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战斗力强悍是众所周知的,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也是不争的事实。
因为文化水平和道德感缺失,蒙古人在攻城掠地后,经常大肆屠城,给中原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痛苦,给中原文明带来了血与火的冲击。
但蒙古人统一天下后,中原文明却并未消失,还得到了有效的传承。
这其中有一个人的贡献不可磨灭,他就是蒙古宰相——耶律楚材。

公元1190年6月20日,金朝尚书右丞耶律履家里张灯结彩,喜庆洋洋。
耶律履本是辽国人,辽国被金国灭国后,金国并没有对辽国皇室赶尽杀绝,很多辽国皇族也得以在金国继续为官,耶律履便是其中之一。
这一天耶律履之所以这么高兴,是因为现年已60岁的他喜获一子。
抱着婴孩,耶律履满怀期待地说:“吾年六十而得此子,吾家千里驹也,他日必成伟器且当为异国用。”
接下来,耶律履以《春秋左传》中的“虽楚有材,晋实用之”的典故,为儿子取名为“楚材”。
在家庭的悉心培养下,耶律楚材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博及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下笔为文,若宿构者”,堪称天才。
1206年,16岁的耶律楚材被金章宗征召授予掾职,后任开州同知,美好的未来正在向他招手。
但是仅仅8年后,由于蒙古军队大举入侵,金国被迫迁都开封,耶律楚材一家也随之南迁,唯有耶律楚材留在了燕京。
这也导致他在第二年蒙古人攻占燕京时,沦为了俘虏。
蒙古大汗成吉思汗听说耶律楚材是个大才子,便召见了他,说:“辽和金有世仇,我帮你们报仇了。”这其实有主动向耶律楚材示好的意思。
耶律楚材却不为所动,朗声回应:“我虽为辽人,但祖辈都为金国王室效力,作为臣民,如何能向君主复仇呢?”
成吉思汗由此认为耶律楚材有忠贞之心,将他纳入了幕僚团队。

在之后的很多年里,耶律楚材随着蒙古大军东征西讨,立下不少功劳。
最难能可贵的是,在看到蒙古军到处烧杀抢掠,导致生灵涂炭的野蛮行径后,他多次冒死劝说成吉思汗:“陛下乃天之元子,天下人都是陛下之子,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子民都杀掉呢?”
成吉思汗觉得耶律楚材说得有道理,逐渐开始制止士兵的杀戮行为。
但是仅靠一位统治者的配合是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
当上宰相后,耶律楚材大力劝说新上台的大汗窝阔台轻徭薄赋,爱惜民力,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面对蒙古大臣把中原土地统统改为牧场的提议,耶律楚材绞尽脑汁劝阻:“中原是粮食主产地,养活了众多人口。不如让百姓从事原来的事业,向他们征收赋税,收入会比牧马多得多。”
窝阔台答应按照耶律楚材的方法试一试,果然发现种地收赋比种草放牧更容易聚集财富,从此从根本上认识到了人力的重要性,对到处杀戮有了本能的抗拒,从而减少了大量伤亡。

1233年,金国都城汴京被蒙古大军攻陷,由于汴京军民进行过激烈的抵抗,蒙军死伤惨重,大将速不台便提出屠城解恨的建议。
窝阔台正准备批准时,耶律楚材苦口婆心地劝说:“杀光城中的百姓,虽然可以得到广袤的土地,却得不到可以进行生产的人口,那这土地还能产生什么价值呢?
一边说一边为窝阔台算经济帐,最终,窝阔台被劝服,没有杀害汴京城的147万百姓。
南宋城池落入蒙古之手后,也没有再发生过屠城事件。
为了彻底改变蒙古人对生命的态度,耶律楚材还主张将孔孟之道作为治国准则,主张恢复科举取士,重视保护文化,设立编修所,供士大夫容身,继续研讨学问,保存中原传统文化。
仅1237年一年,耶律楚材便招考录取了4300多名汉人儒生,发掘了大批的汉族人才,为蒙古治国打下了雄厚基础。
这样的贡献,说其是菩萨再世也不为过。
遗憾的是,耶律楚材的身体并不康健,尤其是窝阔台死后,耶律楚材尽管地位依旧,但不断被新的掌权者排挤和提防,承受了越来越重的压力。
1244年,54岁的耶律楚材在殚精竭虑中郁郁而终。消息传出,中原汉人悲痛欲绝,哭泣声遍布大街小巷。

纵观耶律楚材的一生,他以漂泊之身,辅佐成吉思汗和窝阔台近三十年,构建了蒙古帝国封建制的基础蓝图,也奠定了元朝的立国之基。
虽然后世很少有人提及他的贡献,但他的仁爱之心却不应该被磨灭。
因为有耶律楚材的努力,中原民众非常幸运地逃过了战火和掳掠,乱世逐渐转为和平盛世,文明得到了保存和延续。
这真的是一件值得万分庆幸的事情。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