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教授:医学营养减重是基础,数字化赋能全民体重管理!

星弘康康 2024-09-10 17:20:39

编者按: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很多人都面临超重或肥胖的问题。近期,第三届中国肥胖大会(COC2024)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陈伟教授就肥胖的营养治疗、减重手术的营养管理、肥胖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膳食干预及数字化赋能体重管理等话题进行了精彩讲述。在此次会议现场,《国际糖尿病》记者有幸采访了陈伟教授,结合此次会议讲题探讨了医学营养减重的相关话题。

《国际糖尿病》

生活方式是减重的基础,您如何看待目前不同的膳食模式在减重方面的应用?此外,医学营养减重期间是否需要补充微量营养素?

陈伟教授:生活方式通常包括饮食、运动习惯、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和过量饮酒)、心理及睡眠质量等四个方面。在饮食干预中,首先需要适度减少高能密度食物的摄入,但仅靠节食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因此,针对人类多样化的生活习惯和代谢特点,需要制定多种膳食模式来满足需求。

基于此,目前衍生出有各种各样的一些饮食习惯或者膳食模式。目前不同国家都基于自身的人群特点、饮食习惯等提出了符合本地特色的膳食模式:美国提出的DASH饮食,中文名为“得舒饮食”、欧洲提出的著名的地中海饮食,以及中国自有的东方健康饮食,比如江南饮食、岭南饮食和四川盆地饮食等。根据不同膳食模式,现有的证据可以看到均对体重和肥胖相关并发症有一定获益。然而需要注意每个人在何时进食、何种类型的膳食能够更好地促进代谢,不能一概而论,否则可能导致盲目效仿,最终丢失了正确的进餐方式,因此应当根据个体生活特点,在临床医生尤其是营养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最佳膳食选择。

在进行体重管理过程中,是否需要补充微量营养元素,取决于饮食的营养搭配,因为不同的膳食模式都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均衡营养和合理搭配才能构成健康饮食,因此,在采用这些健康膳食模式减重过程中,不代表不健康,所以不一定需要补充微量营养素,但对于一些快速减重的人群,因为会消耗大量额外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这时就需要进行补充。

《国际糖尿病》

近20年来,全球范围内肥胖和高血压的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二者常合并存在。对于肥胖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膳食干预策略主要有哪些?

陈伟教授:首先,肥胖合并高血压非常常见,根据现有研究结果,大约三分之一的肥胖者同时患有高血压。在临床流行病学中观察到,适度减重可以有效控制早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虽然不一定能完全逆转,但可使平均血压降低5~10mmHg。

其次,在考虑肥胖合并高血压患者饮食时,应重点关注降低钠盐、增加钾元素摄入。在降低钠盐方面,患者应该严格遵守低盐饮食措施。通常情况下,指南推荐肥胖人群每天限制食盐摄入不超过5g;而对于高血压人群,则需要进一步减少食盐摄入量,适度地减少食盐至3~5g,尤其是对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有效。其次,对于合并高血压的肥胖患者应适当补充一些含钾丰富的食物,比如土豆、新鲜蔬菜,新鲜水果,这些食物本身富含膳食纤维,属于健康饮食。研究发现,每天摄入超过1.5kg的新鲜蔬菜水果,就可以补充大量的钾,不仅有效减重还可以有助于降压,这也是前面所提到的DASH膳食模式。

此外,肥胖合并高血压患者还需注意优质蛋白质及优质脂肪酸的摄入,比如ω-3脂肪酸(如鱼油)以及单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花生油、茶油)。因为在适量摄入范围内,这些脂肪酸不仅能够帮助减少体内脂肪堆积,还有助于降低血压。因此,对于合并高血压的肥胖患者而言,其所需的饮食方案可能与单纯的肥胖症患者略有差异。

《国际糖尿病》

对于拟行减重手术的患者是否需要通过限制饮食进行术前减重?肥胖患者减重术后有哪些医学营养问题需要关注?减重后维持期的饮食方案应该如何制订以防止术后减重不足或复重?

陈伟教授:减重手术及代谢性手术由于其可以快速减重,目前已越来越被重度肥胖患者接受。在减重手术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其安全问题也需要被关注。首先,现有指南明确提出,在减重手术术前一个月,减重5%或5~10kg,能够有效改善肥胖患者肝脏负担、代谢炎症,并显著降低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对于拟行减重手术的患者,一般医疗机构均要求患者通过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实现5%~10%体重下降以预防术后并发症。

而对于手术术后快速减重期,则要求患者平均每月体重降低达10kg左右,并在术后前3~6个月完成所需减重的幅度。然而,每月持续10kg的体重下降不仅会给机体带来高负荷压力,包括快速能量和体成分流失导致维生素微量元素缺失,并且有些减重手术会影响身体营养元素的吸收效率,例如,Bypass手术术后患者维生素肠内吸收面积大大降低,增加其维生素缺乏的风险。因此减重手术术后2~3个月后应开始有针对性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并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以防止肌肉快速丢失造成不良反应。

医护人员不仅需关注减重效果,还应关注术后营养相关并发症,为了预防术后营养相关并发症,医护人员应在在围手术期内强化营养管理,尤其是从手术前一个月至后一个月;围手术期结束后也需要注意在随访过程中(术后2周、6周、9周、12周),特别关注营养问题,定期检查患者体成分并了解其进食行为。另外,一些患者术后可能存在进食后恶心、呕吐情况,这可能与他们缺乏有效的减重手术后饮食指导相关。因此,需要对进行减重手术的患者,手术前提前设定标准化的生活饮食方案,有助于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国际糖尿病》

此次大会上,数字化体重管理APP的上线代表了智能、远程、数字化体重管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请您分享这一项目将带来怎样的变革?对未来中国肥胖管理有何深远影响?

陈伟教授:当谈及体重管理时,我们需要将其纳入医学模式,并与市场上的减重软件和小程序相区分。健康体重管理应作为医学减重的延伸或整体的一部分。这是因为医学减重强调筛查、评估、诊断、治疗和监管,其中前四项可在医院内完成,而监管则需要在家中进行。然而,在目前的医学模式中,缺乏对患者回家后是否按时执行治疗方案的有效管理。由于不健康生活方式主要来自生活,因此需要通过生活方式进行相应管理,而不仅仅依赖药物或手术来解决所有问题。因此,有效的管理手段必须包括有人进行监督,但是,即使负责任的医生也无法24小时陪伴患者并持续提供指导。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基于医学减重理念开发出了一系列小程序或APP,用以监督个人日常饮食、运动和行为情况,并实现按时打卡记录体重、进食、运动和心情等信息,从而实现对个人行为的有效管理。有效的数字化管理小程序或APP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需要有监督功能;其次,要能够促进个人的健康行为,遇到违背标准化治疗方法的情况,则应及时反馈;第三,可以及时咨询寻求专业人士建议,使用者在减重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直接与线上“体重管家”交流并获得AI智能回答让使用者减重过程不会感到孤单,并且有专业人士帮助去协同管理身体健康,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长效化、动态化、可持续化的体重管理目标。

专家简介

陈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教授

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临床营养健康学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总干事

参加国家多项课题研究工作,获得省级科技奖5项。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SCI收录44篇,主持撰写专业及科普书籍40部。

致力于临床患者的各种类型的营养不良防治工作,主导人工营养支持的实施全过程以及肥胖相关慢性疾病、糖尿病等营养干预。在行业内编写基于医学减重、糖尿病的循证指南和专家共识多部,掌握国际前沿的技术。在国内率先开发医学营养减重体系、家庭营养支持、临床营养诊断的教育和培训工作。

0 阅读:2

星弘康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