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装瞎的老丈人

月光故事 2025-04-14 11:38:00

(一)

"王守仁啊王守仁,你这名儿倒是起得仁义!"

李员外掂着三文铜钱,看着院中推石磨的憨厚汉子,"若不是算准你命中带财,我闺女就是绞了头发当姑子,也绝不嫁你这穷酸!"

这年腊月成婚时,十里八乡都来看笑话:

新郎官套着借来的绸褂,衣裳的钱是省了,可却连头拉磨的驴都置办不起,只雇了头瘸腿老牛去迎亲,车轱辘压过青石板街,"嘎吱"声活似破锣嗓子唱大戏。

更绝的是王守仁捧来的聘礼——两板水豆腐,晃悠悠顶着红纸,走到半路还碎了一板。

"瞅瞅!豆腐西施嫁了个豆腐渣!"孙二娘嗑着瓜子嗤笑,引得晒场上的婆姨们哄笑一团。

(二)

腊月十八李员外六十大寿,王守仁天不亮就挑着豆腐担子来贺寿。

李员外隔着雕花窗棂一瞧,那粗布短打还沾着豆渣,寒酸得没眼见,当即抄起艾草猛熏双眼:"哎哟!老头子这眼睛突然就瞧不见喽!"

王守仁捧着热气腾腾的豆腐脑进屋时,正撞见岳父摸着墙根绕柱三周,最后精准避开青花瓷瓶,一屁股坐在装满卤猪蹄的八仙椅上。

"岳父小心烫……"话音未落,李员外"失手"打翻豆腐脑,瓷碗碎成八瓣,倒比那豆腐脑还像朵白花。

清明祭祖时,守仁帮着扛三牲供品。

李员外拄着桃木杖往祠堂挪,忽然"哎哟"一声戳中守仁后腰:"祠堂门框怎生得这般矮?"

众人憋笑瞧他"摸"到女婿跟前,将盐罐当香炉供,又抓着外甥女的冲天辫喊"祖宗牌位"。

最后"不慎"踩翻豆腐担,白花花的豆腐淋了守仁满身,活像披麻戴孝。

(三)

谷雨那日天降奇缘。守仁在溪边拾柴时,撞见只折翅白鹤陷在捕兽夹里。

他熬了三个通宵采药治伤,那鹤伤愈后日日来啄豆腐渣,某日竟衔来块羊脂玉佩!

当铺掌柜举着西洋镜细瞧,山羊胡直打颤:"这……这可是前朝长公主的陪葬品!"

守仁前脚刚揣着银票出门,后脚县太爷的轿子就追到村口——原是巡抚夫人得了怪病,需千年鹤涎入药。

那白鹤立在守仁肩头轻啼三声,吐出口莹白涎液。

(四)

六月十五晌午,三辆马车卷着烟尘进村。

头车镶金嵌玉,守仁着云锦长衫端坐其中;二车堆满绫罗绸缎;三车竟拴着头通体雪白的骆驼,驼峰上金丝笼里蜷着那只神鹤。

李员外正在井台吹嘘新得的黄花梨拐杖,忽见骆驼啃了他晾的腊肉。

抄起扫帚要打,却见守仁捧着描金礼盒下轿:"小婿特来补寿礼……"

礼盒掀开刹那,李员外"噌"地蹦起三尺高:"南海夜明珠!"

饿虎扑食般抢过宝珠,哪还有半分眼疾。

村童们拍手唱:"李爷爷,眼皮跳,见了金银睁眼笑!"

他老脸涨成酱猪肝,摸着墙根讪笑:"方才……方才让珠光晃着眼了……"

话音未落,白鹤振翅掀飞他的瓜皮帽,露出三个月前被女婿撞见的黑貂暖耳。

(五)

七月初三立秋市集,守仁在茶楼布施碎银。

李员外挤在人群里嚷:"我来给贤婿掌眼!"

抄起块银锭又咬又吹:"九成三的足色!"

抬头却见守仁举着木牌——"教岳父鉴银诀"五个大字墨迹未干。

中秋请画师绘全家福,李员外特地穿上紫貂大氅。

待看到画卷时险些背过气——自己双眼紧闭坐当中,画角题着"青眼择婿,慧目识人",羞得他连夜抠掉中堂"明察秋毫"匾,碎木渣子扎了满手血泡。

重阳节前,守仁在晒谷场晒银锭防潮。

李员外抱着铺盖卷来守夜,逢人便叹:"我这女婿孝顺啊,怕银子长霉……"

半夜暴雨突至,他母鸡护崽般扑在银堆上。

翌日晨起,五十两官银在他脸上拓出麻坑,活脱脱成了"麻脸寿星"。

腊月请神时,张半仙拉着李员外测字。

他蘸茶水写"财",半仙捋须道:"贝加才,贤婿有才方得贝。"

李员外急赤白脸:"我写的是'贤'!"

半仙指着水渍笑:"这'财'字少一横,恰是贪心不足啊!"

年关再摆寿宴,守仁献上翡翠雕的寿星公。

李员外摩挲玉雕惊叹:"这水头足得能养鱼!"

闺女掩嘴笑:"爹不是瞧不见么?"

满堂哄笑中,玉雕忽然开口:"老丈人这双眼,看钱纹比看掌纹还清楚咧!"

(尾)

正月十六龙抬头,李家庄童谣四起:

"青眼白眼看人低,金银晃得眼皮起。

夜半护银学鸡崽,寿星开口揭面皮。

若问良心何处寻,不如村口磨豆腐!"

老茶客们编排出新戏文《青眼记》,在祠堂连唱三天三夜。

最绝的是那白鹤通灵,每逢李员外吹嘘,便往他茶碗投石子。叮咚脆响中,井台冰面映着流云,倒比南海明珠还清亮。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