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扶乩术类似碟仙游戏,又叫扶鸾,又名召紫姑。各地的方式略有不同,具体操作不太清楚,大体都要使用簸箕做工具。召唤来的仙人并不现身,与扶乩者文字交流。
南宋张世南在他的杂记中说:“我小时候看到过亲戚请紫姑神,方法是把筷子插在簸箕上,草木灰均匀铺在桌子上,紫姑降临后,簸箕移动开始写字。降临的大多是已故的文人,在灰上写诗。问鬼仙福祸,大多不准。”我(沧海)猜测,簸箕可能二人悬空把持,因力量不均随着手的倾斜游走。如果是绳子悬挂,很可能动不起来。

据说明崇祯皇帝也曾请仙问振兴大明的办法。降临的神仙自称吕洞宾,他说国运的事应该问伏魔大帝,并教给请伏魔大帝的方法。崇祯皇帝按方法再次焚香祭拜,伏魔大帝降临。大帝却说:“妖魔太多,无可奈何!”当时首辅大臣周延儒在旁边跟随,他跪下问道:“妖魔何在?”大帝回答:“你就是其中一个。”周延儒惊骇得站不起来。
又传说岳飞死后,岳家军将士曾请紫姑神。降临神坛的仙人自称岳飞,并作诗一首:经略中原二十秋,功多过少未全酬,丹心似石凭谁诉?空有遊魂遍九州。看字体与岳飞生前笔迹相同。秦桧听说此事,缉捕扶乩的将士,多人逃亡。
又有人说,某士人扶乩,事前把一片芭蕉叶藏在袖子里。仙人降临时士人说:“我不是问功名,仙家能说出我袖子里是什么东西吗?”仙人作诗云::“两手怀来一叶青,知君无意问功名,可怜昨夜三更雨,减却窗前数点声”。
四月七日我讲的故事中,李拳石召唤来的仙人其实是个女子亡魂,擅长作诗。李拳石给女鬼建坟改葬,后在梦中与女鬼相会。
《香饮楼宾谈》中也有一个类似的故事,前半段大体相同,结局却出乎意料之外。
瑞安有几个士人做扶乩的游戏,仙人降临先作诗一首云:薄云散尽一天空,为结来缘到浙东,踏遍桥西双柳渡,罗裙的映石榴红。
片刻后又写到:青楼旧梦,红粉新愁,念余情之欣芳,悔前生之多误。朗心莫定如柳絮之随风,我命漂泊如落花于流水。贵人击马,公子停船,岁月空过,不觉门前冷落。方知容颜易逝,镜里裹虚无。……如今冷月凄清照黄泉之路,妾与狐兔为伴,魍魉为侣。
接下来,鬼仙又介绍了自己的身世,说自己的棺材目前停放在城东门外的观音庵里,希望众人能给她入土为安。众人唏嘘感叹,纷纷承诺。

第二天,大家到城东寻访,并无观音庵,更别说停放的棺材了。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这个鬼为何骗大家。想来是诙谐鬼怪与他们开的玩笑吧。
讲一个长些的扶乩故事:平阳书生曾某年仅二十岁,美如冠玉能诗会画。他也喜欢扶乩的游戏,经常与降临的仙人作诗对答。
乙卯春的一天,他又和朋友开始扶乩,仙人降临第一句话说:“妾,桃花女子也。郎君近时安乐否?”这个桃花女第一次降临,大家都有些好奇。
扶乩笔又动起来,这次写了一首诗:儿家旧住桃花岸,君子曾匀柳叶眉。蝶不寻香香觅蝶,晓风残月负多时。
朋友们有些吃惊,把曾生拉到一旁劝道:“此诗很不庄重,不像仙人手笔,恐怕来的是妖邪,赶快停止。”曾生年少,很喜欢艳词,于是托词道:“科考快要来临,待我问完考试的事,然后就停。”降临的桃花女再次作诗,而且越来越不像样子,朋友们实在忍不住,强行撤了扶乩盘。
改日,大家又聚到一起,这次专门召唤吕洞宾所骑仙鹤,这只仙鹤以前多次降临。大家问它上次来的桃花女是谁,仙鹤写了二十个字:安不居官好,一了便烦恼。丑者半不知,人去他来了。既暗示是女子是鬼,又有相劝不要来往之意。(这四句是字谜,我(沧海)对繁体字不是很熟悉,不清楚为何是“女子是鬼”四字。)
而曾生不悟,避开朋友单独祈祷召唤桃花女,艳词往来不缀,足不出户乐此不疲。摘录其中一两首:花作温柔玉作肌,笔尖早已涤胭脂。郎君漫问奴颜色,初放夭桃嫩柳丝。……
仅仅过了三天,曾生神情开始恍惚,经常对着空中自语。家人大惊,把扶乩的东西全部毁掉,但他床头却不断出现诗筏,字体娟秀如女子手笔。十天后曾生死去。
又过了几天,曾生给朋友们托梦说:“桃花女许诺带我去仙境,原来却是阴间,好在很快乐。请转告我的家人,不要以我为念!”众人惊骇,始终不知道桃花女是什么人,又生在何代,死于何时,又为何迷惑曾生。
故事出自《萤窗异草》,原作者说:“扶乩召唤神仙,来的大多是灵鬼或精怪。还有的是术士骗人,扶着簸箕的人本身就是作诗高手。所以,尽量不要做扶乩的游戏。”
《梦溪笔谈》中也提到过扶乩。沈括说,景佑年间,太常博士王纶家做迎紫姑的游戏,有神降临,自称天宫神女,所写的文章都很清丽。王博士还抄录了一本集子,叫做《女仙集》,沈括还亲眼看到过那本书。
据说,后来仙女开始现形,大家只能看到上半身,是个非常漂亮的宫装女子。仙女对王博士的女儿说:“我带你飞一圈吧!”女孩儿答应。

接着屋子里生出一片白云,就像一大团棉絮。女孩儿走入白云却飞不起来。仙女说:“你鞋子上沾了脏土,把鞋脱掉。”女孩儿脱掉鞋,果然飞了起来。冉冉升到房顶又慢慢落下。
后来女孩儿出嫁,仙女不再降临。王博士家并未因此得祸,也没有增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