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四则:马一元,宝坻富人,吴哑子,卢秀

志怪细细谈 2025-04-02 18:02:45

马一元

崇祯年间,沛县有个秀才叫马一元,德才兼备,名声很好。在他五十岁那年,突得急病昏迷卧床,家人环绕守护。黎明时,马一元长舒一口气醒来,他让家人走开,要来纸笔疾书。妻子悄悄走来,看到写的是自己不为人知的恶行,不由大惊道:“你我同床共枕几十年,不知道你做下这么多坏事。赶快藏起来,如果泄露,让儿孙如何做人?”

马一元长叹一声道:“连你我都隐瞒,又岂想泄露?昨天傍晚,恍惚间被两个阴差带去阴曹地府。主者怒我恶行,要打入牢狱,小吏禀报我还有十年阳寿,主者命我还阳披露隐恶警醒世人,否则严惩不贷。”

妻子沉吟片刻后说:“不如把某事某事去掉,不然实在难以启齿。”马一元认为可行,于是把稿纸烧掉,重写了一份。

当天晚上,马一元再次昏迷,直到两日后方才苏醒。醒来再次把家人赶开,只留下妻子在身边。他说:“听你之言,差点休矣。前夜再次被召至冥府,冥官怒我不实,痛加捶楚。”说完示意妻子看自己的后背,果然青肿。

马一元再次书写,把自己一生的恶行详尽记录,并到处展示宣扬,特别是阴曹责罚一事,更是详细说明。

他有个侄子贫穷落魄,本来已断了来往。某天他把侄子找来,说道:“我在冥府路过一个大殿,上面贴着榜文,一瞥之下,看到你的名字在第十九名。好好努力,秋试必中。”当年秋试,侄子果然中了举人。《诺皋广志》

宝坻富人

宝坻县有富人某商贩起家,其人性贪诈,把水银注入秤杆,做了一杆阴阳秤。买卖时来回倾斜秤杆,增加或减少货物重量。大富之后虽然不再用此秤,却当作传家宝收藏,人品可见一斑。

本郡赵姓书生给他家做塾师,住在其家。一天夜里,赵生听到有脚步声由外及内,中堂亦有脚步声出迎。接着传来二人对话的声音,一人说:“用火来报应他的阴阳秤如何?”另一人说:“水火无情,恐伤及无辜,已经安排柳氏之报。”

赵生惊讶,披衣起来查看,却一片寂静没有人的踪迹。他恍然想到,必是东家为富不仁将遭到鬼神的责罚,自己如若继续教学,恐怕殃及池鱼。次日,赵生托词辞职而去。

不久,富人买了一个姓柳的小妾,柳氏恃宠生娇与正妻争吵。富人劝止,却被小妾推倒在地。富人大怒,挥拳殴打,不巧击中要害,柳氏毙命,富人下狱。

赵生闻听,赶到其家把夜间所听告诉富人的儿子。富人儿子折断秤杆,发现里面的水银,相信了赵生的话。儿子把秤毁掉,倾家荡产救出父亲,富人从此本分做人,倒也落得善终。《诺皋广志》

吴哑子

常州有个生下来就不会说话的人,姓吴,因此被称作吴哑子。他家贫无依,乞讨为生。因为是哑巴,乞丐们都欺负他,只有村头庙里的徐道士对他很好。

某日,徐道士被人杀死在庙中,无有目击者。因为道士与村民朱某有矛盾,官府查访后抓了朱某拷打定案。村民们议论纷纷,有人认为朱某是冤枉的,也有人认为徐道士的确是被朱某所害。

不久后的一天,吴哑子急匆匆穿村而过,有人施舍饭食,他忽然大声说道:“来不及吃饭,我要给道士报仇,给朱某雪冤。”大家惊骇不已。

朱某家人听说,赶来把他拦住询问,吴哑子说:“到了官府自然会说明白。”因为这个官司,朱某家已经破产,无法给吴哑子财物承诺,只是招呼族人跟随他进城。

到了大堂,太守听说哑巴开口不由惊奇,于是亲自审问。吴哑子首先说:“杀人者乃许余公也,与朱某无关。”接着详细叙述事情经过,细节正如勘查现场所见。

衙役拘捕徐余公,此人正在瓜棚里与一些闲人赌钱。审问后徐余公招认,因为没有赌本去庙里偷钱,被徐道士撞见,失手误杀。

真凶落网,朱某被释放。他去乞丐堆里寻找吴哑子道谢,有人告诉他:“你出狱那天哑子就死了。”(出自《子不语》,原名蔡哑子。)

卢秀

临安秀才卢秀是个名士,指挥使刘某请来教子读书,礼节周到,待遇丰厚。卢秀非常谨慎,除了教学外绝不参它事。刘府婢女穿梭如云,他从来都是正襟危坐目不斜视。

一日,婢女小梅送来一盘杏,拿起一个递过来说:“先生请吃杏。”卢秀摆手道:“放下,我自取。”小梅笑吟吟指着自己说:“先生不吃杏子,吃梅子吗?”卢秀拿起戒尺在桌上重重一击,转过头去不言不动。小梅咋舌而去。

这样过了半年,刘府上上下下对他都很敬重。当时秋雨连绵,卢秀偶感寒疾,刘指挥的妻子派人送来一床厚被。

第二日卢秀尚未起床,刘指挥就来探视,却惊见床边有一只绣鞋。悄悄捡起观看,乃是妻子之物。刘指挥大怒,把绣鞋放到袖子中,与卢秀并未动声色,返回前厅责问妻子。

妻子说,可能是丫鬟送被子时误裹其中。刘指挥并不相信,晚上派一个丫鬟敲门,谎称主母有请,而自己持刀躲在一旁。

卢秀隔门怒道:“一派胡言,再胡说告诉你主人,必被打死。”刘指挥还是不信,又逼着妻子去敲门。妻子无奈前去敲门,言称有事请先生到卧室相商。卢秀还是不开门,叹气说道:“夫人请回,贤夫是朝廷命官,不要玷污了他的名义。敲门之事我会烂在心底,明日就辞职还家。”

刘指挥示意妻子再敲,卢秀又说:“夫人速请回步,今夜此门是人与禽兽的界限,我是断断不敢打开的。”

刘指挥终于释疑,确信绣鞋是被子误裹,第二天登门解释道歉。作者总结:此门不单是人禽之分,也是生死之关啊!

有人说,这件事发生在明万历年间,后来卢秀中举做官,因为不依附魏忠贤而辞职归隐。《虞初新志》

3 阅读:11
评论列表
  • 2025-04-20 15:18

    第二则故事有几人能做到呢!值得世人警醒!

志怪细细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