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黄雀报恩记

月光故事 2025-04-10 12:20:30

(一)

霜降那日,瓦匠陈三蹲在村口补屋顶。冷风卷着枯叶往他脖子里钻,底下王婶子扯着嗓门喊:"三郎啊,我家老母猪又跑你院去了!"

这已是本月第七回。

陈三挠着后脑勺笑:"许是我院里剩饭香。"

夜里,陈三又被院里的"吭哧"声惊醒。

月光透进破窗,只见那头花斑母猪正用鼻子拱他的草鞋,母羊则嚼着挂在墙头的干辣椒串。

这母猪最是古怪,白日里蔫头耷脑,一到子时就精神抖擞,蹄子刨地的架势活像在挖宝。

"莫不是饿狠了?"陈三摸黑往石槽里添了把麦麸。

母猪却不领情,撅着屁股在桂树下拉了泡屎。

次日鸡鸣时,陈三发现桂树根下钻出丛紫晶蘑菇。伞盖上凝着露水,细看竟是琥珀色,摘下一嗅,药香直冲脑门。

李郎中来瞧时大惊:"这可是《千金方》里写的紫云芝!"

陈三用卖药材的银钱给村塾换了新瓦,替孤寡老人修了暖炕。

(二)

此后,怪事越发离奇。

别人家的母羊总爱在陈家院角石榴树下撒尿,那一方土里竟结出赤红的鸡血石。

那石头纹路如凤凰展翅,石芯嵌着金丝。

珠宝铺掌柜举着西洋镜细瞧,连声惊呼:"这……这是前朝贵妃陪葬的凤血石!"

最奇的是公鸡粪便。

这扁毛畜生专挑陈三晾衣的竹竿下排泄,隔日粪堆里就长出七色珊瑚。

珊瑚枝上沾着咸腥海水珠,根须缠着半片贝壳。

老渔夫王大海见了直拍大腿:"去年漕船沉在南海,捞起的珊瑚也没这般鲜亮!"

村民们捧着簸箕来讨粪肥,陈三却将粪堆均匀分给各户。

说也奇怪,粪土离了他家院子,便失了神效。

倒是孤寡老人刘婆子院里,用这粪土种出几株夜光兰——此花入夜泛蓝光,叶露能治眼疾。

(三)

冬至子夜,陈三被雷声惊醒。

开窗见母猪立在院中仰天长啸,浑身鬃毛根根竖起。

一道闪电劈在粪堆上,青烟腾起三丈高,烟中竟浮现出海上仙山的幻影!

烟散后,粪堆化作玛瑙小山。红纹如血,白纹似雪,其间嵌着翡翠般的孔雀石。

村塾先生捡了块碎石研磨,粉末入墨写出的字竟泛金光,惊得他连呼:"麒麟砂!这是失传的麒麟砂!"

陈三用玛瑙石换了三十担糙米,分给遭旱灾的邻村。

运粮车经过处,干裂的田埂钻出嫩芽,蔫头耷脑的禾苗一夜返青。

老农跪地哭道:"这是神农爷赐的救命粮啊!"

(四)

惊蛰那日暴雨倾盆,陈三在山道遇见个崴脚婆婆。

老人裹着褪色的青布衫,发髻插着根枯藤,脚踝肿得像发面馒头。

"婆婆忍忍疼。"陈三撕下衣摆给她固定伤处。

老人趴在他背上轻如雏鸟,蓑衣下却传来淡淡花香。

背到家才见篱笆外跪着几只山鹿,鹿角挂着刚摘的草药。

当夜陈三梦见个黄衫姑娘在灶前忙碌,灶台上煨着枸杞鸡汤。

醒来果真闻见香味,陶罐下压着张字条:"采药三株,捣碎外敷。"

(五)

谷雨时节,老婆婆扶着竹杖能下地了。

陈三出门前总在院里留碗糖水,回来时碗底沉着野蜂巢,窗台上晒着新采的草药。

这日他替赵家修完祖坟,远远瞧见自家屋顶泛着青光——茅草屋竟成了青砖大瓦房!

屋里头全是崭新家具!

八仙桌上的紫砂壶还冒着热气,博古架上摆着前朝官窑瓶。

最奇的是梁上悬着盏走马灯,灯影里黄雀绕树飞,树杈上坐着个眉眼熟悉的姑娘。

老婆婆已经离开了。

村民们围着新房咂舌,李老汉摸着水磨砖叹道:"该着三郎享福!那年发大水,他蹚着齐腰深的水背出我家瘫子婆娘……"

(六)

端午前,陈三在村西周家砌灶台。

周家老幺周二癞叼着草茎晃进来,这混子左脸疤是调戏寡妇挨的剪子,右臂纹着青面鬼。

"听说你会招财?"周二癞一脚踹翻瓦盆,"给我家祖坟摆个聚宝盆,要不……"

话音未落,陈三默默扶正瓦盆,继续抹着黄泥。

当夜,陈三被诓到野狼山。

周二癞举着火把狞笑:"山神爷正缺个压寨女婿!"

忽听密林间响起黄雀啼,成群雀鸟扑棱棱惊飞,狼嚎声由远及近。

(七)

村民们举着火把寻到天明,忽见东方泛起金霞。

千百只黄雀衔着露水织成云毯,托着浑身是伤陷入昏迷的陈三飘落在青瓦房前。

雀群落地化作个黄衫姑娘,乌发间插一枝枯藤,眉间一点朱砂痣,腕上金铃叮咚响。

姑娘以露水为媒,素手轻点他眉心,所有的淤青血痕立消。

晨曦穿透窗棂时,陈三睁眼见一姑娘对镜梳妆,铜镜映出的却是黄雀振翅之影。

"姑娘是……"陈三慌忙起身作揖,碰翻了床头的药碗。

"恩公可记得七年前风雪夜?"姑娘腕间金铃轻响,幻出段过往:那年陈三拾柴归家,从饿鹰喙下救出只断翅黄雀。他嚼碎草药为雀儿敷伤,用棉絮在灶台边搭了个暖窝。

原来,这黄雀儿当年为陈三所救,自此每日衔来仙草籽混入禽畜饲料。排泄物落入凡土,便成了滋养灵物的仙引,结出了凡人眼中的“奇花异石”。

而那周二癞躲在山洞熬了三日,回来时满嘴胡话:"雀儿变鬼了!眼睛冒绿火!"

(八)

重阳节那日,是陈三与黄雀姑娘的大喜之日,院里摆了三桌素席。新娘子布菜时,屋檐落下群麻雀啄食剩米。

周二癞缩在墙角发抖,忽见姑娘指尖轻弹,米粒化作金珠子滚到他脚边。

"拿去改行做正经买卖。"姑娘声音似清泉击石。

周二癞捧着金珠大哭,次日便拆了赌坊招牌,支起豆腐摊子。

婚后第三日,陈三蹲在院里磨瓦刀。

黄雀娘子提着食盒过来,见他脸上沾着泥灰,便用罗帕轻拭。帕子拂过处,泥灰竟化作金粉!

"娘子这手比点石成金还妙。"陈三憨笑。

美妇却捡起片碎瓦,指尖勾勒几笔,瓦上便现出交颈鸳鸯:"夫君修的是遮风挡雨的屋,妾身补的是人间冷暖的情。"

如今村口大槐树下,总见陈三握着黄雀娘子的手画图纸。

他们给义庄换新瓦时,梁上常落着些彩色翎毛,瓦缝里偶尔能捡到带着体温的金珠子。

(九)

又是一年新春,村塾先生带着童子来送年礼。仰头瞧见陈家瓦当上栖着对黄雀,鸟喙叼着截红绸。

绸子上绣着两句偈语:

"一片善心瓦连瓦,千里福缘雀衔雀。"

风吹过青瓦,叮咚作响,细看每片瓦当都嵌着粒金珠,映着日头闪成星河。

0 阅读:1