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一辈子都在游山玩水,他的旅游经费从何而来?

晴朗看文史 2025-02-18 22:56:45

诗仙李白,一生写下了太多脍炙人口的佳作,至今仍然是唐代诗人中最优秀的代表,C位非他莫属。

而李白的想象力和文采之所以能如此厉害,和他几十年不间断的游历经历密不可分。

从18岁踏出家门那刻起,李白先后游过巴蜀、荆楚、吴越、长安、扬州、九江……他去的地方,比很多古人一生加起来去过的地方还要多。

远游,为李白的诗歌创作增添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和潇洒豪迈的气象。

那么问题来了,李白一辈子不工作,他远游的路费和生活费是如何解决的呢?

1.家庭资助

李白出游的底气,首先离不开家庭的资助。

公元701年2月28日,李白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青莲镇),他的父亲李客,是当地有名的富商。

根据李白自己的说法,他是十六国时期北凉开国皇帝李暠的九世孙。

拥有如此背景,李白家里不缺钱,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

少年时期的李白,在家庭的良好教育下,读了大量的书,写得一手好文章。

他常与社会上的名流交往,在剑术和道法上颇有造诣,对旅行也有着超乎寻常的热爱。

18岁这年,在大匡山中读书的李白不堪忍受隐居生活的枯燥乏味,开始在周边游历。

他频繁往来于江油、剑阁、梓州等地,一边游览名山大川,一边呼朋唤友,吟诗作对,过得十分快活。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李白逐渐不满足于“短途旅游”,他辞别家人,开始了真正的远行。

在这一过程中,他游览了成都、峨眉山、渝州等地,一游就是两年多。

之后,他又游览了汝州、安陆,结识了当时的知名书法大家李邕,以及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

他开始和孟浩然一起纵情山水,写诗作词,留下了多篇诗词佳作。

家庭的资助,是李白远行的底气。

2.润笔费

但是家庭资助也不是一直都存在的,尤其是随着李白越走越远,花销越来越大,家里给的钱已经很难满足他的需求了。有的时候,他甚至会陷入到身无分文的境地。

不过李白并不焦虑,因为随着知名度的提升,他有了新的收入来源:润笔费。

什么是润笔费呢?就是那些名声在外的诗人,会拥有很多疯狂的“粉丝”。这些粉丝会因为各种各样的需求,向自己的“偶像”求文,然后支付不菲的报酬。

李白虽然很反感写这种言不由衷的文章,但是为了生计也不得不接了一些单,写了一些夸赞帝王将相、美女佳人的诗文。

而在李白的“粉丝”中,最有名的当数汪伦。

汪伦是歙州黟县(宣州太平县,今安徽黄山市黄山)的一个土豪,他“豪”到了整座城中一大半的店铺都是他家的。

但尽管这么有钱,汪伦仍然保留着文艺青年的特质。他热爱诗词,敬仰写诗写得好的人,尤其仰慕李白。

为了邀请李白来家里做客,汪伦煞费苦心地编出了“十里桃花,万家酒店”这样的谎言,把喜爱美酒和美景的李白吸引得欲罢不能。

“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

结果李白一到汪伦家,才发现自己上当了。原来十里桃花不是十里地都是桃花,而是十里外潭水名。原来万家酒店不是一万家酒店,而是开酒店的主人姓万。

“桃花者,十里外潭水名也,并无十里桃花。万家者,开酒店的主人姓万,并非有万家酒店。”

李白怒目圆睁,正准备发脾气,却发现汪伦是有备而来。

汪伦为李白准备了数十坛好酒,安排了几十种歌舞节目,还送给李白8匹名马,10段官锦,足足花费了90万钱。

搞的李白最后不好意思享受完就走,特意写下一首《赠汪伦》来表达对汪伦的谢意。

有汪伦这样的粉丝蜂拥着前来送钱,李白想变得穷困潦倒,都很难啊。

3.丈人家的资助

除了上述收入来源,李白还有一项别人羡慕都羡慕不来的来钱渠道:婚姻。

李白一生一共有四任妻子,这四位夫人的两位都是富家女。

第一任妻子许氏,是武则天时期宰相许圉师的孙女。虽然李白与许氏成亲时许宰相早已退休,但许氏的家族势力依然很大。

许家对于李白这个才名在外的大诗人十分满意,为许氏陪嫁了很丰厚的嫁妆。许氏私下里也资助过李白不少银两。

这些嫁妆和银两,都成为了李白游山玩水的经费。

和许氏成亲后,李白在家安生了一段时间,就再一次开始了游历生活。

游历期间,李白又拥有了两段感情经历,但最终都以分手而告终,许氏也在这期间病逝。

到李白40岁时,他又迎娶了第四任妻子宗氏。

宗氏是前任宰相宗楚客的孙女,虽然此时宗楚客已经被罢官,但宗家仍然属于高门大户。

宗氏同样为李白带来了丰厚的嫁妆,解决了李白的生存和游览难题。

后来李白因参加过“永王东巡”而下狱,宗夫人千方百计营救,李白被判流放夜郎国,宗夫人甚至要跟着一起去,足可见对李白多么有情有义。

不过,两任妻子带来的钱财,总有用光的一天。李白还有什么其他收入呢?

4.结交权贵

李白除了靠家里的钱度日,还有一项特殊的日程,那就是结交权贵以求入仕。

李白曾经在长安城结交了宰相张说和其子张洎,在终南山又结识了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还在东都洛阳结识了大臣崔成甫和元演,三人成为了莫逆之交。

在众多达官贵人的帮助下,李白在长安城声名鹊起,就连唐玄宗都多次提到李白,宣他入宫做了翰林,也就是御用词人。

但是李白并不因此而快乐满足,他真正想做的,是在政坛大展拳脚的政治家,而不是区区一个御用词人。

最终,李白在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选择弃官而去,重新开启了游山玩水的漫游生涯。

一直到安史之乱后,李白游山玩水的生活才暂时停止下来。

61岁这年,李白生了病,卧床不起。他留下一首《临路歌》,不久便与世长辞了。

纵观李白的一生,除了短暂的为官生涯外,他绝大多数时间都在游历中国。

这样的一生虽然令人艳羡,却没有太多效仿的可能。

因为虽然李白自己不挣钱,但他的才华和知名度足以帮助他挣钱。这也是李白的“旅游经费”从来没有缺过的根本原因所在。

想学李白,门槛真的很高啊!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