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场本应喜庆的婚礼上,一盒盒精心准备的“中华”香烟却成为了一场闹剧的导火索。江苏一位父亲为儿子操办婚礼,不惜重金购买名烟作为婚宴贺礼,却不料买到了掺假的商品。这起发生在婚礼现场的假烟事件,不仅让一场喜事蒙上阴影,更暴露出某些不法商家的欺诈行为。最终,这位较真的父亲通过法律途径讨回公道,让制售假烟的商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案例回顾江苏靖江市的一场婚礼上发生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新郎的父亲为了让儿子的婚礼更有排场,特意在当地一家烟酒批发部 分多次购买了130条中华香烟 ,总计支付 8万余元 。
婚礼当天,宾客们陆续收到了这些作为贺礼的香烟。就在婚宴进行到一半时,一位资深烟民的亲戚突然发现 香烟的口感与正品中华有明显差异 。这位亲戚仔细查看烟盒包装后确认,手中的“中华”香烟竟然是假冒伪劣产品。
消息很快在婚宴现场传开,不少宾客纷纷查看自己收到的香烟。这一发现瞬间让喜庆的婚宴气氛降至冰点,新郎父亲的脸上更是写满了尴尬与愤怒。
婚礼结束后,新郎父亲立即带着剩余的 10余条未拆封香烟 来到批发部,要求商家给出解释。面对确凿的证据,批发部老板刘某态度倒是不错, 承认香烟确实是从自己店里购买 ,并表示会找到上家解决此事,给出一个合理答复。
刘某的承诺却成了一句空话。他采取拖延战术, 对赔偿问题避而不谈 ,始终没有给出任何实质性的解决方案。新郎父亲多次找到批发部讨要说法,却总是无功而返。
迫于无奈,新郎父亲最终选择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将刘某诉至法院 。在法院调查过程中,一个更为惊人的事实被揭露:在新郎父亲购买的130条香烟中, 竟有40条是假冒伪劣产品 ,占总数的将近三分之一。这意味着刘某在明知是假烟的情况下,依然按照真品的价格出售给了顾客。
法律分析本案中,批发部老板刘某的行为构成了 消极欺诈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法院认定刘某存在主观故意,明知是假烟仍按真品价格销售的行为严重侵犯了消费者权益。最终,法院判决刘某 退还40条假烟的货款并支付三倍赔偿金,总计赔偿金额达到10万元 。
根据《烟草专卖法》的相关规定,销售假冒伪劣烟草制品的行为还将受到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刑事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