义:通过禁止PPT汇报、限制会议时长、取消手工报表等措施,直击“表演式工作”的弊端,有效减少了无意义的时间浪费。
②倒逼效率提升:员工反馈显示,尽管有明确的下班时间限制,但工作效率并未下降,反而有所提升,因为团队成员被迫优化工作流程,更加聚焦于核心任务的完成。
③企业文化的重塑:从“加班文化”向“结果导向”转变,这不仅满足了Z世代对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渴望,也大大增强了企业的人才吸引力。
美的的这一战略与大疆等其他企业发起的“反内卷”行动相呼应,共同折射出中国制造业正从粗放型扩张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型大趋势。

此外,尽管欧盟的《反强迫劳动法规》主要聚焦于供应链中存在的剥削性劳动问题,但美的集团推行的减少加班政策,却与国际合规的大趋势不谋而合。此举有助于美的规避在欧洲市场(其海外收入的约40%来源地)可能被视为“变相强迫劳动”的风险。该政策与ESG(环境、社会、治理)标准中的“员工福祉”指标相契合,有助于提升国际投资者对美的的信心。在光伏、家电等内卷现象严重的行业中,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或许将成为新的竞争焦点。
作为行业巨头,美的反对加班内卷的政策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如果更多企业跟进效仿,可能会促使整个制造业从依赖“工时竞争”转向注重“技术与管理创新”,从而加速自动化与数字化的进程。

然而也要看到,效率导向的政策将更有利于高技能岗位的发展,而低技能岗位则可能面临更为严格的产出考核,这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结构性就业的矛盾。通过提升员工满意度和创新效率,中国企业或许能在与日韩、欧洲企业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尤其是在高端制造领域。
总而言之,美的的“强制下班”政策,既是对企业内部管理的一次革新尝试,也是从宏观层面探索破解“内卷化发展”困境的一次勇敢尝试。其能否成功,不仅取决于企业内部政策的执行力度,更需要整个产业链、政策环境以及社会观念的共同进化与协同支持。如果这一尝试能够持续验证“效率提升优于时间投入”的逻辑,那么它或许能为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一条可借鉴、可复制的发展路径。
议
网友热议
@fromnothingto121(IP京):
欧盟这个规定法力无边啊,超过8小时工时生产出来的产品禁入。该杜绝内卷了,年轻人太累
。

@凌雁林悦(IP沪):
问题是,下班后回到家会不会被继续发消息安排工作啊?
@拎壶宠jack(IP粤):
因为写加班申请就要给加班费,自愿加班没有加班费,你任务做不完不得自愿加班……

@陈肃hale(IP鲁):
有点意思啊,需要加班的话,要提前一周审批?那我怎么知道我要不要加班呢!
@墨烁城Harper(IP晋):
以后,工作会不会要带回家做。

@碗在鱼里Zoey(IPHK):
年轻人长期加班加点,孩子少了父母的陪伴,老人少了正常的休息时间,祸害三代人!支持正本清源……

最后一条,
年轻人是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