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险些被齐国灭国,燕昭王是如何绝地大反击,又差点灭齐国的?

晴朗看文史 2025-01-08 20:09:17

作为战国七雄的其中一雄,燕国当然是不弱的。但是公元前314年时,燕国却经历了一场生死劫难——不仅全境都被齐国占领了,连国君姬哙都被杀死了。

不过,燕国并没有在这场劫难中倒下,新任国君姬平临危受命,带领燕国重新崛起,20多年后,甚至具备了吞并齐国的实力。

燕国是如何实现逆势突围的?

1.

燕国会出现问题,燕王姬哙难辞其咎。

姬哙在位初期,以其厉行节俭、爱惜民力的形象赢得了民众的尊敬。

然而,他对丞相子之过于信任,把很多工作和决策都授权给子之来做。子之办事果断,雷厉风行,帮助姬哙解决了不少麻烦。

到后来,可能甩手掌柜当得过于惬意了,姬哙干脆效法尧舜,要把国君之位禅让给子之。

这让姬哙的太子姬平十分看不过眼,老爸你要是不想干了可以传位给我啊,禅让给丞相算怎么回事?

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也为了留住老姬家的江山,公元前314年,姬平发动了兵变,想让父亲改变主意。

可是不愿意让位的子之奋起抵抗,燕国顿时陷入混乱。

齐国国君齐宣王见燕国出事儿,趁机派兵大举攻燕,结果准备不足的燕国一下子兵败如山倒,不仅全境都被占领了,燕王姬哙和子之也被杀死了。

眼看着整个燕国都要落到齐国手上,燕国百姓坐不住了,他们联合起来反抗齐国,而邻国赵国也不愿看着齐国壮大,选择帮助燕国复国,最终齐国只得放弃好不容易到手的地盘,心不甘情不愿地退出了燕国。

随后,太子姬平被燕国军民推举为国君,是为燕昭王。

当上国君后,燕昭王深知仅凭一己之力难以复兴国家。他重用郭隗、乐毅等贤臣,建立了强大的智囊团,为燕国的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无论别的国家打成什么样,燕国一概不参与,兢兢业业求突破,一心一意谋发展。这一过,就是28年。

公元前286年,一个让燕国翘首以盼多年的机会,来了。

2.

这一年,齐国的邻国宋国突然受了刺激,国君宋康王不再甘心做小国,想要集全国之力,称霸天下。

一个小国,连七雄都没有排进去,突然想要做老大,这不是痴人说梦吗?但是宋康王的勇气就是这么感人。他先是灭掉了另一个小国——滕国,紧接着又准备进军齐国、楚国、魏国,一路“横扫”下去。

其它诸侯国看宋国这么疯狂都气坏了,尤其是齐国国君齐湣王,本着远交近攻的原则,压根没说一句客气话,就出兵占领了宋国。

看着宋国消停了,齐湣王见好就收也就罢了,谁知这次的胜利激发了他的称霸欲。没做充足准备,齐湣王继续指挥着军队攻打起了楚国、赵国、魏国、韩国,一副向全天下宣战的气势。

上帝要谁灭亡,必先叫谁疯狂。长期以来一直盯着齐国的燕昭王,终于看到了复仇的希望。他安排大将军乐毅,联合了赵国、楚国、魏国等国组成五国联军,向齐国发起疯狂进攻。

齐湣王收到战报后,马上率领齐军主力来到济水(今山东省济南西北)迎战。结果双方没有战斗几个回合,齐湣王就被联军击败,不得不连夜逃亡到都城临淄。

乐毅也没有客气,他趁势而上,集中力量攻击临淄。

拿下临淄后,乐毅又把齐国的珍宝财物以及宗庙祭祀的器物全部夺取过来,统统运到了燕国去。

齐湣王在逃亡路上被杀,齐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3.

燕国在差一点就被灭国的情况下,能实现绝地大反击,差点灭掉老对手齐国,充分证明了“沉得住气,方能笑到最后”的硬道理。

多年以来,燕昭王以其非凡的智慧和毅力,忍辱负重,韬光养晦,最终引领燕国走上了复兴之路。而齐国虽然一度强盛,却因狂妄自大、骄兵必败,而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中面对困境和挑战是常有的事,只有那些耐得住性子、坚持不懈地追求梦想,绝不轻言放弃的人,才能跨过黑暗,走上巅峰。

古今如一。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